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驴(外一篇)

2020-04-10王金令

辽河 2020年2期
关键词:滕王阁王勃千古

王金令

孔子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孔子的话道出了中国人自古以来不仅能食而且会食、善食。壬辰年仲春,我有机会参加营菜大赛并担任群众评委,其任务是“品菜”。那百余道菜中“驴排”最吸引我的眼球。我吃过猪排,见过牛排和羊排,从来没听说“驴排”。待这道菜传到眼前,一股香气直冲鼻腔,让人馋涎欲滴。我急不可待地叉了少许,放到嘴里,顿时香嫩馥郁,经久尤存。俗语云:“天上龙肉,地上驴肉是也。”

驴曾是农民的亲密伙伴。它适应性很强:酷暑不怕热,严寒不怕冷;能爬山越岭,善长途跋涉。它索取的很少,只需水和草,而付出的却很多。它能驮货物、拉车、耕地、拉碾子、拉磨,供人坐骑,甚至当它灯尽油干时,人们往往要将它作成美餐佳肴。驴对于人类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献身了。

不知何故,驴得罪了世界上最高等的灵长动物。人们对驴产生了太多的负面印象,其贬损之语言车载斗量,如指极坏的心肠,就说:好心当作驴肝肺。对放高利贷者的利息称作驴打滚的利息。在驳斥对方的意见时,往往会用驴唇不对马嘴一词,有人形容别人不高兴的样子习惯地说:看你那驴脸。批评别人的脾气不好往往会说:看你那个驴脾气。讽刺它人无计可施也多用黔驴技穷来形容……

古人云: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驴何丑之有?何罪之过?竟招惹咒语连连。反之,功也!美也!君不见张果老骑驴桥上走,孟浩然寻梅亦骑驴。厅堂高挂群驴图,文雅富贵有谁耻!

想起驴对人类的历史贡献,再看看今天,人们将这些曾为人们立下汗马功劳的生灵作为盘中餐,不免有些无奈和伤感。今年暑假我携妻带孙到山西大同五台山等地旅游。梦幻般的又见到这可爱的动物,那些油光闪亮的毛驴在山坡上悠闲地吃着草、打滚、奔跑,看样子十分惬意。远处的山坡上一只驴子在主人的鞭挞下正拱肩缩背吃力的向上爬,那里是尽头?一山放过一山攔;山下小河边的乡路上,一个小伙子穿着白衣骑在黑色的毛驴上,正扬鞭摧驴向前奔跑,路漫漫,何处是归程?火车穿过山洞,侧面一辆驴车由东向西,迎着残阳,慢悠悠地走着……我不由思绪萦怀,浸沉在沉思、冥想之中。这难道是佛国的呈现,还是驴子的新生。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驴子的命运岂能逆转?身乘穿山越洞的铁马,眼观沟壑中奔驰的汽车,昂视天空闪电般的飞机,感慨系之。人生苦短,社会日新;衣冠齐楚,美食甘寝,良辰美景随处可寻,如此仙境人间有谁不想“再活五百年”?

滕王阁游记

甲午二月,携夫人巡游江南。首访南昌名楼滕王阁。阁雄峙赣江之滨,鄱湖之畔,为唐高祖李渊幼子滕王李元婴所建。历代重修者达二十九次之多。今阁为己卯年(1989落成)重建,高九层一百七十二丈五尺,为历代之最高,亦为江南三大名楼之最巨者。

时春雨濛濛,云兴雾蔚。少刻,微风许许,云开日出,见巨阁高耸,金碧荧煌。左植玉兰,洁白似雪;右种蔷薇,姹紫嫣红;后有成行桂树,前以雕栏相接,真乃琼楼玉宇也。

待入阁,目所及者,装饰典雅,层层迥异。各种展示相得益彰。兴致者,《人杰图》《重阳盛会》《滕王阁诗序》也。大型炳烯王勃肖像,年少英俊,风流倜傥;黄铜镶嵌的滕阁绝序,遒文壮节,万古流芳。

凭登阁顶,眺西山,望南浦,及目江水滔滔不绝,江山如画,不由得发古之悠情。

王勃者,祖太原,与小老同宗,愿族孙效之。序以阁名,阁以序传,子安一序,滕阁千秋。君不见子安当年序滕阁年方十四,酣醉挥笔,全席皆惊。留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的美谈。又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千古名句。子安之才,千古一人,王勃之序,绝唱千古。滕阁蕴哉!壮哉!美哉!

我伫立阁顶,观洪都初春美景,叹人生苦短,青春不再,然壮志未泯。望红日西沉,余辉尚存,何不抓住这弹指即瞬时光,奋发蹈厉,为这壮丽的河山,为这美好的社会,为我的家族和子孙们留下些微的纪念。

猜你喜欢

滕王阁王勃千古
陈中建
“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一·秋
蜀中九日
荏苒时光
滕王阁
一字千金王勃
屡毁屡建,你猜滕王阁重建了几次
王勃一字千金
一字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