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绿色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0-04-10王玉科

经济研究导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绿色发展大学生

王玉科

摘 要:随着我国绿色发展理念的引入,大学生的绿色行为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提高绿色行为素养是绿色发展教育中的重中之重。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大学生绿色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相关的实证分析,并在得出结论的基础上,提出绿色行为推进策略。

关键词:绿色行为;大学生;绿色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06-0127-05

引言

绿色行为理念的提出,不仅能够培育和树立良好的绿色行为价值观,还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绿色行为是在基于具备绿色知识、绿色意识、绿色态度的基础上,在生活方式及生活习惯上的一种实际表现。文章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对大学生绿色行为进行测量,将调查所获取的数据进一步使用统计分析方法,检验并找出影响大学生生活习惯及绿色行为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提出相关大学生绿色生活引导对策建议,旨在探索、开辟一条新的途径,以引导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生活行为为着力点,通过大学生的影响力,号召力来达到对我国社会其他阶层群体在绿色生活上的引领、示范作用。

一、调查方法

根据环境保护理论、绿色消费理论、绿色出行理论等多方面理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大学生绿色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情况。对淮安市五所大学在校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绿色相关知识、绿色意识、绿色态度以及绿色行为等多个方面。获取有效问卷210份。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简单随机的抽样方法。抽样程序为:首先,分层,对淮安市所有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为分层依据进行分层,分为二层。其次,根据分为二层的在校生的人数,则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30 000∶30 000,近似为1∶1,然后在分的二层中采用简单随机不放回抽样分别抽取2所、3所,共5所高校。再次,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被抽中的学校中根据每个年级(一至三年级,四年级为毕业班不易收问卷的发放和收取)抽取2个班级。最后,在所抽中的班级里,运用随机数表法抽取相应的人数。根据调查取得的数据运用了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大学生的绿色行为进行了研究,并用逐步判别分析法来检验大学生绿色行为模型。

二、研究过程

(一)研究假设

人的观念、价值观对其行为有一定的决定作用,人的理解能力与其态度和行为之间相互影响。由于大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有较高文化素养、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等特点。是价值观、消费观形成时期。一般来说,意识影响行为,意识则受相关变量(科学知识、价值观和行动技能等)所影响。所以,大学生绿色行为受到绿色知识和绿色态度的影响。另外,由于大学生所处客观环境的差异对绿色行为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据此,我们提出以下几个假设:一是大学生对绿色知识了解程度、对绿色态度以及大学生绿色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大学生的绿色知识越丰富,其绿色行为越明显,两者呈正相关关系;二是大学生绿色意识对其绿色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大学生绿色意识越强烈,大学生绿色行为越明显,两者呈正相关关系;三是大学生个人消费观点对大学生消费行为有显著影响,大学生个人消费观点越倾向于绿色消费,其个人消费趋向于绿色化;四是不同维度中大学生绿色态度对行为有明显影响。

(二)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分为三步进行:第一步,对大学生绿色态度、行为量表做项目分析,检验了问卷的信度。第二步,经过信度和效度检验的数据,做描述性统计分析,给出了均值和方差。第三步,通过构建判别分析模型检验不同维度的大学生绿色知识、态度、意识、行为的关系。分析过程采用统计软件 SPSS224.0完成。

1.信度和效度检验。态度量表中,删除与总分的相关关系非常弱的题目,剩余题目在高、低分组上的t检验均达到了显著水平,说明各题目具有较好的区分度。行为量表中,删除与项目总分的相关系数低于0.3的题目,剩余题目在t检验上均达到显著水平(见表1)。

2.描述性统计分析。信度和效度检验表明,可以使用各个测量题目的均值表示该变量。分别对删减后的知识、态度、意识、行为进行描述分析(见表2)。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绿色知识的平均得分是10.18分,平均得分分布在中等偏上位置,說明大学生对绿色知识的了解还是比较好的。绿色态度平均得分为13.25,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待绿色态度积极,对绿色认同度与支持度还是比较高的。但是,最高分与最低分之间相差12分,差距比较大,而且方差为22.89,可以看出大学生之间对绿色态度还是参差不齐的。绿色行为得分不是很高,其原因可能是大学生认为绿色行为滞后于绿色态度,未能践行绿色行为的真正含义,自己根本就不会主动地践行绿色行为。

把低绿色行为按照样本绿色行为得分分为绿色行为和非绿色行为,现根据绿色行为16个项目的总得分和平均得分(18.76),得分低于平均分的样本划分为绿色行为组(占总数的57.4%),高于平均得分的样本划为非绿色行为组(占总数的42.6%)。从调查的样本性别结构来看,207位学生当中男生为66人,占调查样本总数的31.88%,女生141人,占样本总数的68.12%,男女比例为1∶2,女生所占样本比例高于男生。男生中绿色行为的人数为34人,占总人数的51.52%。女生中属于绿色行为组别的人数为78,占总人数的55.31%。这表明,目前女大学生的行为比男生的更绿色,比男生具有更强的绿色意识。

