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向玄学的过渡
2020-04-10程强
程强
摘要:战国晚期,《道德经》的生成论被《鹖冠子》《吕氏春秋》所继承,两者又把“道”具化为元气,完成了老、易的对接。《淮南子》则试图在“元气”之上建构一个“绝对的无”,形成“宇宙生元气”的“无生有”的架构。这种生成次序在汉代学者那里延续了几百年,直到郑玄注《乾凿度》才发现从“绝对的无”生成“浑沌之有”的困难——太极元气不能由“不见气”的“太易”生成。为解决这一难题,郑玄另辟蹊径:用庄子的“自本自根”的本体观念来阐释,于是太极元气的生成变成了“自本自根”“忽然而自生”。这样,郑玄的宇宙论就有了两阶次的生成模式:(1)万物有生成次序;(2)元气本身没有生成次序。顺着元气的生成模式进一步发挥,把它运用到万物上,就自动形成一以贯之的独化论体系。郑玄还没有走到这一步,王弼完成了最后跳跃。由元气的忽然而自生,转变为万物的独化,只是一个推衍的自然过程,由一点发挥到整个面而已。元气之上没有造物主,推之,每个物之上也不会有造物主。物物之间没有了生成关联,也就没有了其他的关联,每个物都是“独”而“化”,因为物内在的“玄无”成了物自足的根本与源泉,万物就变成各自孤独而自足的存在。“忽然而自生”就自动转变成“独化”。王弼删汰太极元气说,消除万物生成之母,继承了郑玄第二套思路,把“忽然而自生”又推衍到万物上,取消了每一物之上的生成之母,汉学开始向玄学过渡了。
关键词:汉学,玄学,太极,郑玄,王弼
两汉的宇宙论大致有两种基本模式:董仲舒、王充的乾坤架构与《淮南子》《周易乾凿度》的浑沌体系。董仲舒的天人之说延续《易传》系统,其核心概念的“元”“太极”“气”均没有超越传统的“天”而存在。王充以实体的天地为框架建构他的宇宙论,与董仲舒雖差异甚大,但也没有超出《易传》体系。
《淮南子》《乾凿度》则代表汉人宇宙论的另一派系:《淮南子》的“气”与《乾凿度》的“气、形、质”的浑一不分,约略等同于阴阳未分的元气。同时,二者在继承先秦《老子》浑沌体系之外,另具有汉人宇宙学自身特色:他们都在“元气”之前提出一个绝对的虚无——《淮南子》称之为“虚霩”“宇宙”,《乾凿度》称之为“太易”。由此,二者皆突破了先秦自《老子》至《鹃冠子》《吕氏春秋》一脉相传的宇宙论架构。汉人这种原创的宇宙学从班固的《白虎通义》一直延续到郑玄的易学,并没有显示衰落的迹象;然而令人困惑不解的是,自王弼的《周易注》一经风行,“虚霩”“太易”的宇宙论便被扫地出门,一蹶不振,从此不再成为学术的中心话题。
一
《淮南子》《乾凿度》体系的没落根源,从大的学术方向来说,是因为他们那种汗漫无归的宇宙说与汉末刚刚兴起的学术风格迥异。无论是汉末的形名之学还是黄老之学,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旨归:尚简务实,反对虚妄无据。汉人宇宙论中的阴阳、五行之说是可以在春夏秋冬的四季与日常生活中得到验证的。而阴阳之上的浑沌不分的元气说已经脱离了这些经验基础,更不要说元气之上有一个独立的、绝对虚无的太易了。与时代学术风尚的格格不入是《淮南子》和《乾凿度》的宇宙学不能容于当世的一个学术环境方面的原因。
