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融合环境下的阅读疗法

2020-04-10张怀涛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20年1期
关键词:疗法学科

●张怀涛 崔 萌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郑州 451191)(河南省图书馆 郑州 450052)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也就是说,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与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联系,准确认识和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能够帮助人们明晰事物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同理,阅读疗法在发展过程中,也与诸多学科知识体系之间相互融合、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进而相互影响、相互阐发、相互促进。如果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加以考察,就会发现这些学科知识虽然各不相同,但又具有内在联系,它们共同丰富了阅读疗法的理论与方法。

1 阅读疗法获得多学科支持的意义

支持阅读疗法的学科知识体系有很多。一台复杂机器的运转,总是集成了物理学、力学、数学以及其他学科的相关原理,而且越是精密的机器,其构成的原理就越复杂;一丛茂密树林的生长,总是依靠光线、温度、湿度、空气、土壤等因素,而且树林越是茂密,就越需要汲取大自然中更丰繁的养分。阅读疗法也是多学科相互影响、相互阐发、相互促进的。正如《管子·形势解》所说:“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阅读疗法的形成既是知识分化、知识衍生、知识创新的结果,也是知识跨越、知识互补、知识整合的结果。在阅读疗法的发展过程中,寻求多学科支持,对形成有主流、有支流的阅读疗法知识生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有助于阅读疗法的认知深化。苏轼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面对同一个或同一类阅读疗法现象,采用不同学科的原理、方法加以考察和审视,就有可能从不同的视角加以揭示、理解、印证,从而获得更为多面的、立体的、深刻的解读。这就像解数学题一样,每一道数学题都可能有多种解法,而每一种解法都暗含着、代表着、依归着一种数学原理。

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是无穷无尽的。阅读疗法也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都有着或鲜明、或内隐的性质与特征,人们对这些可以逐步地去认识、去把握,可以多层面地去感觉、去体悟,这样才会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模糊到清晰,以渐次达到理性、全面、深刻的境地。如果不是这样,就难免坐井观天、盲人摸象,落入庄子曾分析过的“识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内而不治其外”的窠臼。

(2)有助于阅读疗法的理论构建。《诗经》有诗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门学科的知识框架从孕育到形成,恰恰是逐步构建理论体系的过程,这个发展过程是逻辑推进的。对知识体系的认识是在与社会需求、社会环境的不断互动中完成的,其中各种概念的意义也是通过社会性的相互依赖获得的。学科的理论体系中包括概念、变量、陈述、形式等要素,每一种要素都需要存贮多方面的实践经验,融合各个相关学科中的成熟理论,从而积淀、生长出丰富的理论给养。

阅读疗法在进行理论构建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积累内在条件和外在标志。内在条件主要包括社会发展的需要、知识体系的确立、专门方法的形成;外在标志主要包括学科文献的丰富、研究力量的增强、专业课程的开设。当一门学科初创之时,“家当”还不够丰厚,这些内在条件和外在标志无一例外需要借鉴或移植其他学科的内容,这样才不至于使这门新学科营养不良、苍白枯燥。

(3)有助于阅读疗法的方略丰富。孔子有言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实践性非常突出的阅读疗法知识体系中,其方略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它是构成阅读疗法的核心内容。阅读疗法的方略,一方面是指为了完成阅读疗法任务所采用的方法,包括方式、办法、手段、措施等;另一方面是指为了保证阅读疗法效果所实施的策略,包括计划、计策、对策、谋略等。

在学科交叉、渗透的过程中,会产生“工具借用”现象。借鉴其他学科、其他领域的方略,有助于阅读疗法的方略不断丰富起来。例如,率先将阅读疗法引入大学校园的泰山医学院图书馆,在长时间的实践和研究中,既采用心理学中的心理咨询法、音乐疗法、群体支持法等措施形成立体化治疗方案,又将中医学中的辨证论治流程、中医方剂学的配伍原则、中医郁证的情志疗法与阅读疗法原理相结合,设计出了阅读疗法施治流程:阅读疗法治法——选书类别——靶向投书——检测效果——使用说明书[1]。

