项目化学习:破解课本素材积累的窘境
2020-04-10徐海峰
徐海峰
充分而精当地开发课本素材是写作中高效运用的前提,但此类学习活动开展得十分粗糙。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觉得课本素材虽然是“宝藏”,但开发起来耗费的课时太多,且效果很难得到保证,于是就完全放手。有的教师让学生利用某节作文课或者课后时间自主积累,自主交流;更多的是完全替代,印发网络上的一些陈旧资料让学生直接背,实践下来,效果不理想。课本素材的开发就处于这样一种望“宝”兴叹的窘境中。
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开发课本素材?如何将素材有效地运用到写作中?笔者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择取主要的环节,谈谈如何借助项目化学习,破解课本素材积累的窘境。
一、借助驱动性问题,激活学生主体性
项目化学习是通过驱动性问题,引发学生主动地对某些概念、某些方法作持久深入地思考和探索。它不仅关注核心素养,而且以提升核心素养为使命。但核心素养比较抽象和庞大,所以将其转化为驱动性问题,营造真实的学习情境,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投入学习,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
针对本次课本素材开发任务和主体(东部某农村普通高中高三学生),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驱动性问题。
现在有一家出版社要求你们项目组开发一本对课本内容进行写作素材开发的教辅用书,提出要求:
1.有别于市场上同类型的教辅用书,要有创新性。
2.有触类旁通式的使用方法指导,要有启发性。
3.有图文并茂的丰富呈现样式,要有观赏性。
4.4天后听你们的项目成果汇报。
这样的驱动性问题,营造了一个相对真实的学习情境,很容易让学生有种代入感,既从读者的角度去思考本次项目化学习的本质问题:什么样的素材能够吸引并黏住读者?又从出版社要求的角度去评价目前教辅资料的长处和不足,以苛刻的“老板”角色去评价自己制作的项目学习成果。这需要辨别与分析、创造与想象等多种思维真实地参与,如此多的开放而又不确定的问题,对于高三学生,尤其是习惯了“标准答案”“老师说的”的学生而言,有一定的挑战性,但从他们的知识水平、组织能力、信息技术能力等条件来看,他们具有完成挑战的可能。此次项目学习给予了项目组4天的时间,“周五+周末+周一”:周五,布置项目,明确要求,开展自主研究;周六、日,项目组利用微信群或者实体合作;周一,修改完善成果并展示。给予宽裕的研究、探索和制作时间,让他们可以充分地进行横向对话,在讨论质疑中产生有质量的对话以及思维的碰撞,激活创新的意识,保障创新的可能。
从实践结果来看,项目化学习的成果是令人赞叹的。项目小组提交的素材群主题,有按照话题类别提炼的,如“精神瑰宝”“青春梦想”“前行路上”“智者精神”“热爱生命”等,有按照对象类别提炼的,如“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他人”和“人与社会”等。还有小组提炼出“历史的瞬间”“历史的遗憾”“人与器”等颇有创新性的分类。每个主题下的素材群,都来源于教材(苏教版),从必修到选修甚至读本,有古今,有中外,兼容并包,一些常被学生忽视的文本類型,如写执着独行于茫茫草原和浩浩大漠的歌者王洛宾的《永不消逝的歌声》等纪实类文本,俞孔坚《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叶圣陶先生的《景泰蓝制作》等实用类文本内容都被项目组开发出有效的写作素材。驱动性问题有效地推动了学生盘活课本素材,呈现出别具一格的成果。
要提醒的是,项目化学习需要驱动性问题让学生主动投入思考,有“激趣”的效果,但不是为了激“一时之趣”,这一点有别于过去教学中运用某段视频、音乐,师生某段表演等新奇要素来营造一个“好玩”的开始。项目化学习中的驱动性问题,不仅要有“趣味性”,又要有“挑战性”,更要指向“核心知识”的理解与“核心素养”的提升,要能与后续的学习、关键能力的获得产生密切的关联。它是学习的线索而不是“噱头”,不能把项目化学习变成一个华而不实的游戏,这一点要警惕。
二、借助项目化学习,促进素材积累活动多重转向
基于上述的学习情境,不少项目组总结出过往素材积累存在的问题:平时积累缺乏深度加工,战时运用便“用不了”“用不好”。这样的结论是切合实际的,看看学生的素材本:粗糙描述一个课本事例,然后加上几个“适用话题”,积累活动就结束了,市场上常见的教辅用书也是如此。这种静态式的积累,只是信息的简单收集,没有学生与素材的“摩擦”,没有思维的有效参与,没有分析与综合,没有辨别与创见,也就难以避免素材积累时的琐碎感和使用时的平庸感。
因此,在这次项目化学习中,笔者要求项目组每一个成员要进行个体子项目研究,提出这样的要求:
1.开发2-3个素材群,每个素材群由3-4个素材组成,要提炼出各自素材群“主题”。
2.完成2个成品片段,成品片段的要求:(1)有明确的观点、核心词,利用课本素材,不少于150字。(2)具有一定的新颖性、思辨性,不落俗套。
3.总结自己运用课本素材写作的思维路径(方法、策略)。
4.组内评价子项目成果,完成小组项目作品。
可以看到,这些子项目的要求是努力促成素材积累活动有这样几个转向:
1.积累对象由单个的素材点转向聚合性的素材群。
由于视域的限制,我们对单个素材的认识和运用往往有思维定势,比如,对苏轼《赤壁赋》这个素材的认识,学生基本趋同于“旷达”这个方向。但在这次活动中,有的项目组在笔者的建议下去搜集了有关苏轼作品的素材群,他们发现苏轼在前后赤壁赋中表现的内容和表达出的情绪是不同的,联系他在黄州期间的其他作品,在比较阅读素材群后,他们看到一个内心十分矛盾的苏轼,看到苏轼旷达背后的无奈和悲伤,正所谓“故作旷达,实则耿耿于怀;看似超脱,却是念念不忘”。这样的结论无疑深化了对苏轼的认识,很有价值。突破单个素材的视域限制,进行聚合性的素材群的开发,由点到线到面,破除碎片化,这样的课本素材开发会使整理更成系统,认识别具深度,运用别开生面。
