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国军官职业化发展及启示

2020-04-10郭勤纪建强赵春清

经济研究导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制度改革

郭勤 纪建强 赵春清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军官职业化制度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外国军官职业化经过多年建设,根据各自的国情和军情,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和规律。因此,選取三个最具代表性的国家进行分析,研究其发展经验,为我军推进中国特色军官职业化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外国军官;军官职业化;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E263;E25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05-0092-04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继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深化军官职业化制度、文职人员制度、兵役制度等重大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军事管理革命,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研究外国军官职业化发展经验和做法,对推进中国特色军官职业化改革,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军官队伍,有效履行新时代我军历史使命提供人才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一、外国军官职业化发展历程

普鲁士是最早实行军官职业化的国家。1806年普鲁士在耶拿-奥厄施泰特会战中被法国打败,此后普鲁士开始对军队进行改革。1808年,普鲁士发布了有关军官军衔授予方法的命令:“今后,授予军官军衔的唯一依据,平时是受教育程度和专业知识水平,战时是勇敢精神和对上级下达任务的出色理解能力。全国所有具备上述素质的人都有权担任最高军人职位。”[1]普鲁士的改革者提出的思想是典型的军官职业化思想,极大地鼓舞了受教育程度高和专业技术能力强的人的参军热情,开启了西方军事专业化发展的道路。

到19世纪末,欧洲主要国家的军官队伍基本实现了职业化,比如欧洲军官团。要加入欧洲军官团有两种方式:军事院校毕业或者行伍晋升,即接受专业课程学习并通过考试。在指挥院校接受战争科学教育的军官将来可以担任参谋或者高级指挥职务。一般参谋要由接受过“最高专业培训”的军官担任,军官要在指挥与参谋两职中轮换任职。凡具备热忱与专业能力的军官可通过参谋团或甄选获得快速晋升,做到人尽其才、服务政府。为使政府了解军官的素质,管理者每一到两年要提交报告,展示这些军官的“热忱、性向、特殊能力和个人品德”,效命政府是军官续任的唯一目的。如果通过人事报告或者个别考核,了解到军官玩忽职守或者无法胜任,政府可以不予晋升,以免损害军的队整体素质[2]。在这种体制下,军官团由一大批敬业精神强和专业素质高的人组成,有利于战斗力的提高。

20世纪初,军官职业化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通行做法。目前,世界有110多个国家实行军官职业化,不过由于各国国情和军情不同,职业化发展道路也不同,逐渐形成了两种主要模式,一种以美国为代表,强调军官的人文教育,军官选拔与晋升依据职业水平、自我完善能力和严格的考试进行;另一种以俄罗斯为代表,突出军官的纯军事教育,军官的选拔与晋升在考虑职业水平的同时还受着其他非职业化因素的影响。通过这两种不同模式培养的军官,在职业素养上存在着差异,在战争与军队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也各不相同[3]。

总之,军官职业化从普鲁士兴起,后来在世界各强国发展和成熟,是当今世界军队人才建设的主流模式。这是社会分工日益深化的必然结果,是各国战争催生的直接产物,更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军队吸引和保留高素质军官的重要措施,有利于军队战斗力的提升。

二、代表性国家军官职业化制度特征

各国军官职业化制度从形式到内容各不相同,本文选取三个最具代表性的国家进行分析。

(一)美国军官职业化制度的特征

美国被看成是军官职业化制度建设最完善的国家,引导着世界军事发展潮流。在军官职业的进入到退出的全寿命周期中,美军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职业化制度体系。

1.岗位分类制度科学精细

美军主要按照兵种部门和职能领域的专业分工,为不同兵种专业设置不同的岗位编码、技能要求、准入条件和等级标准等。相应地,美军军官大体分为一般指挥军官、有限指挥军官和特业军官三大类。例如,陆军装甲兵、步兵等兵种部门,军官通常为一般指挥军官,可担任各种指挥职务,最高可晋升至上将,在美军中属于“主流派”军官;通信和情报等作战支援部门为有限指挥军官,通常只能担任专业部门领导,不能担任作战部队的主官,一般最高可晋升至中将;特业军官主要是军医、牙医、护士、卫生勤务军官、补给军官、牧师和军法军官等特业参谋或技术职务,可直接被任命为中尉,但不能担任指挥职务,最高军衔一般为少将[4]。这样,每名军官都能比较清楚地知道自己职业生涯,提高了职业发展的可预测性。