更为主要的是,《乾凿度》的宇宙论学术本身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太易”乃是“未见气”,是绝对的虚无,“太初、太始、太素”为浑沌未分之气、形、质的合一,是“有”之始;那么绝对的“无”是如何生成“有”的?它们之间是如何过渡的呢?在《道德经》那里,“道”虽别名为“无”,却是浑沌之“有”,因“其中有精”“其中有信”(《二十一章》),所以“道”可以分裂为天地万物,“道”之于“万物”仍然是“有”与“有”之间的过渡。《老子》的“道”譬如一屋子凌乱的家具,而《老子》的“万物”譬如收拾整理后的屋里家具,“道”至“万物”的过渡乃是“无序”至“有序”,如同凌乱家具变成整齐家具,二者之间过渡很自然。然而太易乃绝对之“无”,无精无信,绝非浑沌之有,绝对的“无”如何产生浑沌之“有”呢?这就如同空无一物的屋里要收拾成有整齐家具的屋子,是不可能的。《易纬》体系内的这个弊端几乎无法克服。后来,郑玄对此有个意味较深远的创造性解释:
元气之所本始,六易既自寂然无物矣,焉能生此太初哉?则太初者,亦忽然而自生。
“六易”即太易,太易为寂然无物,故不能生物。太初既非太易所生,则为“忽然而自生”(暗含不可知其所从来)。郑玄通过“太初”“忽然而自生”,跳过了“太易”生“太初”的理论困境,但也就从生成论上把“太易”虚化了,“太易”成了这个宇宙生成序列当中不起作用的存在,太易——太初的宇宙论体系在生成这层意义上也随之瓦解。《子夏易传》云:“其一不用者,太极也。故可名之,谓之太极。夫有生于无,无者未见气也,不可用也,故置之也。”(《卷七》)混同“太极”“太易”之别,“未见气”乃指“太易”,非指太极之浑沌,但它又明确地说“不见气”乃“不可用”。
对太初“忽然而自生”这个观念,郑玄没有进一步发挥。其后,王弼《周易注》给予最大程度的关注,并成为其本体论的核心思想,以至于影响整个玄学,成为玄学的中心观念,为玄学倡个人自由之风奠定了理论依据。
郑玄虚化了“太易”生成功能之后,但并没有彻底消解掉“太易”的功用。“太易”既然在生成上无法起任何作用,那它又将发挥什么作用呢?作为绝对的虚无,“太易”到底是独立存在的“无”,还是非独立存在的“无”呢?如果“太易”不能独立存在,此一无所有的虚空概念又有什么存在意义呢?凡此种种皆是郑玄进一步面临的难题。关于“太易”在生成上不起任何作用,其实在《易纬》中已经有微妙的暗示:
易始于太极,太极分而为二,天地有春、秋、冬、夏之节,故生四时;四时各有阴阳、刚柔之分,故生八卦。八卦成列,天地之道立,雷风水火山泽之象定矣。
郑玄说:“气形质具而未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成而未相离。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故“易始于太极”的“易”乃是从“太始”起,其中的“太极”乃指“太初”“太始”“太素”气、形、质浑沌不分的阶段。“易”与“太极”相容,但不包括“太易”。《易纬》已经非常清楚地把存有的变化落实到“太极”的起始阶段,宇宙生成与“太易”没有关系。既然“太易”没有担任生成功能,郑玄很自然地就把太极(太初)的来源看成“忽然而自生”,《易纬》在生成上虚置“太易”,又保留“太易”的最高名目,那么“太易”究竟发挥什么作用呢,它是什么样的“无”?郑玄注“易无体”云:
汉人的今学一直以揭示五经中微言大义为目的,但今文家又并不依照训诂的办法汇通圣人的奥义,而是先别立一解释体系,用此体系来诠释经文。这个独立的诠释体系逐渐发展成一专门的学问,汉人称之为纬学。在今文家那里,纬学担当了解经的唯一法门,纬学的位置逐渐抬升而成了秘经,经典的奥义不在经文而在此秘经中,纬学变为内学,经学反成了外学。因此,今学家那里都有一套纬学的诠释学,他们的学术根底只在體系上面,不管这个体系与儒家经典差距多大。马融、宋忠诸儒虽详悉今文,但不解此深层涵义,故皆未建立一套解释体系,而只以训诂解读今文,离今文的精神相悖甚远。
