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审计报告准则下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分析与建议

2020-04-10罗留阳

经济研究导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改进建议信息披露存在问题

罗留阳

摘 要:2016年我国发布了新审计报告,报告中主要以增加1504号准则为核心,要求审计报告中增加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然而在我国,关于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时间较短,仍处于初级阶段,关于审计报告中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仍不成熟。因此,主要从四方面归纳总结我国目前在审计报告中关于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方面的相关问题,即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注册会计师、被审计单位以及社会公众,并对相关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关键审计事项;信息披露;存在问题;改进建议

中图分类号:F2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08-0130-03

众所周知,审计报告的作用是帮助用户使用者对某企业的财务状况加以了解,帮助用户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成果进行分析,并让注册会计师与会计信息使用者在沟通中发挥作用。但是,随着经营业务的全球化、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规范统一、标准化的审计报告已经越来越不能滿足目前的财务报告的使用者了,人们更希望从审计报告中获得更有价值、更有效益、更有质量的信息,用来减少自己对于被审计单位的信息不对称性,帮助自己进行投资决策。特别是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后,提高审计质量和增加审计报告信息内容的呼声更加强烈。在此基础上,世界各地的许多组织、机构开展了改进审计报告的工作。

一、关键审计事项的确定与描述

2016年12月23日,为了顺应广大社会公众与投资者的需要以及国际趋同,我国颁布了新审计准则。本次准则修订的核心内容为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即第1504号审计准则,该项准则还解释了注册会计师如何确定关键审计事项段,以及关键审计事项进行沟通的形式和内容。

在我国的审计准则中,关键审计事项被定义为注册会计师与治理层沟通。在进行沟通的事项中,注册会计师在自身的职业判断下选出对这一时期财务报表的审计中最为重要的事项。如何合理判断并确定关键审计事项也是其中的重点。首先审计师与治理层进行沟通,从中将关键审计事项产出;其次,在关键审计事项的产出中选出对于给予过较多审计关注的事项;最后从“给予过较大审计关注的事项”中选出的最重要的事项。同时,注册会计师还应注意识别和确认关键审计事项中的关键点:第一,关键审计事项的选取应是重大风险错报的一个较高方面;第二,识别出的特别风险;第三,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会计估计,需要管理层判断的领域;第四,本期重大的交易或事项。

在经过一系列关键审计事项的确定后,注册会计师将要对关键审计事项进行描述。新审计准则对如何进行描述给出解释:首先,描述所选事项,注册会计师需要对他们选择的关键审计事项提供某些理由;其次,进行说明审计应对,即注册会计师对该关键审计事项如何进行审计实施的;最后附上索引链接,将关键审计事项与财务报表相关部分链接上,以方便读者更方便快捷的浏览,使信息更一目了然。

二、关键审计事项的分类

关于关键审计事项的分类,我们可以粗略地将其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主要涉及的是重大的财务事项以及注册会计师对于这些事项的看法和管理层主观判断的领域,我们称之为与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直接密切相关的事项。这些事项的披露可以使审计报告使用者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告中的重要领域有所关注,从而有效地让报表使用者及时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的潜在风险,减少在投资中的部分风险;同时,有利于提高审计报告的信息质量。另一类主要涉及的是注册会计师的重大职业判断领域和审计过程中比较难办的事情,它是直接与审计过程相关的。这类事项的披露能够帮助报告使用者更为清楚了解注册会计师的工作,使得审计的透明度提高。

三、我国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相关问题

并不是只要披露了关键审计事项,就可以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这其中还要注意可能存在的问题。根据现有的理论研究,本文将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方面、注册会计师方面、被审计单位方面以及社会公众方面总结出以下几点。

第一,关键审计事项在披露中存在披露的相似程度很高、过于标准化、披露不同年度存在简单重复、撰写关键审计事项段不全面以及在审计应对中未包含审计结论带来的披露不足等问题,这使得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的它的决策有用性。

第二,注册会计师在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挑战。首先,部分注册会计师可能在没有熟悉准则的情况下进行关键审计事项的撰写,以至“不会写”“不敢写”“不能写”“不想写”。其次,在确定关键审计事项时存在注册会计师与管理层的沟通困难。再次,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在披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考验着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最后,增加关键审计事项意味着增加一定的工作量进而增加了审计的信息成本,从而导致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出现信息量超载的问题,大量信息使审计过程过于透明化,从而不利于维护事务所自身的权益。

第三,对于被审计单位而言,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可能揭露企业经营管理的薄弱环节,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被审计单位在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之间的沟通过程中“不让写”。

第四,对于投资者而言,增加关键事项可能会导致审计报告信息超载,审计报告中大量存在相关的专业知识,使得投资者难以理解关键审计事项的信息,难以正确区分信息价值,这不利于投资决策。

四、我国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改进建议

关于我国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问题,主要分析和总结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注册会计师、被审计单位以及社会公众的四方面,以下针对相关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一)审计报告信息披露的完善

1.报告披露个性化

通过前文关于我国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问题总结,了解到我国存在披露的相似程度很高、过于标准化。面对这一现象,准则修订的目的是为了给报表使用者以及相关的利益者提供与之前相比信息质量更高的审计报告,我们应该秉持初心。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关键审计事项的确认中,应该根据被审计单位的相关行业的独特性,选出相比较而言有重大关注且重要的事项,并做到内容完整准确,而不是使公司的审计报告仅仅反映特定的财务数据差异,将报告中其他表述全部照搬复制过来,并形成基于模板式的审计报告,该报告只有数据具有一定的价值。因此,提出加强审计报告的信息披露。

