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环境问题对国际政治的影响及中国的应对

2020-04-10张自楚

经济研究导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纠纷合作

张自楚

摘 要:人类在工业化进程中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对国际政治的影响表现在:生态环境问题研究丰富了国际政治的内容;生态环境问题对国家主权形成了挑战;生态环境问题在促进国际合作的同时也导致国际纷争。面对生态环境问题带来的国际合作和国际纠纷与冲突,中国应努力化解中国环境威胁论,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的构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人才队伍的建设。

关键词:生态环境问题;国际政治;合作;纠纷;中国应对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06-0135-02

生态环境问题指的是,因人类在工业化进程中行为不当造成的全球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构成的各种现实威胁。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破坏、水资源紧张等是目前波及全球的生态环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各国的政治、经济、科技和人们的生活方式[1]。

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一国生态环境的恶化必将对其他国家甚至全世界带来危害。例如,一旦一国或某几国范围内的热带雨林遭受大面积毁灭,后果将是全球性的,它将影响全球水循环和水平衡,引发气候干旱及旱涝灾害,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气温升高,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物种大量灭绝,令生物多样性减少。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正在从根本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这些问题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也将影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2]。生态环境问题对国际政治有何影响?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一、生态环境问题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自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以罗马俱乐部发表的《增长的极限》和《人类处在转折点》两份报告为标志,许多国家的专家学者开始从生态环境的角度研究国际政治。1992年,100多个国家的政府首脑相聚在里约热内卢参加了历史上第一场关于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全球首腦会议。会议发表了《21世纪议程》等文件,生态环境问题自此成为国际政治的热点问题,并成为许多国家的外交议题[1]。

(一)生态环境问题研究丰富了国际政治的内容

由于生态环境问题与国际政治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学术界出现了一些与生态环境问题相关的国际政治学科,丰富了国际政治的内容。

“生态政治学”(也被称为“环境国际政治学”),是研究人类生态与社会政治系统的关系、介于生态学与政治学之间的交叉学科。绿色政治学、环境安全理论和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较有影响的三种生态政治理论。其中,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涵盖西欧生态政治学者提出的生态殖民主义论和前苏东地区学者提出的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危机相互关系论两种理论。绿色政治学认为,维护生态环境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环境安全理论认为,生态问题与失业、共同安全、经济公正同样重要,是四个最重要的政治领域。生态马克思主义将生态系统与资本主义生产之间的矛盾上升到了基本矛盾的高度[3]。各国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也推动了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着眼于人类共同利益的“生态中心主义”的产生[4]。这些与生态环境问题相关的国际政治学科,从不同角度研究和论证了生态环境对国际政治的重要性,丰富了国际政治的内容。

(二)生态环境问题对国家主权形成挑战

由于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和紧迫性,应对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需要国际合作、共同协调,传统的国家主权因此遭受到了挑战,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主权国家行使主权,二是促进了一些非国家行为体的产生与发展,后者的一些活动反过来又削弱或约束了国家主权。按照主权原则,一国对本国领土范围内的自然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享有主权。但生态环境问题所具有的全球性和紧迫性使得一些国家意识到彼此在保护生态环境的问题上处于相互依赖的关系之中。一些国家在制定国内的环境政策时也会考虑该政策将对其他国家造成影响,国家主权从而受到了一定限制。例如,《蒙特利尔议定书》《京都议定书》等生态环境领域的相关国际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世界各国政府管理本国环境时本拥有的主权[1]。应对生态环境问题需要跨国合作,但各国政府的行为往往会受到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限制,传统国际政治制度下的国际协作也存在局限性。在这种背景下,许多以保护生态环境为行动目标的环境非政府组织应运而生[5]。许多环境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国家主权[6]。

(三)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国际合作

生态环境问题所具有的全球性和紧迫性使得世界上许多国家之间的利益紧紧相连。许多国家都意识到了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性,通过签订保护环境的协定、参与制定国际法等多种方式与世界范围内的其他国家展开了各式各样的合作。目前已有的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合作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湿地保护、濒危物种保护、海洋污染治理、臭氧层保护、荒漠化防治、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等。“世界保护联盟”“绿色和平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地球之友”“自然资源保护团体”“地球委员会”等非政府组织,多年来在宣传倡议保护环境、协调国际合作、参与和影响政府间国际组织的会议及其他决策、推动国际法制定等领域都发挥着建设性作用[6]。

(四)生态环境问题导致国际纠纷、引发国际冲突

生态环境与国家的安全利益之间存在紧密的因果关系——自然资源、人口和其他环境因素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将产生巨大影响,并会成为破坏政治稳定的潜在杀手[7]。环境恶化、资源短缺已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引发了暴力冲突,这些冲突很可能演化为大规模暴力活动;环境恶化在全球范围内有可能增加冲突、减少合作[8~9];自然资源的稀缺甚至可能引发国家之间展开争夺之战[10]。

