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物关系的再讨论
2020-04-10林德宏
林德宏
摘要:人造物的出现使人与物的关系复杂化,人工智能物的进展使这一问题尖锐化。抽象的“物质”概念不能说明人与物的关系。恩格斯指出了“物质”与“物体”的区别,但有时未加区别地使用这两个概念。应明确“物”同“物质”都是哲学的基本概念,二者不可相互取代。应明确人与物的关系也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对此的不同回答区分出人本主义与物本主义。恩格斯认为精神是物质的最高精华,这可理解为人和思想都是物进化的最高精华,这对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物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物质,物体,人造物,人工智能物,恩格斯
于光远先生认为,自然辩证法有上下两篇,上篇研究天然自然界,下篇研究人工自然界。这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人工自然界的前提,是人的出现。马克思把历史分为人类以前和人类以后的历史。这是两个不同的历史。物是自然界的基本存在形式,物也分两类:自然物与人造物。人造物比自然物还要复杂,人工自然辩证法比天然自然辩证法更丰富、深刻。
研究人造物,对进一步认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精神的能动作用、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危机产生的根源、改造自然与保护自然的关系、人工自然界的本质与进化规律、技术的本质与双刃剑效应、人类创造活动与生存方式的演变、人的价值与价值观念、自然观与历史观的联系等,都有重要的意义。这些都以人与物关系的研究为基础。
2000年我曾发表过《人与物关系的初步讨论》一文,近20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我觉得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再讨论。
一、智能物的发展使这一问题空前尖锐
在人类初期,人与物的关系极其简单。可是,人造物的每一次进化,都伴随着人与物关系复杂程度的增加。
自然界是由天然自然物组成的大系统。人类诞生以后,为了生存便制造出以天然自然物为原料的人工自然物,形成了另一个物的系统。
人工自然物或人造物的演变,有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人与物的关系也各不相同。
第一,手工自然物,包括农作物、家养动物、手工制造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这三种产品皆由体力和手技完成。农业生产和畜牧业生产是“生物型”生产,是对植物生长与动物生长过程的模仿。许多手工业产品也是对自然物(包括动植物)形态的临摹。“制器尚象。”(《周易,系辞上》)这些产品同天然自然物相似、相近,人工度低,故可称原始人工自然物。在这个阶段很少出现人与物的冲突。
第二,机器制造物,是工业生产的产品,是机器制造的产物。动力机取代了人力,工作机取代了人手,机器的运转取代了手技。
机器制造物改变了原料的内部结构和变化形态,使原料失去了“自然实体”和“自然属性”。它具有天然自然物、手工自然物根本不可能具有的许多功能,诱发出人的大量新的需要。其生产特点是大规模、高速度、过程规范化、产品规格化,更新的速度也很快。它不可能直接来自然界,也不可能自发回到自然界。
机器也是人造物,它开发自然物的潜能,制造出新的人造物。机器制造物是按照技术规则制造出来的,并按照技术规则运转。邦格说:“规则就是一种要求按一定顺序采取一系列行动以达到既定目标的说明。”“规则是行为的规范。”技术规则的作用是:使不同的自然规律按一定的顺序,在不同的条件下发生作用,从而改变自然物的“惯性行程”(恩格斯语),制造出自然界不可能自发出现的人造物。所有的技术规则都是人为的设计。机器制造物是人的设计的物化。人赋予物以新的“生命”。人造物即技术物,是自然规律与技术规则的结合。
机器制造物不是“自在”的存在,而是“为人”的存在,是真正的“为我之物”。它是自然物的异化,是主体化的客体。它使人们的生活领域从天然自然界转变为人工自然界,从自然生存转向技术生存。农民是农具的主人,工人则往往是机器的奴隶。
机器制造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物的智能化。
第三,智能物,这是具有人工智能的机器制造物。人赋予物以智能,旨在用机器的智能取代人的智能。
智能物具有仿人性,机器人是类似于人的机器。智能机器人研制的目标是全面的仿人性:功能、躯体、容貌各方面都像人。于是人与人工智能机器的界线模糊了。
技术家追求智能机器人的超人性,即功能全面超过人,这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智能机器人还会有自主性,不再受人的控制。自主的智能机器人最终实现了对人的全面取代和超越,取代人的各种状态与功能,取代人的感情、信仰、意志、权利、权力、社会身份,从物理取代、生理取代、心理取代到社会身份、社会关系的取代。
那人与机器、人与物之间的区別还存在吗?