郑玄打通古今文,并非简单地熟通今文、古文,也非在注经中简单地古今文掺杂。如果是前者,郑玄与马融、贾逵、宋忠皆无不同;如果是后者,荆州学派中宋忠、王肃等只要从郑注中清除今文的成分,问题即告解决,无需别立新意与郑较高下。郑玄打通古今文,已暗示学术的潮流乃是另立一体系之学,以便继承《易传》诠释经典的风格。郑玄易学体系颇杂,尚不能成为统摄一贯的学术,继承者应既立一贯的体系之学,以对应郑玄驳杂。《四库提要》云:“考玄初从第五元先受京氏《易》,又从马融受费氏《易》,故其学出入于两家。然要其大旨,费义居多,实为传《易》之正脉。”这也仅为现象之观,未深味郑学要旨。
郑玄作为一个今古文集大成者,在训诂与体系两方面都有建树,他的古文训诂中渗透着一个成体系的今文学观点。同时,作为一古文名世的学者,又以古文的严谨来部分地修正今文体系的汗漫不经。如他以《易传》的“易无体”修正《易纬》的宇宙论,把汉代宇宙论引向元气说,同时为本体论开辟了新途,其学术的博大在于此,其矛盾与不彻底也在于此。
荆州学派观点等一直欲在训诂上扳倒郑学,然而无论是刻意与郑玄唱反调,还是遍注群经,无论是要求训诂更简洁、重义理,还是严格古今文界限,皆未能从根基上摇动郑学。因此仅从训诂反郑行不通,必须另辟蹊径,从郑学体系的矛盾人手,破除其一,余皆溃散。
三
王弼并不能算是荆州学派的后继者,但他深受荆州学派的影响,做的也是与荆州学派一样的事情,因此可以说,荆州学派没有完成的任务,王弼接着完成。
与荆州学派做法不同的是,王弼既没有遍注群经,也未试图在训诂上与郑玄较高下,王弼仅从《周易》一经人手,深入到郑学的体系中,因郑学体系之善而革除其弊,全从郑玄旧体系因革损益,终而扫荡汉人象数学。王从一经上损益郑学的诠释体系,革除郑玄体系中宇宙论成分,张大郑学潜藏的本体论,由此在根本上动摇郑学,致使郑学在东晋南学这一片日渐被排挤,至唐之后乃至不传。宋人赵紫芝有诗云:“辅嗣易行无汉学,玄晖诗变有唐风。”
这里有一个问题:如果仅仅是另立一套解释体系与郑玄对峙,还不足以替代郑的诠释学。正因为王弼没有另立一全新的体系,而是简化郑玄体系并向郑体系的某一方向推波助澜,发挥到至极,从而挣脱郑学之母体而宣告独立。
王弼建立新体系而反郑玄得以成功,全部功效集中于对“太极”一概念体系的发挥,由此而建立一套本体学,可谓举重若轻。
郑学围绕着太极概念其实有两个体系:元气宇宙学与虚无本体说,二说有明显抵触,而且它们在郑玄的学术当中明显地有从元气说偏向本体学术,这已经显示了汉学向玄学的过渡,可以说王弼只是借一把力,顺势彻底发挥郑玄的本体观念。
《易纬》承《淮南子》的生成体系,也有一绝对虚无的生成之母——“太易”在浑沌的“太极”之上,因太易之“未见气”而为“纯无”,非如老子无象而有精之“浑沌之无”。因之,太易至太极的生成连续之路就被“纯无”割断,《易纬》体系的矛盾也就暴露无遗。郑玄有见于此,对浑沌太极之生成作创新之诠释,太极非由太易而来,其本身“忽然而自生”,既无其始,也无其母,太极乃为一独立自生的自为本体。这样,太易便从“太易——太极”的生成次序的怪圈中跳了出来,不承担任何生成之用,而成为无用的“纯无”。郑玄应该是清醒地看到了这个矛盾,他在别的地方又把太易与太极等同,使太易作为虚无也发挥作用——把无用的太易从“生成之母”变成“不生成之体”。《易传》“易无体”的“无”被郑玄注解为“太易”,太易又等同于浑沦之太极。《易传》的“太极”就与《易纬》的“太易”“太极”等同了。