(4)有助于阅读疗法的应用拓展。陶行知有言曰:“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知识体系之间的融合、交叉、渗透,使知识体系之间产生了共生性、互益性,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阅读疗法在发展的过程中与其他相关学科是相互影响、相互阐发、相互促进的,也就是说,相关学科在促进阅读疗法不断完善理论体系、不断积累方法策略的过程中,阅读疗法也会相应地对相关学科产生反弹作用,进一步拓展自身应用的范围。

阅读疗法的应用拓展无疑延伸了自身价值,增大了社会效益。阅读疗法已经被心理咨询机构、医院、养生健身场所、各级各类学校、监狱、社会工作机构、图书馆、社区管理机构、家庭等广泛运用,今后还可以将阅读疗法的原理、方略面向更广泛的个人或人群进行阅读推广,以培育社会大众健康的人格和积极的心理品质,辅助治疗各种身心疾病,取得更好的疗愈效果。

(5)有助于阅读疗法的主体创新。朱熹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知识体系主体在与其他知识体系交叉、渗透的过程中,往往会“择其善者而从之”,显现出新的知识生长点,形成新的知识前沿,产生重要的知识突破。在这个过程中,阅读疗法会吸引更多学科专家的关注和切入,增强自身的研究力量,也会集中诸学科优势而将其孕育、聚合为新质,从而产生更为新鲜的生命力,以适应现实社会和学科发展的需要。

阅读疗法正在从“潜学科”向“显学科”发展[2],其发展动因,一方面来自于阅读疗法自身内部的运动规律;另一方面来自于与阅读疗法有千丝万缕联系的相关学科的融合、交叉、渗透。只有经过如此反反复复的整合,才会使人们对作为知识体系的阅读疗法逐渐认识,由模糊转化为清晰,由碎片演变为整体,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不断走向深化,进而逐步形成深刻的、系统的、完整的学科轮廓与学科形象。

一种事物与其他事物相联系总是通过不同的途径,又由于联系途径的宽窄不同、 位置不同,不同事物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在阅读疗法逐步发展的过程中,所有起支持作用的学科知识体系所担当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如果从所起作用的大小来看,大致可分为两类情况:一类可以看作形成阅读疗法的主干支撑学科;另一类可以看作是丰富阅读疗法的辅助渗透学科。

2 形成阅读疗法的主干支撑学科

阅读疗法作为一个越来越具有辨识度的知识体系,其交叉学科的特色越来越突出。交叉学科是指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由于其内容的有机联系,从而融合、升华生成的具有独立性质的新的知识体系。

究竟哪“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是形成阅读疗法的主干支撑学科呢?为了明晰这个问题,不妨从阅读疗法的权威定义中寻找答案。北京大学教授王波给出的“阅读疗法”定义已经为学界和业界所公认:“阅读疗法就是以文献为媒介,将阅读作为保健、养生以及辅助治疗疾病的手段,使自己或指导他人通过对文献内容的学习、讨论和领悟,养护或恢复身心健康的一种方法。”[3]

所谓定义主要是对事物的本质属性做出的简要说明。从“阅读疗法”上述定义中可以明显看出,“融合、升华”成“阅读疗法”的“主干支撑学科”有3个:

(1)阅读学。阅读学是研究人们阅读规律与阅读方法的学科,自然涉及到人类阅读活动的各个方面,当然也包括阅读疗法。上述定义认为:阅读疗法是“以文献为媒介”,将“阅读作为手段”,并“使自己或指导他人通过对文献内容的学习、讨论和领悟”的。作为一种疗法,“阅读疗法”是以“文献”作为工具、以“阅读”作为手段的,正所谓“对症下书”。这既体现了“阅读疗法”的不可替代性 ,又明晰了阅读疗法与“音乐疗法”“叙事疗法”“色彩疗法”“舞蹈疗法”“体育疗法”等的区别。