1784年拉美特里说“人是机器”。1973年,时任美国哲学学会西部分会主席的人工智能专家勃克斯写道:“我真的说人是一台机器吗?是的,在某种意义上你和我都是一架机器。”“理性、目的、控制、意识、自由和道德——在机器人中,也在人类中。”我认为“‘人是机器与‘机器是人这两个论断是等价的”。说人是机器,就是认为人机等同,那智能机器人当然就是人。
与此同时,人工生命技术的专家试图把人改造为“超人”。这种“超人”是用技术性全面取代人的生物性的装置,已不再是人,实际上是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把机器人优化为人,人工生命技术则把人改造成为机器人。舒尔曼说:“斯泰因布赫起始于使机器‘人化,终止于使人‘物化。”物的“人化”与人的“物化”,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都是主张人就是物、物就是人,这都导致人的非人化,使人堕落为物。
“人是机器”,是对神学的挑战。“机器是人”,则是对人的尊严的挑战。智能机器人是否是人?智能机器人的功能是否会全面超过人?智能机器人将来是否会统治人类?这三个问题用哲学的语言可表述如下:智能物是否是物?物的功能是否会全面超过人?物将来是否会统治人?
这些问题归根到底就是人与物的关系问题。我们哲学教科书都谈到物质概念,但几乎未谈物的概念,也很少说及人与物的关系。
那么,我们能用物质概念来讨论和处理人与物的关系吗?
一、抽象的物质概念不能说明人与物的关系
哲学教科书谈到物质概念,都引用列宁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又说:“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它是客观实在,它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这就是说,“物质”是在我们意识之外、为我们所感觉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1897年电子发现,有的物理学家就误以为“原子非物质化了,物质消失了”。在这种背景下,列宁指出物质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强调“物质”同物质的具体形态(如原子)的区别,物质的具体形态可以改变,但“物质”不会消失。这是有重要意义的。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物质”只同我们的感觉有关。但是,如果“物质”抽去了它的具体形态,无体无形,那么我们的感觉又如何对它进行复写、摄影、反映呢?列宁的物质概念,同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一样,都只谈到精神能反映物质,这同他们的著作背景有关。
客观实在性不可能创造、消灭,也不可能改变,它同人造物无关。它不可能是人们生产、交换、消费的对象,它同人们的实践活动无关。显然,列宁的物质概念对理解物质与精神这个哲学基本问题有重要意义,但却不可能用来讨论人与物的关系问题。
在恩格斯的著作中,既有“物质”的概念,也有“物體”的概念。他指出了二者的区别,但有时也不免把二者放在一起未加区别地使用。
恩格斯指出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物体。“物体纯粹是由分子构成的。”物体有组成和结构。“物体的属性只有在运动中才显示出来。”物体在运动中存在,具有一定的属性。“自然科学只有在物体的相互关系中,在物体的运动中观察物体,才能认识物体。”
恩格斯写道:“作为物质的物质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当我们把各种有形体的存在着的事物概括在物质这一概念下的时候,我们是把事物的质的差别撇开了。因此,和特定的、存在着的物质不同的作为物质的物质,不是感性地存在着的东西。”在这里,恩格斯谈到了两个概念:“作为物质的物质”和“特定的、存在着的物质”。前者是最抽象的物质概念,它没有具体属性,不是感性的存在,这就是后来列宁所说的哲学的物质概念。后者是现实存着的物质的具体形态,具有质的差异,这就是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科学的物体概念。“如果自然科学企图寻找统一的作为物质的物质,……那么这样做就等于不要求看到樱桃、梨、苹果,而要求看到作为水果的水果。”物质和物体是两个抽象程度不同的概念,就像水果和苹果一样。樱桃、梨、苹果是水果的具体形态,彼此有质的差别。
作为物质的物质即最抽象的、没有具体属性的“物质”,是不可能被人们创造出来的。“物质及其存在方式,运动,是不能创造的。”马克思也说:“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
那么人能创造什么呢?马克思说:“宇宙的一切现象,不论是由人手创造的,还是由物理学的一般规律引起的,都不是真正的新创造,而只是物质形态的变化。”马克思所说的“物质本身”就是恩格斯所说的“作为物质的物质”;“物质形态”就是“特定的、存在着的物质”。