2.晋升考核制度严格规范

美军将军官的任用晋升与考核直接挂钩。美军上尉到少将军官的继续服役、军衔晋升、院校教育和岗位任命等重大人事任命,主要由临时随机抽调专家组建的集中选拔委员会根据军官考核报告、综合表现记录和军官实力需求等标准来确定。中将以上高级军官的任命须经国防部、总统和国会三道关口[4]。美军要求军官每年要参加一次严格的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履行职责情况、个人素质情况和发展潜力情况三个方面共27项,考核程序一般包括被考者自评、考核官考评、调整官复核、审核官审核、被考者申诉,考核结果按一定要素和标准进行量化,评定出不同等级[5]。规范严谨的晋升任用为军官安心服役提供了安全感和方向感。

3.职业教育制度全员覆盖

美军现役军官主要来源于各兵种的军官学校以及地方大学设立的后备军官训练团。美军对初级军官的教育选拔,设定了严格的体能、心理、学习测试和淘汰机制。例如,美国西点军校学习期间学员淘汰率很高,第一年新生淘汰率为23%,最终能完成4年学业的学员仅为入学学员总数的70%[4]。美军为中、高级军官提供了充分的受教育机会,使其可在各类高校攻读学位、参加高级研讨班和短期客座研究等,从而使军官的能力素质能够随着军衔的晋升而提升。据统计,美国一名陆军军官从少尉晋升到将军,要平均经过6次以上院校培训,职业教育的实践超过95周,占整个服役年限的三分之一左右[6]。这些制度确保了军官队伍的精英化和职业化水平。

4.薪酬福利制度优厚完善

美军以国家公务员和私营企业中从事相同工作人员的工资标准作为参照系,根据劳力市场价格的动态变化来确定军人薪酬基数和生活待遇水平。在此制度下,美军的基本工资要高于80%民间类似人员的收入[4]。此外,美国军官还可以享受带薪假期、医疗住房优惠、交通优惠、子女教育优惠、军营设施服务等多种福利待遇。例如,现役军官休假可免费乘坐军用飞机,乘坐民航可享受25%—50%的优惠,乘坐火车和长途汽车也享受优惠;军官可在任何军队医院享受免费医疗,包括住院、药费、定期体检和牙科治疗,军官配偶、21岁以下子女也可享受大部分免费医疗等[7]。这些福利制度最大限度地解除了军人的后顾之忧。

5.退役安置制度弹性灵活

美军军官退休后,福利待遇仍然丰厚,比如,退休金一般以高于退休的同级政府官员为原则,并随物价上涨而增加。美国对退役军官的安置地点一般不做特别限制,可以选择美国国内任何一处作为定居点,自建或者购买住房。美国对退役军官的安置方式包括自谋职业和政府任职两种,以自谋职业为主。由于美军军官主要采取“精英化”的教育模式,退役后一般是社会部门争相吸收的对象,1年内找到工作的占退役军官总数的60%,主要受雇于私人企业和事业单位[4]。此外,退役军官在政府部门工作有优先权,如军队优先从退休军官中招收文职人员;政府在裁减职员时,退伍军人有保留工作的优先权;在社会上参加就职考核时,退伍军人可适当加分;对参加过战争、立过功或因公致残的退伍军人,则给予更多的优先权[8]。

(二)德国军官职业化制度的特征

德国具有军事立国的传统,是“军国主义”的典型代表国家。德国的军事源于普鲁士,是军官职业化的先驱。从17世纪到二战结束,德国军官团被认为是军人的典范。德国独特的经济、政治、历史等情况,造成了其军官职业化制度的突出特征。

1.军事思想充满活力

德国是世界产生军事家最多的国家,哲学渗透到其军事思想中。著名军事家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至今仍然是世界各国军事教育者的必读书目;毛奇、瓦德西、施里芬等都堪称为世界级军事家,他们的军事理论和军事实践对各国军官队伍建设产生了较大影响。克劳塞维茨和泽克特关于小型职业化军队的思想,至今还在各国流行。毛奇认为,军队的精神尤其体现在军官的素质上,“如果一支部队没有足够数量的、有部队实际经验的军官,那么我们只是有了一群勇敢的人,而不是部队,战争向军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军官必须通过个人举止赢得士兵对他的信任。”这些思想对其他国家的军队建设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并使德国军官的整体素质非常高。

2.教育训练正规化

一战结束后,德国作为战败国非常重视对军官的培训和教育,致力于打造一支优良的职业化军队。现在的德国主张尊重历史经验,以质量优势建军。为适应军队现代化的需要,德军重视对军官进行科学基础理论和现代技术知识教育,注意引进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和科学技术,在军事院校里开设的社会与自然科学及军事技术方面的专业课目约占全部课程的一半。德军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采用“训练-职务编码法”、“应用和训练综合控制系统”[5]等,利用计算机系统将各类职务要求、训练内容和有关人员的实际能力分别编码进行对比,增强训练的针对性,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在德军院校教学训练中,实践课的比例占到一半。德军院校教育还和部队实习穿插进行,比如指挥学院学员基础训练结束后要到机关任职实习1年,然后再回到指挥学院进行军事业务训练[9]。