(三)假设检验

在检验假设之前,首先对因子相关性进行分析,只有相关才能进行后续分析(见表3)。

从下页表4中可以看出,性别分类中,男生的知识得分显著高于女生。不同生活类别的大学生中,随着生活费的增加,其得分有略微的增加。从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不同的性别、年级大学生在绿色环保知识上的得分存在差异,而生活费的不同对知识的得分没有差异。

(四)大学生绿色行为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调查结果运用判别分析方法对大学生绿色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将根据调查结果把大学生绿色行为分为两组,一组为绿色行为分值低于平均值,用0表示,另外一组绿色行为分值高于平均值,用1表示。有较多的影响大学生绿色行为,结合大学生的行为特征,本文的模型检验选择个人主观心理意识变量和客观人口统计变量进行。

1.大学生客观人口统计特征变量。首先,性别差异导致消费习惯差异。男生相对于女同学非绿色行为倾向要高点,消费更加冲动。所以,预期性别的差异对区分大学生绿色行为存在影响。其次,人们获取信息、掌握知识受到受教育程序的影响,从而影响人们对绿色行为的认知和态度。一般而言,受教育程度高的消费者能很快地接受绿色行为观点并付之于实际行动,从理论上讲,学历层次越高,绿色行为程度更加明显。最后,对于每月平均消费支出,学生每月实际消费支出的大小可以侧面反映其消费行为是否绿色。一般来讲,一个人的消费支出越低,消耗的产品越少,相对其消费行为为绿色消费程度越高。

2.大学生主观心理意识自变量。首先,一个人掌握越多的绿色相关知识,对绿色行为的认识越深刻,就会更加体会到绿色行为非常有必要,个人的消费行为就会更倾向于绿色消费。其次,知识影响态度,态度决定行为。一般来讲,绿色态度强烈的学生,会更加注意自己的消费行为对环境的影响。相反,绿色意识越薄弱,对消费行为越不注意,个人消费行为没有绿色意识,对绿色消费存在消极心理。因此,绿色态度越强烈的学生,其消费行为更绿色化。最后,意识决定行为,同样,大学生的绿色意识也会影响他们的绿色行为,大学生的消费观念越绿色,其行为也更绿色。

(五)绿色行为倾向的判别分析

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检验各因变量对大学生绿色行为的影响作用。在判别分析前,首先对各变量进行单变量F检验,结果(见表5)。

表5显示,大学生绿色行为组和非绿色行为组在绿色相关知识、绿色态度、绿色意识、性别、每月消费支出上存在显著差异(显著性水平为0.05)。确切地说,绿色知识掌握较多,绿色意识越强烈,女生更注重绿色行为行为;相反,缺乏绿色知识、追求物质享受、单纯时髦消费的学生,其消费行为越不注重消费绿色化。学历F检验不显著,所以两组在本科和大专的人口统计因素上没有显著差异。

从表6可以看出,判别函数的特征值为0.283,且占已解释方差的100%,典型相关系数为0.521。Wilks Lambda值为0.871,?字2值为28.534,自由度为2,显著性水平为0.000,整个函数非常显著。

由表7可知,绿色知识、绿色态度、绿色意识以及性别、地区和每月消费支出被纳入判别函数模型,说明这些变量的判别能力较强。由于学历变量不显著,未被纳入模型。可见,用绿色知识、绿色态度、绿色意识以及性别、地区和每月消费支出等人口统计因素可以有效区别绿色行为大学生和非绿色行为大学生。

从表7可以看出,绿色态度变量的判别系数最大,说明绿色态度是判别函数中最重要的预测变量。其后依次是绿色意识、性别、绿色行为知识、绿色行为态度,最后是每月消费支出,具体(见表8)。

三、结论

第一,大学生特征变量在绿色知识上存在差异。尽管当代大学生有一定有绿色相关知识,但对绿色知识认知较少。学校对于绿色知识的教育严重不足,缺乏绿色知识的普及,学校只有少量象征性的学生活动或绿色意识较强的学生社团自发组织的活动。学校在这方面没有系统性的相关课程,并且很少有关绿色知识的普及活动,显然缺乏对绿色行为的重视和系统学习。一般来讲,一个人掌握越多的绿色相关知识,对绿色行为的认识越深刻,就会更加体会到绿色行为非常有必要,个人的消费行为就会更倾向于绿色消费。一个人的消费支出越低,消耗的产品越少,相对其消费行为为绿色消费行为程度越高。大学生每月平均消费支出对绿色行为也存在影响,生活消费较高的学生由于家庭条件优越、绿色消费意识相对薄弱,消费行为倾向时髦、攀比,其消费行为会越倾向于非绿色化的消费方式。由于家庭条件不同,大学生之间消费支出差异较大。也就是说,有部分大学生除部分必要支出,这部分支出主要用来吃、穿、住、用、行,这些支出对绿色和非绿色消费影响不大。除此以外,还有许多支出对绿色消费影响是比较大的。月平均消费支出导致行为习惯的差异,学生每月实际消费支出能够间接地反映其消费行为是否为绿色。