“和我们相接触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而我们在这里所理解的物体,是指所有的物质的存在,从星球到原子,甚至直到以太粒子,如果我们承认以太粒子的存在的话。这些物体的互相联系这一事实就包括了,它们是相互作用着的,并且物体的这种相互作用正是运动。”同人相接触的不是“作为物质的物质”,而是具体的“物体”。各种物体相互联系,不断运动变化,物体是人的认识对象,更是人的实践对象。所以讨论人与物的关系,不能运用抽象的“物质”概念,而应当运用相对具体的“物体”概念。
三、应明确“物”也是哲学的基本概念
恩格斯明确区分了“物质”和“物体”,但有时他似乎又不太强调二者的区别。例如他说:“自然科学的对象是运动着的物质,物体。”有时他说的是“物质”,实际上指的是“物体”。
我们应当明确“物质”与“物体”是两个不同层次的基本哲学概念,二者关系密切,但是又不可相互取代。物质是本体论的哲学概念,物体是生存发展论的哲学概念。
物体或物是人们意识之外的客观实体,或物质实体,其根本特征是“体”,它能被我们的感觉所感知。《庄子·达生》引述关尹的看法:“凡有貌象声色者皆物也。”即具体,是物质的具体形态,是自然界的具体存在形式。物体具有一定的组成成分、内部构造和运动变化,具有一定的能量和物理、化学、生物属性与文化属性。物是人的对象,是相对于人而言的概念,是同人发生现实作用的物质性存在,是人类生产、交换与消费过程中的物质资源与物质产品的总和。物质不可创造,但物体可以创造,这是物质与物体的根本区别。人是物质实体与精神主体的统一体。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是物体,而不是“物质”。
“物体”是个独立的、基本的哲学概念,它不能被归并到“物质”概念之中,它的现实意义、理论意义更加丰富,更需要我们深入研究。
同自然科学一样,社会科学研究的也不是物质,而是物体。社会科学通常说的物质资源、物质生产、物质产品、物质交换、物质欲望、物质消费、物质需要、物质利益、物质基础、物质条件、物质文明中的“物质”,实际上指的都是“物”。人们日常生活中也充满了各种物的词汇,如食物、衣物、器物、药物、货物等。而最抽象的物质概念,在生活中几乎派不上用场。我们应当从各种具体的物中,抽象出最一般的“物”的概念。日常生活用语,可以约定俗成,不太准确,但在哲学理论分析中,基本概念则必须辨清。不明确表述物的概念,不深入研究物的概念,就会使哲学严重脱离了人们的现实生活。
四、人与物的关系也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是世界观,不言而喻是人的世界观。哲学应以人为中心。恩格斯指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这蕴含着一层深意:哲学研究以人与精神出现以后的世界为重点。世界的历史分为人类以前和人类以后两大阶段。人类以前的历史当然要研究,这是解决人类从哪里来的问题,但对人们的现实生活并无直接的意义。重要的是哲学要回答人类往哪儿去的问题,这就要着重研究人类以后的历史、由人与物共同构成的世界。
恩格斯所论述的哲学基本问题,本质上是关于人类以前历史的基本问题,它回答了人及其精神来自于自然界。这个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讲到思维能反映存在为止,并未回答人类在反映存在以后怎么办的问题,它不能解释人造物的本质。所以我曾提出哲学的基本问题应包括第三个方面:精神能否创造物质,即精神能否转化为物质的问题。在人类以前,自然界是演化的动力;在人类以后,人是创造的动力。
那么,人创造了人造物以后,又应当如何认识和处理人与物(特别是人与人造物)的关系呢?随着人造物的飞跃发展,这个问题就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了。
我们应当在恩格斯论述的哲学基本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第二个哲学基本问题——人与物的关系问题。这是关于人类以后历史的基本问题。
这个问题也有两個方面。其一,人与物哪个具有更高的价值?其二,在人与物的关系中,哪个为主,哪个为从?或者说是人决定物的演变,还是物决定人的命运?根据对这两方面问题的回答,可以区分人本主义和物本主义。物本主义认为物是最高的价值,人应当受物的控制。物本主义不是唯物主义。物本主义中的“物”,指物体;唯物主义中的“物”,指物质。
用人本主义哲学来分析人与智能机器人的关系,就可以回答本文前面所提到的三个问题。
首先必须明确智能机器人是人还是物。智能机器人有很高的似人性,但相似不等于相同。智能机器人无论性能多高,它仍然是机器,仍然是物。他是由人设计、制造、控制的产品。智能机器人对人的取代,只能是部分的取代。即使将来人工智能技术真的能制造人,我们也不能这样做。我们要维护人类的尊严,维护人类的唯一性。这是我们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不应动摇也不可能动摇的立场——人本主义的立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有底线。其一,技术底线,技术发展有极限,技术并非万能,这是“不能够”。其二,道德底线,不能让技术毁灭人类,这是“不应当”。不能纵技,纵技即纵火。据此,我们认为智能机器人是物,不允许智能机器人的功能全面超过人,不允许智能机器人统治人。