(2)心理学。心理学专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行为活动,自然也制约着充满读者心理特征的阅读活动。上述定义认为:阅读疗法是“养护或恢复身心健康”的。阅读是人类重要的心理活动,在多方面影响人们的心理状态。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健康状况,很多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也都是由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引起的,正所谓“病由心生”。民间有言曰:“运动健身,阅读健心。”心理学旨在使人们的身心保持平衡、健康的状态,因而依据人类心理活动的规律为“阅读疗法”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与方法。

(3)医学。人的心理状态影响着疾病的治疗。医学是通过科学或技术的手段处理生命的各种疾病或病变、促进病患恢复健康的学科。上述定义认为:阅读疗法是“保健、养生以及辅助治疗疾病”的。无论是中医学还是西医学,都是以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为宗旨的,医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研究发现和发明各种治疗方法,还将其运用于“阅读疗法”的实施过程,以改善患者的情绪、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因而,医学依据人类病理治疗的规律,为“阅读疗法”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与方法。

在阅读疗法的形成过程中,阅读学、心理学、医学三足鼎立、缺一不可,它们具有鲜明的支持作用,也就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主干支撑作用,为阅读疗法创拓出具有无限活力的生长点,贡献了主要的框架、原理、方法、经验,共同孕育出一个崭新的知识体系,合力支撑起阅读疗法的知识大厦。

阅读疗法主干支撑学科的辨明,也使得阅读疗法具有超学科、多元化的性质。一方面,阅读疗法不完全属于阅读学、心理学、医学的任何一门学科;另一方面,阅读疗法的发展又离不开阅读学、心理学、医学中的任何一门学科的支撑。

很显然,这三门主干支撑学科在所有支持阅读疗法的学科中,与阅读疗法的联系更为直接,与阅读疗法的相关度更为紧密,与阅读疗法的交互更为明显,对阅读疗法的影响更为强烈,因而地位显得更为重要。

3 丰富阅读疗法的辅助渗透学科

民谚曰:“隔行如隔山,隔山不隔理。”在利用主干支撑学科的知识构建成独立的阅读疗法知识框架后,仍会有诸多的辅助渗透学科继续支持阅读疗法的日趋完善。主干支撑学科、辅助渗透学科各自显示着不同的功能,使得阅读疗法成为有主流、有支流的知识系统状态,见“图1阅读疗法学科融合示意图”。根据哲学的联系观,用综合思维的方法加以分析,就可以发现,如果某一门学科的某一点与阅读疗法相关,它们之间就可以产生联系,这门学科就可以成为阅读疗法的辅助渗透学科,下面列出若干实例。

图1 阅读疗法学科融合示意图

(1)哲学。充满思辨精神的哲学重在对现实世界进行元理层面的把握。哲学与治疗的关系曾经是哲学领域的核心问题,哲学很早就被广泛应用为一种“治疗”形式。在古希腊,人们积极地让哲学家来帮助解决生活中的矛盾和困难,先哲德谟克利特曾留下名言:“医学能治好身体的毛病,哲学能解除灵魂的烦恼。”在中国,揭示人生哲理的哲学传统一贯根植于社会生活,阅读先哲老子的《道德经》既益于“阅读养生”,更益于“阅读养心”。古今中外的许多哲学理论和方法,都可以作为阅读疗法的借鉴,如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思想、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思想、儒家的“中和”思想、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等[4]。

