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行政事业单位报废资产定点回收管理模式研究

2020-04-10白小柳

经营者 2020年4期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白小柳

摘 要 网络的高速发展加速了办公改革,同时也增加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老旧设备和用具的报废需求。本文主要讨论行政事业单位报废资产的定点回收管理的价值、管理制度与实践中的注意要点,以期为国有资产管理、国有资产报废处理工作的规范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 报废资产 定点回收

一、地方行政事业单位报废资产定点回收管理的价值

(一)以往分散管理的问题与影响

由于现阶段我国仅有针对中央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制度,许多地方财政部门未对报废资产管理做出统一、定点回收的要求,所以一般财政部门仅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报废申请进行审核与批复,申报单位自行处置报废资产并上缴净残值收入。这种分散管理模式存在3个问题:一是不利于保证国有资产利用质量、节约财政资金;二是资产价值的统计、保值和增值操作难度大,监管难度相对偏高,易发误差风险,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三是各单位处理报废资产的方式简单粗暴,不利于环保、保密等工作的推进。

(二)定点回收管理的必要性及价值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报废的原因通常是“现有资产无法充分满足工作需求、无显著的调剂与再利用价值”。实际上,这类资产还有一定价值,回收管理有利于资产保值,合理变卖后可以回收国库并补充财政来源。所以,即便是报废资产,也有必要妥善处理,以追求最大的保值、增值空间,这实际上也是集约型政府发展的基本要求。对报废资产的定点回收管理则为国资集中管理提供了必要条件,有利于解决分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还能提升国资管理效率,改进国资保值增值工作质量。

二、地方行政事业单位报废资产定点回收管理制度建议

(一)建立资产报废工作集中管理制度

以往我国许多地方财政部门在行政事业单位国资管理中未采用集中管理模式,自然也不具备报废资产定点回收的基本条件。对此,建议地方财政部门先对资产报废工作进行集中管理,建立配套管理制度。

改革的重点应该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建立统一的报废资产处置标准,通过管理制度来指导和约束行政事业单位的处置方式,即在申报审批之外,要求行政事业单位严格按照制度要求的标准、方式来设计报废资产处置方案,并提高申报方案内容设计的明细度,方便财政部门分析和评价处置方案的合理性;同时在事中、事后上报处置的阶段性结果和最终结果,方便财政部门对单位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第二,在保留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处置执行权的基础上,取消报废回收地点和方式的决策权,即所有报废资产在确定回收后,应由财政部门指定单位统一、定点回收。

(二)建立树形管理体系

考虑到地方财政部门人力资源规模和工作条件限制,地方财政资管部门无法全面包揽国资管理的所有工作。例如,在报废资产处置中,只能负责对各单位处置工作的领导、指挥和监督,最终执行过程仍需各基层单位负责。而决策与执行的分离可能引发制度落实风险,因此地方财务部门有必要建立树形管理体系,打通决策与执行间的沟通、监督渠道,有效规避制度落实的风险。

财政资管部门应通过监督责任来构建一套树形管理体系。在资管部门内部,对资产报废申请的评估、审批、监督进行分类管理,明确各工作团队的责任,责任分配到岗;在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面向财务部门分配申報方案设计、执行和内部监督责任,同样将责任分配到岗,均由财政资管部门负责指挥监督。由此实现处置责任的细化分配,便于后续的问题分析与追责。

(三)完善分类处理与涉密管理机制

报废资产定点回收能够较大程度上规避不环保的处理方式、行政事业单位涉密信息泄漏,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来彻底消除此类风险。第一,财政资管部门应对本地行政事业单位当年或近几年可能报废的资产进行预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分析可能由资产处置导致的环境污染、保密风险等,识别其对应的处置方式,并禁止各单位申请以此类方式处置报废资产。第二,基于分类与涉密管理标准,建立区域内统一的资产报废与更新管理,即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在提交申请前可先分享资源信息,由本地其他单位判断是否有再利用价值,将部分报废需求转变为调剂需求,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减轻财政部门的工作压力。

三、地方行政事业单位报废资产集中管理中定点回收的注意事项

(一)应公示回收机构和责任范围

报废资产定点回收模式下,各行政事业单位的处置权受限,需要按照地方财政部门制定的资产报废工作集中管理制度来选择处置方式,同时财政部门还会制定分类报废指导方案,这可能给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报废的方案选择制造障碍。因此,建议财政部门在报废资产定点回收的管理制度或指导方案中详细说明各回收机构信息和责任范围,准确指导各单位报废资产处置方案设计。

(二)应公示回收标准与后续处置结果

在报废资产集中管理体系下,地方财政部门只负责指导和监管,并不直接参与回收过程。这会降低各行政事业单位内的违规操作的可能性,但有可能出现行政事业单位和回收机构联合违规的新风险。因此,建议财政部门加强回收标准、处置过程、处置结果上报和公示,在自主监督的同时引导本地各行政事业单位监督回收机构的工作,消除过程风险。

(三)以效率性服务承诺促进报废更新的无缝衔接

定点回收虽然能够抑制分散化管理中的风险,但有可能降低处置效率。为弥补该缺陷,财政部门应做好区域内各单位资产报废、更新的联动处理,减少两类工作的交叉、重复,提高国资价值利用率;要求回收机构提供上门回收服务,进一步提高报废处置效率,争取国资调剂和增值处理的有利时间窗。

参考文献

[1] 戚晓云.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中国经贸,2018(19):184-185.

[2] 张峰.新常态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优化对策[J].经济,2019(24):24.

猜你喜欢

行政事业单位
浅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海南省行政事业单位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问题浅析
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探讨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建设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