古代中国哲学没有物质的概念,但“物”一词频频出现,并总是相对人而言的。这个特点值得关注。古代中国哲学提出了许多关于“物”的基本观点,如圣人创物、百工开物、物阜民安、君子爱物、格物致知、成己成物等。其中重己役物的观点,对我们认识人与物的关系富有启发性。庄子说:“物物而不物于物。”(《庄子·山水》)“不以物挫志。”(《庄子·天地》)“无物累。”(《庄子·天道》)荀子说:“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荀子·修身》)“重己役物。”(《荀子·正名》)管子说:“君子使物,不为物使。”(《管子·内业》)《礼记·乐记》中有一句话十分精彩:“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为物也。”这些都是坚持人本主义、反对物本主义的精辟论述。
五、“精神是物质的最高精华”解读
恩格斯有一个对精神的评价,非常重要,对我们深刻理解人与物的关系有重要意义,但却未引起我们的重视。1876年,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谈论天体演化时说:“物质虽然在某个时候一定以铁的必然性在地球上毁灭自己最高的精华——思维着的精神,而在另外的某个地方和另外的某个时候一定又以同样的铁的必然性把它重新产生出来。”精神是物质的最高精华,这个论断真使人醍醐灌顶。
如何理解这个言简意深的论断?
首先,这儿的“物质”指的是什么?恩格斯在谈到近代科学的迅猛发展时说:“对有机物质的最高产物、即对人的精神起作用的,是一种和无机物的运动规律正好相反的运动规律。”这表明,这儿的“物质”指的是“物”。“作为物质的物质”无具体属性,它是不可能有产物的。
其次,这儿的“精神”又指的是什么?恩格斯写道:“现在有一种信念牢固地确立了:物质按照规律在其永恒的循环中运动,它在一定的阶段上——时而在这里,时而在那里——必然地在有机存在物中产生出思维着的精神。”他称“人的精神”是“有机物质的最高产物”。恩格斯在这里谈论“精神”时,强调的是“思维”。
这样,恩格斯的这一评价就可以表述为:思维、思想是物的最高精华。
自然界的演化产生出许多精华,如天体、粒子、生物,但最高的精华是演化出能思维的人。“物质从自身中发展出了思维着的人脑。”于是出现了思想、意识,这是伟大的奇迹。
物与思想是两种不同的存在,具有不可比性,但我们可以描述二者的不同特征。物体是实体,有体有形,受时间空间限制;思想不是实体,无体无形,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物体可以量化、标准化、可取代性高;思想难以量化、标准化、可取代性低。物体的转移不会增值。思想的传播则会增值。我给你一个苹果,你得到这个苹果,我就失去这个苹果;我给你一个思想,你获得这个思想,我却并未失去这个思想。思想交流中还会产生新的思想,等等。
人造物的制造突出展示了思想的优越。
想象是思维的奇迹,是奇迹的奇迹。人们在想象中可以想出不在眼前的事物,甚至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事物。随意想象可以超越自己、超越时空、超越现实、超越知识,不受任何限制。世界有限,想象无边。想象是思想创造与现实创造的不竭之源。
人们在制造人造物以前,通过想象预先构想出它的结构、外形、属性、功能,然后做出具体的设计,最后才按照设计把它制造出来。马克思说:“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在他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人造物是想象的实现,是人的意识在客体中的实现,是客体的主体化,思想的物化,思维的创造,是人与物的结合。
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思维创造物。哲学的基本问题表明,先有物质,后有精神,物质先于精神,这是本体论结论。哲学的另一个基本问题则告诉我们,先有人后有人造物,思想优于物体,这是价值论结论。
自然物与人造物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物,同人的关系也不相同。自然物按自然规律变化,人造物按人的设计运转。自然物无目的,人造物则蕴含人的目的。自然物呈现的是自然界的价值,人造物展示的是人的价值。自然物不是为人的,人造物是为人的。精神是物质的最高精华,可以理解为人是自然界进化的最高精华,思想是物进化的最高精华。这对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物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 朱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