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型村落土地开发的模式、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04-10柯柳媚詹嘉灵朱孟珏李尚东陈家敏

经济研究导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优化路径

柯柳媚 詹嘉灵 朱孟珏 李尚东 陈家敏

摘 要:乡村振兴国家战略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对提振乡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具有积极意义。以广东省中山市典型村庄为例,采用问卷调查、访谈以及实地走访等方法,研究旅游型乡村在土地开发中采用的模式,分析农户、企业、村集体、外来人员在管理结构、社会阶层、利益分配等方面对土地开发模式的影响,最终从旅游资源相对分散、旅游产品开发深度不足等方面提出旅游型村落土地开发的问题并探讨优化路径。

关键词:旅游型村落;土地开发模式;乡村产业;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05-0039-03

引言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其总体要求体现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上。其中,“产业兴旺”是关键与抓手。乡村振兴国家战略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对提振乡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产业兴旺”具有积极意义。然而,作为一种产业发展模式,乡村旅游需要空间落地,土地制度对其发展存在一定的约束作用,具体体现为旅游管理较集中与农村土地利用较分散之间的冲突。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村民、村集体、政府、企业、其他外来从业人员必然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也会对乡村治理结构、乡村阶层、产业利益分配等乡村秩序产生新的影响变化。

国外鄉村旅游研究起步于19世纪中叶,近年来的研究视角包括:一是乡村旅游开发的居民参与研究,如研究居民参与乡村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Ghaderi,2012)以及居民参与乡村旅游业的路径和方式(Hamilton,2013)。二是乡村旅游业发展和居民身份变化的影响,如旅游业发展的驱动因素以及发展模式对农民身份和阶层分化的影响(Xue,2017)。三是旅游业和城镇化水平的关系研究,如通过运用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认为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构建城市化长效动力机制的关键在于旅游业和城市化协调发展(Li,2018)。国内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的研究视角包括:一是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如从乡村旅游资源来看,有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和休闲度假村庄开发(程哲,蔡建明,2016)。二是乡村旅游转型升级路径研究,如在国家发展全域旅游、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代,提出要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围绕产业融合进而提高产品的质量来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以及转型(杨美霞,2019)。三是乡村旅游和城镇化发展的关系研究,如通过分析旅游城市化的空间分异机制,认为对城镇化产生正向促进作用的因素有政府扶持、市场吸引力、旅游推动力以及产业支撑力(朱道才、孙家敏,2017);通过运用综合指数方法,验证乡村旅游对于新兴城镇化的重要影响(张丽娜,2019)。

有鉴于此,以广东省中山市典型村庄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以及实地走访等方法,研究旅游型乡村在土地开发中采用的模式,分析旅游型村落在土地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优化路径。

一、中山市土地利用现状以及乡村旅游特征

(一)集体土地利用现状

2016年末,中山市有农村集体所有土地面积72 860公顷,其中,耕地18 767公顷,林地23 087公顷,园地3 673公顷,水产养殖22 860公顷,其他集体土地4 473公顷。中山市可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源有限,农业生产空间主要为耕地及可调整的园地、其他农用地等。全市拥有面积为12 535.63公顷的灌溉耕地,其中有5 281.57公顷耕地配置有喷灌、滴灌、渗灌设施。

(二)乡村旅游现状

中山市旅游资源丰富,拥有西山禅寺、南山古香林等众多优美的自然旅游资源和孙中山故居等大批历史文化浓郁、地方特色鲜明的名胜古迹和人文自然文化景观,其旅游资源类型丰富。现有开发的旅游资源可以大致分为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等七大类。

截至2019年,全市拥有8个国家级省级古村落,分别是南朗镇翠亨村、沙溪镇龙瑞村、南朗镇左步村、南朗镇榄边村、大涌镇安堂村、三乡镇古鹤村、黄圃镇鳌山村。近年来,依托良好的旅游产业背景,中山市旅游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已有28个村开展乡村旅游活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主体达100多家,从业人员3 000多人,年接待游客50多万人次,实现年营业收入超过2.5亿元。

二、中山市典型旅游型村落的土地开发模式

通过对中山市CH村、XP村、GH村等进行问卷调查、访谈以及实地走访后,总结分析得出以下三种不同土地开发模式的典型旅游型村落类型。

(一)南朗镇CH村

CH村地处中山市境东南部南朗镇。全村总面积27.41km2,总人口约为4 000人,另有海外华侨及港澳同胞3 100余人,外来务工人口达2万余人。村内自然景观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岭南特色的古代遗址以及民间艺术。

南朗镇CH村早期主要开发的旅游资源仅为孙中山故居。近年来,村内旅游业开始迅速发展,其主要土地开发体现为“村集体+企业合作”的模式,即CH村集体经济组织即村委代表全村民与企业及开发商合作,由开发商和企业出资进行资源整合,开发具有历史性、纪念性、民俗性、立体感和多样性的展览旅游体系,使人文精神弘扬与物质环境建设相呼应,目前已形成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红树林自然景观、横门出海捕鱼旅游等景点在内的,依托人文历史资源开发的旅游型古村落。

(二)民众镇XP村

XP村地处民众镇的东面,全村总面积7 138亩,总人口约5 000人。村内河冲纵横交错,村民依水而居,极具水乡风情。该村大力发展乡村特色,开发四季水乡,是依托农业资源和景观资源开发的旅游型古村落。

XP村以村集体为主导进行土地开发,村集体成立开发公司自主开发,村集体出地,村民出资,开发四季水乡旅游特色村。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包括水上墟市等村中特色建筑和资源将被重新挖掘开发,该村将通过优化环境和产业,重新焕发水乡活力。