2.积累活动由静态的信息搜集转向动态的思辨运用。
无论是积累素材群、提炼主题,还是写成品片段,都是要改变“静态式的积累”,在思辨和运用中盘“活”素材。从实践的结果来看,在引导学生对素材进行思辨性的思想碰撞后,创见产生了,也就容易写出不落窠臼的成品。有项目组依据高尔斯华绥的小说《品质》,基于思辨性思维开发了这样一个成品段:
我们同情理解《品质》中格斯拉兄弟,无论在手艺还是在工作态度上都可以用高品质来形容,为了做出顶好的靴子,不愿在靴子之外耗费钱财,最终却生意惨淡。但同情理解并不等于赞同,作为一名20世纪初期的商人,他们在观念上确实忽视了与发展潮流接轨。梦想之于他们是做出顶好的皮靴,但却因为样式陈旧,制作缓慢而无人问津,梦想最终破灭。是的,梦想需要执着的品质来坚守,但若是不注意方法,与时代脱节,梦想也终究是一场空。
作文的胜利是思想价值观的胜利。在互联网时代下,信息的获取是扁平化的,几乎可以查看任何静态的知识,于是思考、思想的价值在信息化时代下更加凸显出来。无论是从培养信息时代下公民的素养的角度出发,还是从语文核心素养中“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和“审美的鉴赏和创造”角度考虑,都需要培养学生不仅会看这个世界,更要能“鉴”,这样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传承文化。
3.学习活动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认知。
评论类作文讲评课上,笔者在开始前常会做统计:你在这次写作中用了哪些课本素材?在讲评中,会统计:这个课本素材,你用了吗?统计出的人次很少。教育心理学家马扎诺提醒:“掌握了一项技能,但没有理解相关的概念,那么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就很难得到实际的运用。”朱熹在论述“知行关系”时也强调“知是行之始”。学习如果停步于简单的模仿,没有思维品质的提升和发展,没有主动去认知从而形成带有自己“温度”的方法、策略,那么这样的项目学习仍旧缺少“摩擦力”,只是在培养“搬运工”而不是“创造者”。更重要的是,一旦置身于复杂的情境中,没有方法和策略的指导,也无法做好“搬运工”。项目化学习会涉及一些静态的知识,但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对核心知识的理解,使学习活动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认知。
对此,笔者在项目化学习中要求“总结自己运用课本素材写作的思维路径,并作自我评价”。有的小组针对古典诗词素材,概括出“情境营造法”,指将课本中留有想象空间的诗词句拓展,丰富人物心理,突显说理的形象性。有小组提出“移花接木法”,即将原素材利用艺术性的结构形式、表达方式、修辞等组装拼接成观感较好的片段,努力做到形式美。有的小组提出“内涵创新法”,重视对课本中的典型情节、思想意蕴思辨性的讨论,反弹琵琶,使之别具一格。
我们会看到,学生自主总结出的“认知”还显稚嫩,适用性有待提升,笔者在这次项目成果展示后就一些突出问题及时跟项目组做了沟通。需要强调的是,学生在项目化学习中形成的自我认知是否完全符合教师的预设,是否完全具有逻辑性不是最重要的,我们看重的是学生自主认知中的“合理”部分,匡正较为显著的“错误”。写作教学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写作学习是一个“顿悟”与“渐悟”交叉而持久的过程。有了自主认知的意识是一个非常宝贵的开始,绝不能走向只认“标准答案”的老路,扭曲项目化学习的用意。
三、重视项目成果展示,使延续性学习成为可能
项目化学习和其他类型的学习活动的区别在于强调必须以“成果”为导向,因为成果是展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的物态产品和评价对象。项目化学习成果有别于一般的书面作业,它内容形式更生动,更丰富,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好的成果能够增强学生的获得感。
笔者在这次项目学习中对于成果展示提出的要求如下:
要有信息技术的支撑,具有美感!要可以广泛地传播和再学习。
从实践来看,学生的项目成果利用了信息技术、多媒体后,由传统的手抄书面形式变成PPT、VCR等多媒体形式,还有装订成册的成果汇报书,这些成果精致而美观,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有学生展示景泰蓝中“烧蓝”的素材时,配了一幅铜胎在烈火中焚烧的涅槃图,加深了观众的印象。有项目组展示出歌者王洛宾的图像和音频文件,那沧桑却又坚定的眼神和嗓音让学生与其有了精神相遇。还有学生配置了背景音乐,配合展示的主题,获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电子文档化的作品,不仅非常便于修改,而且不同字体的运用,显现出重难点,层次分明。更重要的是,每一个项目成果,它可以发送给每一个学生,可供他们下载后保存,使得延续性学习成为可能。
因为对项目化学习的探索和认知还处于初级阶段,此次项目化学习作为一次尝试,肯定还存在诸多不足,但是从学生表现出的积极投入状态,教师在此过程被充分“利用”的幸福感,觀摩教师良好的反馈等情况来看,项目化学习作为新课改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新的历史时期已然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和活力。
[作者通联:江苏如皋市搬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