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情护安全, 首都公安在前线
2020-04-10北宫轩
北宫轩
东城分局疫情处置小分队在车站开展工作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首都公安队伍始终奋战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一线。在北京的各处,都有人民警察和警辅人员的身影,他们守护着万家灯火,守护着群众的安全。在北京防控疫情最前沿,他们携手卫生防疫部门,共同防风险、护安全、战疫情、保稳定。
这位警察的母亲说:
这时候总要有人冲在前面!
1月28日,大年初四,天气阴沉。武汉宣布“封城”的第5天,每天都在攀升的确诊病例,让全国人民度过了焦虑而揪心的别样春节,街头巷尾的过节气氛也被空旷和冷清代替。
警务通里发来动员令,随着返京人潮即将来临,东城分局要成立疫情处置小分队,其中刑侦支队需有7名女同志,大家自愿报名。接到通知时,张菁菁正休息在家,看着和自己一起居住的父母和12岁的儿子,她犹豫了几分钟后默默在群里打下了“我报”两个字。之后,有同事打来电话关心:“跟家人商量好了吗?”她答:“不用商量,他们一定会支持我。”
事实证明,她的母亲在听到这个消息时比她更果断,妈妈说:“去吧,你看电视上那些医护人员,这时候总要有人冲在前面!”而这时,他们所有报名的人并不知道自己的任务是什么。
2月6日晚,东城分局疫情处置小分队带队领导许东穿着隔离服与防疫部门医生共同工作,带领小分队队员接送隔离人员。
隔天,1月30日,初六,他们在临时驻地集结,其间参战民警接受了防护培训,明白了职责任务,也进行了短暂的战前动员。驻地是个临时房屋,四周空旷无居民,每个房间3张上下铺,住3个人,没有统一供暖,用电暖气取暖,虽然条件艰苦,但远离居民小区,利于开展工作、隔离人群和消毒。他们每个小组昼夜连续工作一周后休息隔离,顺序接力。张菁菁被分配在第二工作小组,可以有一周的准备时间。在这期间,她需要安排好家里的一切,同时调整状态准备进入“战斗模式”。
東城分局疫情处置小分队在车站开展工作
作为曾经做过宣传工作的民警,张菁菁在特殊时期的素材留存意识很强,因此在后方调整的一周,她马不停蹄地和前线第一组队友保持联系,积累图片和视频素材。小分队工作的第3天,她剪辑了一个两分多钟的小视频发到小分队群里。战友们看了互相鼓劲儿,很感动,她觉得她的努力很值得!不为建功立业,只为无愧于心!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能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在她看来是荣幸、是经历,更是多年以后最珍贵的回忆!
集结的第4天,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他们的工作任务又有所增加,90人中要分出20人去另外一个驻地开展工作。他们每一个队员都是共产党员。这个时候,党性中讲政治的一面特别突出,大家都毫无怨言地执行随时有变的工作任务,特别是临时抽调的第三小组队员们,从接到新任务,到工作岗位开展工作不足24个小时,真正做到了随叫随到!
其实,说一点不担心是假的。报名以后,张菁菁说她满脑子想的都是工作后怎么样能和父母儿子隔离开,尽可能不接触他们,保护好他们。在第一组队员宿舍,组长胡岳开玩笑说:“反正在家也是伺候老婆孩子,不如来这里伺候大家伙儿。”可她知道,这只是爱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家是小爱,国是大爱。
守护北京西大门,
每一次抬杆都是一份责任
门头沟分局杜家庄检查站位于北京最西端的灵山脚下,这里的民警上班要开车走两个小时山路,一个班要上8天,面对春节期间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们协助卫生防疫部门严格防控,对进京人员进行严格检疫。
进京检查站是北京的第一道防线,在这里工作的民警和警辅人员守护的不仅仅是面前的关口,更是他们背后1.6万余平方公里的首都的平安。
检查站的执勤民警在这个不一样的冬天里始终坚守,保障着进京通道的有序和畅通,确保群众生活物资的正常流转,积极配合卫生健康等部门,共同维护好首都群众的平稳生活。
距离北京城区108公里的门头沟清水镇杜家庄公安检查站,守卫着北京“西大门”。从这里通过,就可前往门头沟城区和北京市区。这个春节,对于站长张树伟来说是不一样的。从大年三十至今,他多了一个习惯:戴口罩。也多了一句叮咛:“请您配合我们测一下体温。”
5年来,张树伟几乎没有在家过过一个完整的春节。今年大年二十九,张树伟跟家人草草吃了顿饺子,就开车回到站点,和同事们一起执勤。
“我们大年三十当天开始进行一级疫情查控,就是针对这次新型冠状肺炎的,重点是进京车辆。”他说。
站点不大,除了宿舍就是车辆进出两条通道和执勤岗。18个人换班,按说不挤。可是,在一排公安制服身边,多了年轻的“白大褂”,只要有车辆通过,都是张树伟“冲锋”,她们随后。
“请您出示身份证,这是准备去哪儿?最近去过外地省市吗?”这三句是张树伟的固定“台词”。说罢,他闪出半个身位,让手持体温检测器的“白大褂”上前,不忘补充一句:“请您配合测一下体温,祝您身体健康,旅途愉快。”
原来,这些“白大褂”是区里特意从清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配来辅助体温检测和站点防护的,一共4人,全天候在站点执勤。
张树伟说,自己戴口罩的习惯就是这四位姑娘培养起来的,经过这几天执勤,他已经从需要别人提醒,变成了随时提醒别人。
“口罩不能露鼻子,不能戴反了,4个小时必须更换一次,大家互相提醒。”每天早中晚和执勤间隙,这位站长总是走进宿舍,向每一位民警强调纪律。同时,每天宿舍消毒时,他总是全程监督,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
站在执勤岗上,张树伟腰杆直直的,声若洪钟。用同事们的话说,站长是状态最饱满的一个。可是每次抬杆,他又变得有些啰嗦,身份证确认无误后,还要连问带嘱咐地说上好几句,把过往车辆来去之地查个“底儿掉”。
“我们守着北京的西大门,过了这里就通向门头沟城区和北京市区,多做一点,多问一句,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由于疫情影响,站点从大年三十至今的车流量稳定在200辆到300辆之间,和平时每日千辆相比,工作量减了不少。可是,他和同事们却更累了。每次换班,张树伟都要拿毛巾擦汗,再做一次眼保健操。高度紧张的弦稍微一松,眼也花了,汗也出来了。
家就在门头沟,距离站点却有85公里。没能陪家人过大年三十,张树伟心里还是挺挂念家人的。只能通过手机视频和父母妻儿聊聊天。在每天有限的聊天时间内,提醒家人戴好口罩,做好防护占据了大半时间。
“疫情就是命令,这个节骨眼我更得在站点坚守了,因为每一次抬杆,都是一份责任。”张树伟说。
像张树伟他们一样,目前北京市公安局10个分局50余个检查站,正夜以继日地奋战在疫情防控前线!