第二,绿色意识、态度和行为三方面显著相关。绿色意识与绿色行为之间相互作用,绿色意识是绿色行为的决定性因素,二者呈正相关。同样,大学生的绿色行为反过来也会影响他们的绿色意识,大学生的行为越绿色化,其绿色意识也更强;绿色意识越强,其行为也更绿色。研究发现,大学生对当前环境和经济的关注度不高,对我国绿色发展观的关注程度不够。不少学生在生活中讲求实际,关注自身健康、关注价格、关注质量,注重于眼前的、自身利益,忽视了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利益。意识影响态度,态度决定行为。研究显示,绿色态度是大学生绿色行为最显著的影响因素。在统计调查中,绿色态度得分高的学生其绿色行为能力越强。一般来讲,绿色态度越强烈的学生,越会更加注意自己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相反,绿色意识越薄弱,对自身行为越不注意,个人实际行为没有绿色意识,对绿色行为存在消极影响。因此,大学生绿色态度越端正,绿色意识越强烈,其行为及习惯更绿色化。

第三,绿色行为能力滞后于绿色意识。绿色意识是绿色行为产生的基础,但意识和行为天生并不具有一致性,这也提升了绿色行为实施的难度,对于绿色行为的开展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研究发现,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绿色行为践行意愿,并对绿色行为保持积极的态度,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付诸行动的却很少,即绿色行为实践能力不足。主要原因不仅仅是绿色意识薄弱,而且还与缺乏相关的绿色知识有关。即使大学生有绿色意识,但对绿色知识的了解只是停留在基本生活经验层次,缺乏必要的、专业性的绿色知识,对绿色知识的认知模糊,不知道怎样践行绿色行为,这也会制约大学生将绿色意识转化为实际的绿色行为。

四、绿色行为推进策略

第一,建立绿色知识教育体系。大学生要主动了解学习绿色方面的知识,关注环境热点问题,共同学习绿色知识,形成绿色行为意识。高校可以采用新媒体等多种方式来传播绿色行为的知识,如对国际环境要点新闻、绿色化的生活小知识等。开展学校大学生行为和价值观的相关调查,保持与新趋势、新情况和新特点的同步性,从而有针对性地普及绿色知识。高校也可以将绿色行为教育与学生社会实践类学分相挂钩,纳入大学教育体系和课程体系,增设绿色行为相关教育选修课程。同时,可以通过讲座增进学生对绿色知识及绿色行为的了解,组织开展节约能源教育活动。

第二,养成良好的绿色习惯。大学生在生活中存在着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现今大学中外卖行业繁荣,在为大学生提供便利的同时,却增加了大量白色垃圾,还使大学生惰性增强,生活不规律。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新鲜血液,应当养成良好的绿色习惯。在生活消费中要减少自身消费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并尽可能减少负面影响;不超前消费,不过度消费,不购买过度包装产品,不购买高奢产品;反对危害生活,不吃珍惜动植物,少吃快餐,少饮酒,不吸烟。在出行方式的选择上,提倡使用自行车出行,即低碳环保,同时也强生健体,一举两得。必須乘车出行时,可以考虑拼车出行,既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同时可以减少开支;在上下班的高峰期,减少使用电瓶车出行,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方面快捷同时也兼顾效率。在生活中,养成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和非降解塑料制品的生活习惯。

第三,建设绿色校园文化。大学生和大学管理者对绿色行为缺乏了解,对绿色主题概念缺乏了解。推进高校绿色行为的实践应从传授绿色知识和学校政策与管理体制两个方面入手。首先,通过绿色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推广绿色知识,开展绿色实践活动。同时,绿色社区的活动应与绿色大学的建设相结合,促进教育,实现绿色文化的多样化。其次,大学在现有管理体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现有环境教育工作,在行政管理、教学管理、思想道德管理、团队活动管理、岗位管理等方面推进学院绿色校园理念、可持续发展思想,让绿色概念贯穿校园生活,让校园里的绿色行为随处可见,营造真正的校园绿色行为文化。

猜你喜欢

绿色发展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人力资源质量的生态维度研究
基于绿色发展观视角关于产业转型路径的思考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浅议坚持法治环保 推动绿色发展的实现路径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