郑玄虽恢复了太易的作用,然而他因此犯了一个更为致命的错误:《易传》是乾坤体系,而《易纬》则是沿着《老子》《鹃冠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的浑沌体系,二说根本难以调和。如果接受了浑沌体系,则势必有一个先于天地阴阳的元气说;而如果接受了《易传》体系,则必须解除元气说。因为浑沌是原始之气,勉强可说其“无方无体”,但绝不可说元气既分化为阴阳之后,元气尚又顺随万物,“未尝离物”;也不可说元气“非离阴阳”,如此则成了阳气中有元气,阴气中有元气,混乱不堪。故此,《易传》的体系不能容纳元气说,《易传》的“易无体”很容易把阴阳之上的元气瓦解掉。用“无”解读《易传》的“无体”,“无”必是“绝对虚无”,本身不是个物事,此“绝对虚无”又必为“性无”,而非元气无形之无或独立之无。所以,郑玄注解“易无体”,实际上也消解了“元气”,把“元气”从宇宙论中清除出去了,只是郑玄没有意识到这点。
《周易正义》也沿袭此弊,从中我们可以从更清楚地看到郑玄的矛盾。孔颖达虽然采王说,但在体系上完全步郑玄旧辙,孔疏兼采元气说与虚无说,于二者之间稍作调整,可惜未能识透二说本不可相容。
“一阴一阳之谓道”者,一谓无也,无阴无阳乃谓之道。一得谓无者,无是虚无,虚无是太虚,不可分别,唯一而已,故以一为无也。若其有境,则彼此相形,有二有三,不得为一,故在阴之时而不见为阴之功,在阳之时而不见为阳之力。自然而有阴阳,自然无所营为,此则道之谓也,故以言之为道,以数言之谓之一,以体言之谓之无,以物得开通谓之道,以微妙不测谓之神,以应机变化谓之易,总而言之,皆虚无之谓也。
言夫无不可以无明,必因于有者,言虚无之体处处皆虚,何可以无说之,明其虚无也。若欲明虚无之理,必因于有物之境,可以知本虚无。
孔颖达用“无”解释“一”,又把虚无解释为“太虚”之“不可分别”。《庄子·知北游》:“不游乎太虚。”“太虚”乃气之渊聚处,如张载的气之本体,则“无”又是元气。“虚无之体处处皆虚”,“必因于有物之境,可以知本虚无”,又以本体论虚无。但他不能清楚地辨析“元气之为无”与“本体之为无”的二者分界,完全袭承了郑玄的矛盾。孔颖达乃是个纯粹的章句學者,根本不解此处弊端。
王弼则不然,力图建立一学,掩袭郑学之弊而革新之。他参酌《易传》的本体论,沿袭郑学本体之无,消除郑宇宙“元气”说,简洁并化解郑学的体系矛盾,因而一举取代郑氏易学。因为消除郑玄中《易纬》的宇宙论,使得王弼的易学体系比较忠实于《易传》,他很清楚地意识到浑沌体系不可能与《易传》的体系相融。
“神无方而易无体,一阴一阳之谓道”。王注:“自此以上皆言神之所为也。方体者,皆系乎形器者也。神则阴阳不测,易则唯变所适,不可以一方一体明。道者何?无之称也。无不通也,无不由也,况之曰道,寂然无体,不可为象,必有之用极而无之功显,故至乎神无方而易无体而道可见矣。故穷变以尽神,因神以明道,阴阳虽殊,无一以待之,在阴为无阴,阴以之生,在阳为无阳,阳以之成。故曰一阴一阳也。”
王弼之所以能顺着郑玄的本体论走下去,在于他抓住了郑易学体系中两个核心观念——“忽然而自生”与“无”,洞悉二者的关系,革除郑玄的混乱。
在郑玄《易纬》宇宙学诠释体系里,“忽然而自生”与“无”是两个独立的观念,太易“不见气”故为“无”,生成上全无作用。太极“忽然而自生”并具有生成功能,与太易不相关。太极非无,太易也非太极,二者并行不相混杂。