广义地看,宗教学也属于哲学的范畴。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会为相应的人带来了相应的精神寄托。宗教疗法是依托宗教而产生的,它主要是利用精神因素的支持使个人在心理上获得安全感,求得心理平衡。不少学者注意到了宗教疗法,例如,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Carl Gustav Jung)曾分析过世俗心理疗法与宗教疗法的异同点。不同宗教的许多相关理念可以供丰富、研究阅读疗法时参考。例如,道教的“重生贵和”“清静无为”思想;佛教的“心为法本”“唯识无境”思想;基督教的“心中安静是肉体的生命”“喜乐的心乃是良药,忧伤的灵使骨枯干”思想;伊斯兰教的“节欲”“人际沟通”思想。许多从宗教中演化出来的方法也可以成为阅读疗法的重要内容,例如,目前人们正在使用的正念疗法、森田疗法就源自于佛教[5]。

(2)发生学。发生学认为,如果某个事物最初是因为某种原因而发生,那么它就会保持最初的本性,始终发挥为这个原因服务的功能。古埃及时代的底比斯城的一个图书馆正门上方就镌刻着“医治灵魂的良药”的字样,掌管文献的馆员被称为“生命之宫的文臣”。中国的夏、商、周三代就有用来“攻疾防患”的文体“箴”,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对此有明确的描述。美国成人教育之父戴尔·卡耐基(Dale Carnegie)著有《人性的优点 》(How to Stop Worrying and Start Living)、《人性的弱点》(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等著作,旨在唤起无数陷入迷惘者的斗志。鲁迅先生早年发现国人的精神病态远比身体病态更甚,就毅然决然弃医从文,写出《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作品,旨在拯救“国人的灵魂”。

(3)管理学。管理活动自人群一出现便诞生了,社会管理活动与人类的心理和行为密不可分。由于阅读对人类的心理和行为具有深刻的影响,也会对管理活动产生影响,因而阅读疗法对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心理和行为均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在古今中外的管理活动中,利用阅读疗法的理论方法促进管理者或被管理者转变观念、提升素质、实现目标的例子非常丰富。《资治通鉴》记载道: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只需要你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大有益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论议,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基于管理学和心理学相互交叉产生的“管理心理学”和“心理管理学”,对阅读疗法的理论、方法提供着重要的支持。在管理过程中,阅读疗法在消除问题诱发来源、员工教育培训、心理咨询辅导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4)文化学。人类的各种活动都与文化背景、时代背景密切相关,人们的心理转念也不能忽视人们生活所处的文化背景、时代背景。德裔美国女精神分析学家卡伦·霍尼(Karen Horney)认为:“神经症这种说法,虽然来源于医学术语,在使用中却不可能不具备其文化的内涵。……人们关于什么是正常,什么是不正常的观念,不仅因文化的不同而不同,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同一文化中也会发生改变。”[6]阅读是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阅读疗法在实施的过程中,自然也会受到特定文化背景、特定时代背景的影响。“文化相对论”认为,针对不同的心理障碍,“必须在它们所发生的心理框架内才能被恰当理解和有效治疗”,阅读疗法可以“把文化语境因素考虑在内,才能理解和界定心理异常”[7]。

(5)信息论。阅读疗法是一种具有特殊社会功能和鲜明运行特色的信息传递活动。信息传递是信息论关注的重要内容,因而阅读疗法可以借鉴信息论中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信息传递过程涉及信息、信源、信道、信宿、编码、解码、噪音、反馈等要素,每一种要素显现的特点和规律均为阅读疗法提供了启示。信息论提出了“信息熵”的概念,认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对应这些理论可以看出,修复“失去的联系”的“东西”恰恰是在读物中记载着的能够“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信息”。刘胜江、张大均认为:“阅读是人的心灵系统从外界摄入负熵、保持系统动态平衡的重要途径。对人的心理系统来说,通过阅读的方式保持适度开放,可以保持系统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实现系统内部信息的‘吐故纳新’,达到从阅读文本中摄入负熵,保持心理系统动态平衡,促进心理健康的目的。”[8]