3.职业荣誉感强

德国军人的荣誉感表现在对军队和军人荣誉的自觉维护上。历史上,普鲁士军队改革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使军人的社会地位和认同感不断提高,从军被看作是一种光荣。德国军官团的前身“普鲁士军官团”主要是由容克贵族组成,他们以参军作为家族男性的最高使命和光荣传统,造就了德国军官对国家忠诚、对军队热爱,勇敢、坚韧、具有团队精神的特点。德国军官把忠诚当成理想和信仰,主张忠诚于国家、忠诚于领袖、忠诚于上级,把不忠诚的行为视为耻辱;德国军官把勇敢视为责任,认为勇敢是应该履行的义务。德国军官的坚韧来自于德意志精神,是一種带有民族性的品质;德国军官的团队精神来自于对军队整体的荣誉感[10]。这些特点是德国军官的“独特的并令人生畏的军事素养”[11],是战斗力中的软实力。

(三)俄罗斯军官职业化制度的特征

俄罗斯的军官职业化道路十分曲折,19世纪60年代前苏联时期被废除,前苏联解体后1992年逐步恢复。因此,俄罗斯的军队先是经过米留金军事改革,然后采用苏联模式,后来一直以西方国家为范本推进军官队伍职业化建设。

1.严格选拔和考核

俄军继承了原苏军的军官鉴定制度,在独立营一级单位及所有团以上单位设立非编军人鉴定委员会,国防部设立军人最高鉴定委员会,以全面客观评价军官是否胜任本职工作,并给出军官“进退去留”方面的建议。俄军对军官的鉴定包括基本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设有专门的心理素质测试机构,由职业心理鉴定专家进行测试,身体素质状况由常设的健康鉴定委员会每年鉴定一次[12]。俄军军官通常走“先鉴定、后培训、再晋职”的晋升程序,鉴定为“不合格”者不予晋升,未经相应职务岗位培训者不予晋升。当军官表现出较高的职业素养和优秀的组织才能并得到所在部队鉴定委员会关于担任某职务的推荐时,拥有任职优先权[13]。

2.注重提高职业技能

俄罗斯军官的主要来源是军事院校的毕业生,地方大学军事教研室虽然也担负着培训后备军官的任务,但其毕业生只有极小一部分入伍现役。俄军组建时从苏军手中接收了115所各类军事院校,此后进行了多次大调整,目前只有10所高等军事教育机构。为了提高培养质量,俄军选拔担任过各种指挥任务同时拥有高学位的上校军衔以上军官担任教职,用最现代化的武器装备为院校提供教学保障,并加强与地方院校的合作。根据现代战争的需要,俄军院校在设置课程时力求把每个学员都培养成具有多种科学知识、有过硬实际工作本领和一定理论研究能力的军事干部。为此,俄军各级、各类院校均以专业课为主,兼顾其他,训练内容较为广泛[5]。

3.优待军官和军属

俄罗斯重视提高军人的社会经济地位,努力确保军官工资和福利待遇在社会上处于较高水平,确保军官家属在就业、入学、医疗等方面享有优待。从2001年至今,俄军数次提高军人工资,仅2006—2007年就多达3次。2012年俄军人工资增长近2倍,退役金增加了160%,军人社会地位基本与苏联时期相当[14]。2016年,俄民众收入普遍下跌,国防费也削减5%,但普京要求不得降低军人薪金。同时,俄军发挥各类补贴的调节作用,加大对作战部队、高技术岗位、艰苦地区驻军的倾斜力度,以精准反映军官的贡献差异,实现付出与回报成正比[13]。俄罗斯军队的住房保障制度大致沿袭了前苏联的做法,符合条件的军官可以获得国家提供的免费公寓式住房,退休后可以一直居住。

三、外国军官职业化发展对我军的启示

在推动军官职业化建设方面,外军经过长期探索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更有效地推进中国特色军官职业化制度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把科学的分类制度作为前提

军官职业化的实质是军官专业化,因此要依据专业化要求对军官进行分类。实行军官职业化的国家分别按照军兵种、服役特点、等级和专业等不同对军官进行分类,体现了专业化管理的理念。目前我国军官按照职务性质分为军事军官、政治军官、后勤军官、装备军官和专业技术军官,专业区分程度不高。今后要突出专业属性和作战要求健全完善军官分类制度,并为不同的专业岗位设置不同的技能要求、准入条件和等级标准等,使每位军官可以根据自身的职业偏好和素养明确最适合的岗位,使个人发展与组织规划、能力素质与岗位需要相契合,增加职业发展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二)把规范的培训制度作为基础

