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艺术类学生特点与能力提升教育策略

2020-04-10孙婉史秉玉

经济研究导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艺术生教育策略

孙婉 史秉玉

摘 要:高校艺术类学生在动手能力、技能方面有独特优势,但思想文化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正确认识艺术生,对确定大学生教育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艺术生的思想、行为特点,提出艺术生艺术素养与技能教学策略,完善艺术生职业素养与技能的实践教学体系策略,艺术生思想素质实践教育教学互动的角色体验策略,构建以学生为本的全方位教学过程管理评价体系。

关键词:艺术生;个人特点;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05-0070-01

一、高校艺术类学生的特点

(一)艺术专业学生的思想特点

艺术类学生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具有较强的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也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绝大多数艺术类学生,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国家的发展充满信心,反应了艺术生积极健康、稳定向上的思想特点。然而他们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还存有不足,对于一些社会现象和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分析。反映出艺术生自身特殊的思想弱点。

从总体上说,思想素质参差不齐。大多数艺术生思想素质比较高,他们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集体荣誉感,表现出较高的思想修养。一些学生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但理论修养不够扎实,学习自觉性不强,对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缺失理论的支撑,部分艺术学生政治热情不足。

(二)艺术类学生的心理特点

艺术类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25岁之间,刚刚步入成年是心理和个性社会化的全面发展时期,这就带来了心理特征的变化和心理矛盾的出现。由于艺术生教育的自身特性,使艺术生的心理特点具有相当的独特性,主要表现为,自信心不足、心理负担较重,逆反心理较强、纪律观念淡漠,情绪急躁、易感情用事等。

(三)艺术生的行为特点

1.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艺术生考入艺术院(系)后在学习上得过且过,没有足够的学习动力。在学习动机上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为毕业证而学习,缺乏远大的理想和宏伟的目标。在学习兴趣上缺少钻研精神,厌倦扎实学习,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学习态度上没有高中时代那股执著的激情,没有拼搏精神。多数学生有厌学情绪,对稍微有一点难度的内容就敬而远之,被动学习,既无长远规则,也无近期的目標,跟着感觉走,对高校的奖励等激励措施不感兴趣,总找理由逃课,旷课,不愿上课,即使到了课堂也是无精打采;把大量的时间放在上网聊天、打电脑游戏、谈情说爱、打扑克上。

2.意志不坚定。目前,多数艺术生出生在“90”、“00”年代后,多为独生子女,生活上一帆风顺,没经历过重大的挫折和困难,在行为表现上带有较浓厚的理想色彩,过高地高估自己,好高骛远,把考研作为摆脱困境的途径,期望在短时间内提高学习层次。在现实生活中,艺术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遇到困难不是知难而上,而是遇难就退,不愿踏踏实实地做事,整体素质和个人修养不足;一些学生过于理想化地看问题,偏激、固执。

3.自我控制力不强。不少艺术学生,注重个人享受,关注个人的荣誉,忽视他人的利益和集体主义观念,甚至把社会、他人与自我对立起来,一味地追求“个性”,善于自我表现,热衷于追求新奇的事物而不辨优劣,为了自我利益不惜牺牲他人的利益。有些学生缺乏最起码的诚信品格。

二、艺术生能力提升的教育策略

(一)艺术生艺术素养与技能的能力提升教学策略

1.构建艺术类学生艺术素养与技能的课堂教学体系策略。根据艺术生岗位素养与技能的调查分析,主要由艺术专业教师与艺术专业专家、资深艺术人员共同合作制定艺术专业的职业素养与技能标准。根据艺术生专业知识、能力、素质递进的逻辑关系,优化或重构艺术类专业职业素养与技能的课程体系。研究新时代艺术类专业职业素养与技能教育教学的具体教学内容,融入到各个教育教学环节中。通过全方位教育教学过程管理机制建设,让艺术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考核的全过程中来,以提升艺术生能力。

2.开发艺术生职业素养与技能能力提升的(下转73页)(上接70页)教学的课程体系。通过组建指导老师团队,依托的各类艺术企业、公司平台,以实战项目为导向,以真实的职场为舞台,搭建校一体化的艺术设计体验、实习、实训平台,开发艺术类专业职业实践养成的一体化课程,提升艺术生的能力。

(二)艺术生思想素质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角色体验策略

角色体验方法作为课堂实践教学的有效方法,使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各种角色的思想、情感、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既能丰富实践教学,又能使学生在角色体验中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和能力。

“90后”乃至“00后”艺术专业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差异性,他们敢于尝试、渴望自立,希望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不同的角色的体验充满着挑战。艺术专业的学生专业情结浓厚,个性张扬,形象思维突出,模仿能力极强,情感体验丰富,表达方式多样,更加重视技术专业水平和作品的展示和创作,而轻视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应使用艺术生最容易理解、接受的方法中引申出来,使教师和艺术生合作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加讨论会、演讲会、课堂教学摸拟的准备,课堂教学活动时按分工实施。角色体验法教学能使大班教学模式满足个性化要求,增加师与生的交流和互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成就感、快乐感、荣誉感,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有利于教学相长、相互促进。在学生角色体验活动的准备过程中,学生必须进行综合性学习,自觉进行角色调适以更好地塑造角色。角色团队必须学会有效组织活动,提高情境表现技巧及团队配合、有效化解矛盾等,实现社会对角色的期待标准。学生能多次参与其中,获得成功的满足和愉悦的情绪体验,发展艺术生的素质和能力。

(三)构建以学生为本的能力提升评价体系策略

1.以学生为本的全方位教学管理机制建设。艺术类专业人才的职业素养与技能培养是通过教学实践完成的,学生职业素养和技能的进步和提升是分散的,学生最大的进步是实践动手能力,自学能力,组织、沟通等能力,看其是否达到人才培养的标准。必须创建从大一到大三、从校内到校外,从制度设置到流程的管理机制,保障艺术生素养与技能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2.注重艺术类专业职业素养和技能的生成的评价。教师在教学中强调实现学生获取知识、某种技能的方法,学生可以按照一定的方法、技巧来进行展现,得到多种多样的效果。教学过程重视学生的理解和感悟,把教学过程变成一种素养和能力的生成性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邓兰.艺术教学的教学艺术[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2]  欧阳巨波.艺术设计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

[3]  刘焕阳.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

[4]  郭声健.艺术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5]  王文举,王传生,赵慧军.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艺术生教育策略
高中音乐教学中声乐艺术生的培养
提高高中艺术生英语水平的方法
艺术生计算思维的培养
民办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党建工作模式探索
弱势群体与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及教育策略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以提升艺术生专业素质为导向的学生活动设计探索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