(6)传播学。传播学主要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关注人与人之间如何凭借传播建立一定的关系,阅读疗法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传播行为与传播过程。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当然包括阅读对人们心理与行为的作用与影响。以下几种观点有助于认识阅读疗法:心灵、自我和社会不是分离的结构,而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语言是心灵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人通过语言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心灵是社会过程的内化,事实上内化的过程就是人的“自我互动”过程,人通过人际互动学到了有意义的符号,然后用这种符号来进行内向互动并发展自我;行为是个体在行动过程中自己“设计”的,并不是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应。个体在符号互动中逐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限度内行动,但在这个限度内,个体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处世行事;个体的行为受他自身对情境的定义的影响,表现在他不停地解释所见所闻,将各种意义赋予各种事件和物体中;在个体面对面的互动中,有待于协商的中心对象是身份和身份的意义,个人和他人并不存在于人自身之中,而是存在于互动本身之中[9]。

(7)图书馆学。图书馆以文献为工作对象,阅读疗法以文献为工具手段,因此,以文献阅读为主题的研究在图书馆学中占有极为突出的地位,自然会涉及到阅读疗法。阅读疗法以文献为书方,可以借助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宽阔的大众平台、精到的推广方法,达到普及阅读疗法的目的。各级各类图书馆开展了许多与阅读疗法相关的服务项目,作为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的途径。例如:建立阅读疗法阅览室,集中展示、利用有助于解决读者心理问题的文献;开展阅读疗法咨询,与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合作开展现场心理健康服务;开设阅读疗法课程或讲座,传播相关知识和信息;编辑刊物、建立网站,组织征文活动、推介图书,宣传介绍阅读疗法;成立阅读疗法读者社团,增强读者的自我疗愈能力;培养图书馆员的阅读疗法的素养,在日常的服务中融入阅读疗法元素。

(8)教育学。阅读疗法和教育有着共同的目标,就是人的转变。不过阅读疗法关注的是人的心理状态转变,教育关注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对阅读疗法而言,古代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例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言传身教、循序渐进、知行合一)和现代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例如以人为本、素质教育、创造性、主体性、个性化理念、开放性理念、多样化理念),均可作为重要的参考借鉴。对教育而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各个教育环节产生的心理问题,采用阅读疗法疏通是可行的;阅读疗法还有助于挖掘受教育者的潜力,激发受教育者的主动性,扭转受教育者的片面认识。

(9)语言学。作为人类特有的沟通方式,语言在生物或心理层面上反映人类高度演化的心智能力,在社会文化层面上反映人类文明进步。语言学关注人类最核心本能的语言能力,透过对口语、书面语、手语的研究进而了解人类的本质。孔子在《论语》中最早谈到“文献”一词:“文”是指文字的记载,“献”是指贤人的语言。感动人心的语言不仅要词藻优美,更要魅力超凡。民谚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汉代辞赋家枚乘的赋作《七发》是阅读疗法中具有很大影响的案例,来探望楚太子病患的吴客认为:“今太子之病,可无药石针刺灸疗而已,可以要言妙道说而去也。”一番主客之间互相问答,使得太子“涊然汗出,霍然病已”。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二战”时期艰难的岁月中,就是靠自己的演讲使英国国民斗志大增,筑成了一道德国法西斯难以逾越的“墙”,他的演讲也因其鲜明的观点、犀利的语言、敏锐的直觉、对历史的深刻了解而被载入史册。语言学中的语言转换、对话心理、对话模式、对话关系、对话互动、朗读背诵等理论和方法,可供应用阅读疗法时参考借鉴。

(10)写作学。阅读是认知世界、内化信息、发展思维、温润感情的重要途径,是写作的重要源泉;写作是整理思想、外化体悟、交流收获、提高认识的重要方式,是阅读的有效升华。阅读与写作如影随形,相依相生,两者均与情感、情绪、情趣、情调、情思等相关。阅读自己写的文字(例如日记、书信、演讲稿、论文、书籍等),实际上是一种体会更深、感受更远的自我疗愈,写什么、如何写是其中的关键。周志建认为:“每次的书写行动,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掏出来,重新看见,重新理解,如此帮助我的视窗进行转移,也让我内在的伤痛,得以渐渐消融,这个历程是一种生命的‘操练’……我‘阅读’自己,并不断在行动中反思、辨识,看见多元的自己,于是,渐渐地长出了一个新的自我。这个历程,其实就是一种自我治疗。”[10]