2.规范关键审计事项表述

面对披露不同年度存在简单重复、撰写关键审计事项段不全面的现象,这时对关键审计事项的表述进行规范就比较重要了。规范关键审计事项表述应做到以下方面:首先,报告中语言的描述要简短准确。其次,在不违背独立性原则的情况下区分管理层责任和审计人员责任;同样,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更易于理解。最后,在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时应确保审计报告中关键审计事项要素的完整性和重要性。它应与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密切相关,并发挥关键审计事项段的作用。

(二)提高注册会计师信息披露的质量

1.提升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能力

从注册会计师角度分析关键审计事项问题的披露时,我们得出结论:部分注册会计师存在“不会写”、“不敢写”、“不想写”、“不能写”这四类现象,出现这四类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薄弱的专业能力。另外,新准则的修订是为了给社会公众提供質量更高的审计报告,而审计质量的提高与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能力水平有紧密联系。内容的增加同时是对注册会计师能力的更高要求,它需要注册会计师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而能力包括专业能力、综合素质能力、职业道德以及更高的专业判断能力。注册会计师须提升自己的各项能力,以确保识别和披露关键审计事项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2.加强质量复核监督体系

注册会计师在信息披露的过程中同时需要外部的监督与复核,一般地,我们时常会了解到部分会计事务所、审计人员受到证监会的处罚,此时,会计师事务所应建立的质量管理合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度,特别是要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信息密切相关。除此之外,要严格执行组外复核的要求,复核的过程中要关注关键审计事项的确定原因,抑制注册会计师的投机行为。监管机构在质量符合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它确保了审计报告的质量。

(三)被审计单位积极履行相关权责

1.加强与注册会计师的沟通与交流

从被审计单位角度出发,我们总结归纳出注册会计师存在“不会写”、“不敢写”、“不让写”三方面的问题。“不让写”表现为在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客户不愿意披露某些关键事项,其次不愿意披露关键审计事项中某些具体的内容,这使得注册会计师在披露方面遇到困难。面对这种现象,被审计单位应该加强与注册会计师的沟通与交流。理由如下:首先,有效的沟通将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准确的表达审计报告,同时,使上市公司的主要问题让公众有所了解和认识。其次,出现以上现象是因为注册会计师的工作难以得到被审计单位理解支持,而沟通能减少被审计单位与注册会计师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使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得到肯定,更好地实施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

2.健全财务报表的信息披露机制

在新修订的准则中,在审计报告改革的过程中,企业管理层作为财务报表编制者占有重要地位。审计报告的信息质量的高低与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是呈正比的,只有当被审计单位披露财务报表的质量高时,审计报告的信息质量才会高;否则反之。所以,应提升财务报表附注信息含量水平和培养企业管理者的主动披露意识。为了健全财务报表的信息披露,我们应该对财务报表附注的信息含量进行相应的提升,并且要加强企业管理层自觉披露的思想观念,从这两方面来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

(四)提升投资者的专业素养,为投资者普及专业知识

目前,投资者难以理解关键审计事项的信息,难以正确区分信息的价值,使投资者难以做出投资决策。投资者对于审计报告中审计意见的给出不能进行高质量的信息提取,从而导致投资者与企业之间存在信息的不对称。对于以上现象,我们需要提出相关的意见以应对。投资者需要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以达到对于经济信息的提取。同时,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媒介的方式对专业知识的传播和普及。加强投资者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其能够更好地对审计报表进行理解,从而利用这些信息来保护自身的利益不受到损害,并且在不受到伤害的同时能进行投资决策。

结语

新审计准则中关键审计事项的增加是我国在审计报告模式上的国际趋同。新准则中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增加,为审计报告增加了信息内容,提高了审计报告的质量。同时,它有助于投资者进行更合理的经济决策,促进资本市场持续有效发展,并促使注册会计师更为谨慎和严谨地进行审计,促进我国审计理论与审计实践的进一步发展。但是,我们应该了解到,我国在审计报告中对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尚不成熟,仍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更新。

参考文献:

[1]  唐建华.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审计报告改革评析[J].审计研究,2015,(1):60-66.

[2]  韩冬梅,张继勋.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与审计人员感知的审计责任[J].审计研究,2018,(4):70-76.

[3]  吴秋生,独正元.A+H股公司关键审计事项准则执行效果分析[J].会计之友,2018,(12):86-90.

[4]  谢萌.关键审计事项段的分析与改进研究[D].上海:上海国家会计学院,2018.

[5]  季丰.1504号审计准则实施若干问题及应对措施探讨[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8,(2):80-82.

[6]  阚京华.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审计报告模式变革特征及启示[J].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17,(12):58-66.

[7]  李小娟,翟路萍.审计关系人视角下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利弊分析——基于新颁布的审计报告准则[J].会计之友,2017,(22):122-124.

猜你喜欢

改进建议信息披露存在问题
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及其问题的调查研究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的现存问题及改进建议
国内外证券注册制比较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商业特许经营法律制度研究
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我国制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