同时,按照市级特色精品村创建方案,XP村将在村中打造“一环两带两区多节点”发展格局。其中,“一环”即通过完善村中慢行系统和游船线路,串联村中各个功能区,规划建设水乡“环形生态旅游路线”。“两带”即“岭南水乡风情带”和“田园乡径景观带”,通过优化水陆环境,形成水乡景观。“两区”即文化展示区和观光休闲区,通过改造提升XP村内历史建筑、古树名木和现有的生态旅游园区资源,打造水乡特色景点集中区。

(三)三乡镇GH村

GH村是中山市三乡镇下辖的自然村,位于广珠公路和105国道交汇处,是岐澳古驿道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建村已有800多年,是中山保存最为完好的古村落之一,从古至今一直是中山和珠海之间来往的必经之路。GH村目前辖区面积5.6km2,户籍常住人口1 000余人,外来人口8 000余人。同时,该村是中山市著名侨乡,有超过3 000多名来海外侨胞及香澳同胞。

借助于深厚的历史文化气息,GH村内自发形成了华财、GH、明清三家大型古旧家私市场,内有古玩店等500多家,全部陈列和交易名贵的古玩、家具等,已是全中国最大的古旧家私交易基地,世界驰名。其土地开发模式主要为农户主导型,即在没有第三方参与或参与但不以赢利为目的的条件下,农户以家庭而非自然人为单位在配置家庭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经济资源时寻求家庭效用或利益最大化,且坚持同等条件下熟人优先的土地开发模式。

近年,为了进一步推进秀美村庄建设,三乡镇全力推进GH村乡村风貌提升工程,打造“升级版”的特色精品村,古老的村庄正在慢慢旧貌换新颜,重现活力。目前,全村共有大小型企业100多家,其中以古旧家具、制造业居多,村中还建有大型建材市场出租。如今,GH村外向型经济与新兴的旅游业共发展,以“古旧+生态”为基础打造的古村落已基本成形,越来越多的游客来这里骑行、游玩,成就了今日幸福的GH村。

三、旅游型村落土地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中山市旅游型村落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旅游资源相对分散和旅游产品开发深度不足。此外,旅游特色进一步挖掘不足以及土地流转法则指导细则等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落的发展。例如,旅游型村落的土地在发展旅游产业时,因为历史遗留或村民个体等一些因素,导致土地的使用被分散,旅游资源无法集中。如今中山虽有多种旅游节庆,但大部分主题不突出,缺乏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无法满足文化旅游者的体验需求。目前乡村旅游土地开发的模式至少包括农户主导型、村集体主导型、村企合作型等典型模式,但是土地流转法规指导细则等不够完善,时有土地流转纠纷的发生。

(二)解决对策

旅游型村落在土地开发前后,农户、企业、村集体及外来人口间的关系等多个元素都相应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直接影响了村内管理结构、社会阶层、利益分配等乡村秩序的变化。因此,未来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探讨旅游型村落土地开发问题的对策。

1.完善土地流转程序。为保证村落发展旅游产业时不破坏村庄原本的特色,使旅游资源集中,政府应在积极引导和提倡旅游村落有规划性地进行土地流转的同时,设立相应的政策制度,构建相应的中介机制和协调机制,并完善责任追究机制,最大限度地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减少土地流转纠纷的发生。

2.维护乡村秩序。村民在进行土地经营权流转时,要了解相关法律政策和规范的土地流转程序,同时积极配合村集体组织,与村集体协作将村庄建设好,大力发展旅游乡村,为乡村振兴出力,并维护好乡村秩序。

3.保持主导地位。村集体要在保护独特的乡土气息的基础上完善土地开发模式,营造一个朴实、绿色、清新的旅游型村落。同时,要保持自己的主导地位,统筹兼顾,全面规划村庄发展,保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使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4.尊重特色文化。外来人员要与村集体、村民合作,尽可能按照村集体的规划布局参与土地经营权流转,尊重旅游型乡村的特色文化,维护好旅游型村落的乡村秩序,为旅游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结语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兴旺。对于旅游型村落来说,如何对土地进行开发关乎村落产业发展的未来。以广东省中山市三个典型村庄为例研究发现,当前中山市乡村旅游土地开发的模式主要包括农户主导型、村集体主导型、村企合作型三个典型模式,存在旅游资源相对分散、旅游产品开发深度不足等问题。对此,可以从完善土地流转程序、维护乡村秩序、保持主导地位和尊重特色文化四个方面来优化旅游型村落的土地流转与开发。

参考文献:

[1]  Ghaderi Z,Henderson JC.Sustainable rural tourism in Iran:A perspedtive from Hawraman Village[J].Tour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2012,2-3:47-54.

[2]  Hamilton K,ALexander M.organic community tourism:A cocreated approach[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3,(42):169-190.

[3]  Xue L,Kerstetter D,Hunt C.Tourism development and changing rural identity in China[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7,(66):170-182.

[4]  WeiWei Li,Tian Chen,Xiaolong  Ma,et al.Inter-provincial pattern of the coupled and coordina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tization and urbanization[J].Ecological Economy,2018,14(2):82-92.

[5]  朱道才,孫家敏,陆林,等.皖南示范区旅游城市化空间分异及其机制研究[J].社会科学,2018,(3):48-60.

[6]  杨美霞,新时代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路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9):135-137.

[7]  程哲,蔡建明,崔莉,刘彦随.乡村旅游发展产业驱动机制:以盘锦乡村旅游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6,(37):143-150.

[8]  张丽娜.乡村旅游生态化对新型城镇建设影响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9):263-268.

猜你喜欢

优化路径
论当代中国文化格局的优化路径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我国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我国结构化面试困境及优化路径分析
信息安全下企业经济信息管理分析
运用激励理论开展企业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
基于全过程管理的水电站工程项目建设成本优化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的党群干群关系及优化路径探索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城市应急管理实施效果及优化路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