生态环境问题会导致环境纠纷型国际冲突的出现。由于生态环境问题的跨国性,国土相邻的国家围绕与生态环境相关的权利与义务等问题产生矛盾与摩擦,因而卷入地区性环境纠纷中。国与国之间的环境政治纠纷主要分为环境污染纠纷和资源共享利用纠纷。例如,二战后,相关国家对中东的石油资源、扎伊尔的铜矿资源、南非的黄金和金刚石等矿产资源的争夺都曾导致了不同程度的国际冲突[11]。如,埃及、埃塞俄比亚和苏丹因尼罗河水资源的利用问题产生争执,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因湄公河水资源的利用产生争端等也是这类纠纷的典型例子。

二、中国的应对措施

中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十分重视,十九大报告中将美丽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一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五大规定写入了党章,将生态文明提升成为国家的发展战略目标。中国十分重视与其他国家的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但国际社会上许多国家依然对中国存在误解或与中国存在生态环境方面的纠纷,有些国家甚至在极力渲染中国环境威胁论。因此,中国应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一)努力化解“中国环境威胁论”

随着中国逐渐融入全球化、市场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得到了迅速提升。但在此过程中,一些外国政府和媒体对我国的发展速度过度担忧,声称中国将挑战当今国际体系、破坏全球资源和能源的利益分配。不少国家与中国之间存在着环境纠纷型国际冲突。“中国环境威胁论”的提出和渲染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多轮“中国威胁论”,“中国环境威胁论”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中国环境威胁论的提出和渲染体现出的是某些国家强烈的政治意图,这些国家的目的是通过限制中国发展所必须的环境容量,阻挠中国的快速发展[1]。

“中国环境威胁论”大致分为粮食威胁论、能源威胁论、资源威胁论、污染排放威胁论、人口威胁论几种类型。随着中国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一些外国媒体开始批判中国工业发展对其他国家和地区造成了空气污染或工业污染,鼓吹中国污染排放威胁论。20世纪90年代,西方及日本媒体大规模报道称亚洲释放的硫氧化物大部分来自中国、中国排放的污染物从沙尘暴到酸雨再到垃圾,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12]。中国环境威胁论的扩散有损于中国的国际形象,也不利于中国与其他国家进一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合作。

为了消除中国环境威胁论,首先,中国应搞好国内的环境治理,落实《“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等重要文件中提出的内容,积极支持绿色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等的发展,使我国的生态环境治理能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次,应正视他国提出的问题,客观地分析现实的环境形势,并在国际范围内做好公关活动。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西方国家的生态环境治理经验。进行国际生态环境合作或当国际纠纷产生时,应注重与他国的沟通,通过合作的方式解决纠纷。

(二)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2012 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热内卢召开,通过了《我们期望的未来》宣言文件,提出要设定 2015—2030 年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在联合国设立高级别政治论坛以整合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发展政策,升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并为其增加资源和扩大权限,以及原来58个成员国参与的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升级为普遍会员制的联合国环境大会等。至此,全球环境治理进入了调整阶段。

当今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存在着以下几方面问题: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使得民众对全球环境治理体系逐渐失去了信心;治理机制未能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动力;治理体系内部各主体间存在诸多矛盾,难以形成合力;要素支撑不足,影响效力的持续性;治理主体单一,创新活力不足等[13]。为进一步促进全球的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同时也为了提升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中国应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的构建。应加大生态环境领域科研的投入力量,增强科技上的创新能力,扩大影响力,为国际社会贡献力量。应加强与国际上各类环境保护机构及非政府组织的沟通与协调,与世界各国进行合作,妥善管控分歧。

(三)加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人才队伍的建设

为了应对全球的生态环境问题,同时也为了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我国需要加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人才队伍。

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合作总体能力仍有待提高,国际型、综合型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人才的培养尚处于起步阶段。具体的特征包括:“国际生态环境合作人力资源匮乏、人才储备不够充足;尚未形成多元化的人才培养选拔机制,专业型人才资源稀缺,跨领域从业但缺乏专业培训;‘走出去环保国际人才比例严重失衡,难以满足国家整体的‘走出去战略;尚未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专业、语言与国际交往能力成为塑造我国国际型、综合型环保人才的重要阻碍因素;国际影响力极为有限,能交流、会宣传的环保国际合作人才十分缺乏,不能正确引导、妥善处置并消除中国‘环境威胁论等不利因素。”[14]因此,应全方位加强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人才队伍建设,长时期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宝贵的人力资源,为全球的生态环境保护贡献宝贵的中国力量。应逐步落实环境保护部出台的《生态环境保护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在整体上为人才的培养提供支持。各高校和科研机构应重视对生态环境问题长期的研究与教学投入,并派驻相关人员投身于相关国际机构实习和工作。应重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在进行国际合作的过程中,注重国与国之间人才的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为未来的人才培养提供更多有用的资源与途径。

三、结语

生态环境问题研究丰富了国际政治的内容,对国家主权形成了挑战,在促进国际合作的同时也导致国际纷争。面对生态环境问题带来的国际合作和国际纠纷与冲突,中国应在加强内部生态环境治理的基础上,逐渐化解中国环境威胁论,积极参与構建合作共赢的国际环境治理体系,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人才的培养,为解决国际生态环境问题贡献中国力量。

猜你喜欢

纠纷合作
在线纠纷化解的“新速度”
误帮倒忙引纠纷
纠纷调解知多少
例谈自主识字的有效方式
高职图书馆与系部合作共建文献资源新模式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