亨廷顿认为,军官的专业技能必须在长期的教育与经验中获得,这是专业技能客观标准的基础[15]。各国军队都非常重视军官的教育训练,确保军官有较高的军事专业能力和科技文化水平。目前,我国军官的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但是信息化战争对军官的职业素养要求更高,而且指挥的军事单位越大军官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就越高。因此,培训要以完成新形势下作战任务为牵引,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合理规划各类人才的培养目标,制定科学的教育培训标准,提升培养质量和效益,合理设置教育培训内容,加强课程体系管理。

(三)把严格的考核制度作为关键

美、德、俄等国军队普遍建立了严格规范的考核制度,确保把优秀军官提拔到重要岗位。军官考核是军官晋升、淘汰和调配的重要依据,是军官职业发展的关键。因此,我军要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健全考核组织。军队可以考虑成立各军兵种考核专家库,涉及重大人事任命时随机抽调专家组建考核委员进行考核;严格考核程序,按照行政和法律规定执行;严谨考核内容,要尽量全面详细,能够对军官的能力和表现做出全面客观评价;确保考核方法的科学性,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办法等;建立独立的考核监督机构,确保考核有效进行。

(四)把合理的薪酬制度作为支撑

兰德公司的研究报告曾指出,军人每加薪10%,青年的入伍率可提高40%。因此,较高的经济和政治待遇是实行军官职业化国家的普遍做法。近年来,我军多次对军人的工资待遇进行调整,军事职业的吸引力明显增强,但是对比国际做法,我国军官福利待遇与推进军官职业化建设的要求还不相符。因此,必须加大对军事人力资本的投入,建立军官工资的动态增长机制,确保军官工资收入处于社会中上等水平;充分发挥岗位津贴、任务津贴、地区补贴等各类津贴补贴的作用,体现军官职业的特殊性;健全军人及家属福利保障制度,确保军官在家属随军就业、子女教育、使用社会公共资源等方面依法享受优待,增强军官的职业荣誉感。

(五)把完善的退役制度作为保障

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水平和服役制度等各不相同,退役军官的待遇和安置等各有特色。从岗位安置和待遇安置来看,大多数国家以待遇安置为主,岗位安置以市场配置为主,自谋职业是主要方式。目前,我国迫切需要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军官退役制度。要增加退役军官待遇,充分考虑退役方式、服役年限、军衔等级等因素在退役待遇中的比例;制定有效的退役军官就业创业扶持政策,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其社会就业竞争力,给予适当的就业优先权,对自主创业实行优惠政策等;推进退役军官保障社会化,建立退役军官保险制度、退役军官失业救助等;完善军官退役管理法律法规,更好地维护退役军官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  Prussian General Staff.Die Reorganization der Preussischen Armee nach dem Tilsiter Frieden[R].1857:366-369.

[2]  Emory Upton.The Armies of Europe and Asia[M].BiblioLife,2009:319-320.

[3]  陈建民.外国军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历史经验[J].外国军事学术,2006,(7):1-7.

[4]  付征南.美军军官职业化的制度架构和实践样本[J].国防参考,2016,(15):60-65.

[5]  袁晨.外军军官职业化制度研究[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6.

[6]  马永富,张富佳.外军军官职业化对我军有何借鉴[EB/OL].中国军网,http://www.81.cn/jmywyl/2016-08/31/content_7235127.htm,2016-08-31.

[7]  杜人淮.军官职业化将实行高薪酬[EB/OL].https://www.jzg.offcn.com/,2015-05-05.

[8]  安置退役军人很重要!看美国是这样做的[EB/OL].https://www.sohu.com,2018-05-17.

[9]  王君屹.从柏林军事学院看德国尚武精神[J].北方文学,2011,(10):192-194.

[10]  二战军事战术素养最高的軍队——德国国防军[EB/OL].https://www.sohu.com,2017-09-11.

[11]  路易吉·巴尔奇尼.难以对付的欧洲人[M].上海:三联出版社,1987.

[12]  焦玉明.外军考评选拔任用军官的主要做法及有益经验[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6,(5):49-52.

[13]  肖铁峰.军官职业化提升美俄军队战斗力[EB/OL].参考消息网,http://ihl.cankaoxiaoxi.com/2017/0726/2212628_4.shtml,2017-07-26.

[14]  付畅一.俄罗斯军官职业化的历史演进[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4,(1):120-121,124.

[15]  Samuel P.Huntington.The Soldier and the State:The Theory and Politics of Civil-Military Relations[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7.

猜你喜欢

制度改革
关于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模式及机制改革
职业院校自身财务会计制度改革探讨
借力供给侧改革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浅论教师资格证制度改革对师范生的影响与挑战
从一起工伤赔偿案件谈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改革
浅议中国死刑制度改革
对建立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几个难点问题的思考
浅谈实验室管理与改革
社保制度改革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