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课堂教学实践初探

2020-04-10王丽娟

中学物理·初中 2020年4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王丽娟

摘 要: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而深度学习则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达成深度学习.

关键词:深度学习,课堂教学,初中物理

文章编号:1008-4134(2020)08-0009    中圖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1 核心素养与深度学习

我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合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深度学习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所谓深度学习,就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1].相比于当前教学中存在的浅层次学习、机械性学习,深度学习更加关注教学的本质,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本文笔者将结合两个教学案例,谈一谈如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达成深度学习.

2 课堂教学实践

2.1 案例一:速度概念的建立

(1)生活引入,引发冲突.

师:以百度地图的三条推荐路线引入.

问1:哪条路线我们的车行驶得最快?

问2:时间短的运动一定快吗?

(2)设计情境,提炼方法.

问3: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你有哪些方法?

师:请为桌上的两个小玩具(运动速度都近似不变)设计不同情境,分析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见表1).

从不同的情境中可以归纳出两种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相同时间比路程,(2)相同路程比时间.

(3)分析交流,建立概念.

问4: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如何比较?

例如:玩具小火车通过0.5m用了2s,玩具小乌龟通过1.2m用了6s.

生1:小火车0.5m/2s=0.25m/s,它1s通过0.25m,小乌龟1.2m/6s=0.2m/s, 它1s通过0.2m,同样是1s,小火车通过路程长,所以运动快.

生2:小火车2s通过0.5m,6s就能通过1.5m,大于1.2m,同样是6s小火车通过路程长,所以运动快.

生3:小火车2s/0.5m=4s/m,它运动1m要用4s,小乌龟6s/1.2m=5s/m,它运动1m要用5s,同样通过1m,小火车用时短,所以运动快.

【评析】 案例中利用小玩具设计情境“比快慢”,学生非常感兴趣.因为生活中不经意间会有这样的比试,运动会上同学百米赛跑的情景更是印象深刻,再加上小学数学追击、相遇问题的铺垫,学生可以设计的方案是多样的,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全身心地体会感知,实现个体经验与学科知识的相互成就、相互转化.

深度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关于速度的概念,学生在小学数学中有所了解,他们知道“路程/时间”就是速度,因此,若将教材上速度的定义直接告知,他们也能够理解,但是这样浅层次、机械记忆式的学习,其效果至多停留在知识层面,因而是低效的.案例中给出具体数据让学生讨论分析,经历主动参与、积极建构的过程,继而得出速度的概念,有利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核心素养的提升.   2.2 案例二: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

(1)生活引入,自然过渡.

师:播放过山车、跳楼机视频.

问1:它们的运动轨迹有何不同?

师:根据运动轨迹的不同,我们将物体的运动分为曲线运动和直线运动.今天我们来学习直线运动.

问2: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例子?

生:电梯、光、东西掉落.

师:展示张家界百龙天梯视频,它的竖直高度三百多米,相当于住宅楼一百多层,以“最高户外电梯”被列入吉尼斯纪录.同学们生活中也有类似的乘坐电梯的体验,电梯上行的过程中,速度有何变化呢?

生:先由慢到快,然后不变,最后变慢.

师:(视频展示)将直的玻璃管竖直放置,如同电梯的轨道,管中上升的气泡就像我们乘坐的电梯.

(2)情境模拟,直击主题.

问3:气泡上升的过程中,速度是否变化呢?

(展示实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

问4:如何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生1:可以每隔10s记录气泡运动的路程,看是否相等.

生2:才测了两段气泡就运动到顶了,次数少,结论偶然性大.

师:如何改进?

生3:缩短时间间隔.也不能太短,来不及反应.

师:确实,缩短时间可以增加读取次数,但对于实验者的反应速度和配合默契程度要求较高,时间长短要适当.还有其他的方案吗?

生4:可以分等段的路程,测各段时间.

(黑板上贴该实验装置的模型图)

师:请上台做分段标记.

生4:(板演)等分了四段.

师:为何分四段?

生5:分段不能太少,否则结论有偶然性,也不能分太多,玻璃管就这么长,每段太短时间不好测了.

师:非常好,有同学需要补充吗?

生6:刚才我们体验第一个方案时发现,玻璃管翻转至竖直时气泡已经不在最底端了,所以起点不能标在底端.

师:请你上台为我们标注起点O的位置.

生6:在刚才第一标记处下方加了一条线.

生7:不行,第一段与其他段不相等了.

生8:应该也行,都能算出速度.

生7:哦,也可以的.

生9:各段相等更方便.

师:气泡通过各段的时间怎么测量呢?

生1:四人手持秒表,分别记录各段时间.

生2:他的方案像接力跑,容易“掉棒”,误差大.我觉得可以四人同时在起点开始计时,每到一个标记处一人停止计时,“作差”求出各段时间.

生3:要是有体育老师的计次秒表就好了.

师:所以,完成该实验需要的器材有?

生:刻度尺、秒表.

师:方案敲定,实验操作中需要注意什么?

生1:玻璃管,要注意安全.而且要平视.

生2:观察气泡过标记时每次要看它的同一位置,比如都看上表面.

【评析】 深度学习是学生“亲身经历”的过程.核心素养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其生成与提炼是在与时俱进的动态变化过程中完成的[2].课堂教学不是告知学生“应该怎样”,而是让学生在课堂体验中自主地认识到“原来如此”.案例中的活动“研究气泡运动规律”并非课标列举的学生必做实验,关于实验的器材、步骤,教材中都是直接给出的,若教师直接呈现实验器材并要求学生按步骤完成探究也是容易实现的,但案例中并没有这样做.教师采用问题串的形式,从学生熟悉的“乘电梯”情境自然过渡到活动探究主题,再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探讨得出实验的方案和操作细节.课堂上教师的话语并不多,学生的你一言我一语看似零散,却实现了课堂讨论中的相互启发,通过教师的关键问题、学生的质疑辩论让思维外显,真实体现了学生思维的演变过程.教师适当引导,润物无声,学生自主活动,获得发展.

3 结束语

教师的教在于“度”,学生的学在于“悟”,所有有深度的教必须以学生有深度的学为目的.深度学习的理论价值,不仅在于克服浅层次学习、机械性学习的弊端,更实现了师、生、知识间的高度统一,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都能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月霞,郭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2]辛涛,姜宇,林崇德.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框架定位[J].中国教育学刊,2016(06):3-7+28.

(收稿日期:2019-12-15)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