当医生遇上警察:致敬最美逆行者!
一场疫情的蔓延,让庚子年在措手不及中开始。喧嚣从街道上散去,一座座城市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而有一群人披上白色战袍,加快脚步奔赴危险的一线。因为祖国的需要,就是第一志愿。这不是口号,字字句句中,都是日日夜夜的拼命。国家危难之时,有白衣天使一往无前,有警察筑起平安屏障,有更多人在后方遥遥守望……
曾经,身边有人调侃:“世上有两种人不能嫁,一个是医生,一个是警察。”警察与医生,和平年代最为忙碌的两个职业,一个惩恶扬善,一个治病救人。嫁给他们,似乎注定要聚少离多。
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代理护士长阮征和警察丈夫曹杰
2020年1月27日,大年初三。北京136人的醫疗队驰援武汉。临行前,来自北京宣武医院的护士阮征与丈夫紧紧相拥,结婚20多年从没流过泪的丈夫曹杰——一个硬汉警察也红了眼眶。
这一刻拥抱,是致敬,亦是珍重;是送行,亦是盼归!以前出门时都是妻子嘱咐自己注意安全,此刻换成自己给妻子打气:“保护好自己,等你回家!”曹杰这心里揪着疼,原来妻子每次的挂念竟是这般滋味儿。
所有大爱无疆的背后,都有无数次的忍痛割舍。
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代理护士长阮征
妻子阮征,是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代理护士长,重症护理经验丰富。疫情面前,她主动请缨出战,她和她的战友,是大家眼中的白衣天使,是宣武医院的最美逆行者。但背后不为人知的是,她还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警嫂。丈夫曹杰,是公交总队一名派出所所长,带领战友们守护首都百姓的平安出行,是他每天的工作。
这个春节,在举家团圆的时候,警察丈夫刚刚慰问完春节期间值守岗位不能回家的民警、辅警,又立刻投入到了辖区和全所民警辅警的疫情防控工作。他属于实干型的基层领导,了解他的人都这么说。“疫情一定可以过去的,我要所里的每一个兄弟姐妹都健健康康的。”他最近总给大家鼓劲儿。
“我不会辜负医院的信任,保证完成任务,平安归来!”寥寥数语,让人们看到了神经内科代理护士长阮征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的义无反顾。临行前,她与丈夫紧紧相拥。“我的爱人是一名警察,我们相识有20年了,铁面无私是他给我最深的感受。20年来我从没见他流过眼泪,这是第一次。他很支持我,给了我很大的勇气。”
妻子阮征到达武汉后,第一件事是剪去一直留着的长发。为了方便穿防护服,十几个女孩一起剪掉长发,眼神中满是坚毅与果决。主动断发,连命都能奉献给人民,何况是头发。妻子身上的防护服,穿上需要半个小时,一穿就是4个小时起,脱下时全身已湿透。里外三层的防护服下,仅仅从外表,没有人认得出谁是谁,唯一的区分,便是衣服和手套上的姓名标志。
这一次,他不能到前线与妻子并肩作战,但感同身受:“我们不过是在各自岗位上,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
医护人员也是血肉之躯,警察也不是铜墙铁壁,又怎会没有害怕和胆怯。只是她们穿上了白大褂,他们穿上了警服,责任和使命战胜了一切。
“嘀嘀嘀……”朝阳分局常营派出所民警吴昊原,正在与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人民医院工作的父亲视频连线。
十几天前,父亲吴大华被医院任命为专家组成员,一直奋战在疫情的最前线。
“爸,您都55岁了,一定要注意身体啊……”吴昊原小心翼翼地叮嘱着父亲,因为还有一句话他怎么也说不出口:“您都55岁了,要不这次就算了……”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作为警察,吴昊原从来没有怕过,他是所里打击办案队副队长,有什么危险都是第一个冲上去,他和战友们一起守护着辖区百姓的平安。可是作为儿子,他怕!却也自豪!
吴昊原的父母都是医生,而吴昊原和妻子都是警察。他们身披不同颜色的战袍,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岗位,各自保护好自己的城市。
大音希声,大爱无形。
这些奔向疫区的白衣天使们,这些坚守一线的人民警察,不过也是谁家的孩子,谁家的丈夫,谁家的妻子,谁家的爸妈。从容奔赴,是因为脚下这片土地,值得每一个人深爱。
(编辑·韩旭)
hanxu71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