在郑学《易传》本体论诠释体系里,“忽然而自生”与“无”源自同一本体:太易作为“无”,乃非独立的虚无,即在太极中,太易、太极合而为一,太易为太极之本性。“忽然而自生”其根性乃是“无”。如太极本于“有”,则有母体、有形体,势必由小及大,有生成次序。“忽然而自生”乃没有次序,没有母体,因此在本质上也没有生成,只是从来如此,无所谓从何处来,忽然而“来”时便如此,未有渐成次序。太极从“无”中“忽然而自生”,非由“无”凝聚而忽生此“太极”。故,“无”非在太极之外,“无”便是太极本性,状太极“忽然而自生”,无因缘、无母体、无迹象可寻,不可名状,故名为“无”,“无”的具体内涵——“忽然而自生”。
王弼继承了郑玄本体论学术,因此也继承并发展了郑玄本体论的两个核心概念——“忽然而自生”与“无”。从王弼对郑玄“忽然而自生”的观念发挥过程中,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此观念会直接导致本无说。在郑玄那里,太极乃是自己的依据、自己的本根,这就是本体观念。至王弼,又扩大了“忽然而自生”的范围,推至两仪万物,明确地解读“忽然而自生”为“独化”。
原夫两仪之运、万物之动岂有使之然哉?莫不独化于大虚欻尔而自造矣。造之非我,理自玄应,化之无主,数自冥运。故不知所以然而况之神。是以明两仪以太极为始,言变化而称极乎神也。夫唯知天之所为者,穷理、体化、坐忘、遗照、至虚而善应,则以道为称,不思而玄览,则以神为名。盖资道而同乎道,由神而冥于神也。
“欺尔”,“忽然”也,“欻尔而自造”,即郑玄“忽然而自生”。两仪、万物皆非化生于一个独立母体,乃“独化于大虚欻尔而自造矣”。“大虚欻尔而自造”尚遗留着郑玄“太初”“忽然而自生”的痕迹。但此处“大虚”又不类同于郑玄的“太初”(太极),郑玄指一独立浑沌之体自生自成,王弼指万物各自的不可名的自身根源,此大虚即两仪、万物自己的大虚,不出两仪万物自身之外。故,“大虚”即王弼的本体“无”,“无”非一个独立母体,而是万物自己的根性,万物自化因不知其所以然,故名为“大虚”。王弼更清楚地把“忽然而自生”的观念简化为“独化”,又把“独化”推至两仪万物,而不言及浑沌或元气,并指出独化就是独化于自己的“无”(大虚)。本无论与独化论紧密联系起来。
四
汉学向玄学过渡的研究材料枝蔓太多,如果普遍开花,很容易陷进去,找不到头绪;但郑玄到王弼就是个简单的抓手处。郑学如何解体,王弼如何兴起,学界也无确论,仍是一个研究点。这个点如何切入,问题很大。若从郑玄人手,会陷入他遍注群经的巨大困难中,难以找到问题的开端;但如果转换思维,从结果人手,即从王弼入手,思路就非常清晰了。
王弼的玄学就是一个切入点。玄学作为一个思想体系,必有生发的源头,不会突然而生。王弼既然是革除汉学之弊而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那么,他在革除的过程一定获得巨大的思想滋养。王弼玄学的思路从哪里来的?只能从另一个相当而博大的体系中过来。通盘考究汉学,汉学的两大派别——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今文善于发明微言大义,古文可谓死守善道。王弼的玄学也是善于发明形而上之道,故此,他的玄学必从今文人手,革其弊而继承之。考究今文经学,其到后汉影响最大的经典已经不是汉初的《春秋》,而是《周易》了。恰好王弼最经典的解经有两本,其中之一就是《王弼周易注》,这给了笔者找到了联系汉学到玄学过渡的基本切入点。
于是,本文最后就落点于《周易》,王弼注《易》便是笔者观察的角度。从王弼的易到郑玄的易,扩展到汉人的易纬,便是笔者的前后思路。《周易》中对王弼玄学最有影响的是“太极”概念,本文从这个点出发,上下求索,最后找到汉学到玄学过渡的清晰点。
(责任编辑 张月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