(11)文学。文学是五光十色的广阔世界,里面蕴藏着人生的酸甜苦辣,贯穿着对社会脚步的思索,文学作品是实施阅读疗法时常常被推荐的书方,例如英国的《小说药丸》、美国的《诗歌疗法》。王一方认为:“文学是人学。作家、诗人、戏剧家、评论家,都是人性的开掘者,同时,文学大师也都是一些未挂牌的人类精神平衡师与心理疏导、治疗医师。在人性复归的大征途中,医学和文学是精神上相互取暖的‘伙伴’。”[11]陈永国认为:“文学能够促进人的心理健康,这种说法古已有之。文学家既然是文明的医生,那就必须对病态的社会予以诊断,找出病症或症状,提出医治的方案。在这个意义上,它类似于梦的工作,具有一种梦的缓解作用。精神的紧张、神经官能症,甚至身体的疲劳,都可以通过梦的工作得到缓解。同样,民族的安危、局势的紧张、矛盾的冲突、历史断裂的时刻,都可以进行这种有选择的重新安排或编序,从而达到一种艺术的拯救。”[12]

(12)艺术。艺术形象地反映着人们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因而产生了艺术疗法。几乎所有的艺术门类都可以和艺术疗法发生密切联系,例如造型艺术(书法、篆刻、绘画、摄影、雕塑、建筑)、表演艺术(音乐、舞蹈、曲艺)、综合艺术(戏剧、电影、电视)等。美国的心理学家、教育家M.南姆伯格(Margaret Naumburg)认为:“艺术治疗是基于潜意识那些难以言传的本能思绪可以付诸图像的认识。每个人都有将内在冲突诉诸视觉形式的潜能。当事人用艺术表达内心体验的同时也会改善其言语表达。”加拿大艺术治疗协会认为:“艺术疗法是当事人借助艺术创作的创意过程和对创作的反思,促使当事人精神、身体和情感状态等方面的改善。”显然,艺术疗法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很好地为阅读疗法借鉴参考[13]。

(13)生理学。阅读往往会带来诸多不易察觉、容易忽略且潜在的生理反应,并总是和心理反应交织在一起。阅读所产生“脑内吗啡”“感官刺激”“器官共振”等效应,被人们称为“内脏体操”“心灵体操”。日本生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认为:大脑是身体每个机能的指挥中心,如果脑细胞充分活跃,必须有足够的能量和养分供给,身体机能会自动调动身体各部位可余能量向大脑集中,习惯性深度思考能有效缓解脂肪的局部富集。深度思考是最好的养生方式,而阅读是引发深度思考的最重要途径。挪威生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爱德华·莫泽(Edvard Moser )、梅布里特·莫泽(May-Britt Moser)夫妇认为:近半个世纪全球平均寿命增长超越了前十个世纪,这与信息爆炸促进大脑高速运转直接相关,越是人类发展指数高的国家,其国民平均寿命增长也越快。显然,信息的生产、获取、加工、利用离不开促进大脑高速运转的阅读[14]。

(14)养生学。养生学重在研究人类生命规律和衰老机理,以促进健康、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阅读无疑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宋代养生学家陈直在《养老奉亲书》的“述齐斋十乐”篇中提出10种养生方法,其中“读义理书”被列为首选。作家秦瘦鸥体会到:“我自小多病,但又最怕服药打针,几乎每次都是依靠着《西游记》《封神演义》《江湖奇侠传》《福尔摩斯大探案》等书,获得充分休息并恢复健康。”美国大卫·霍金斯((David R.Hawkins)研究认为:“人的意念振动频率如果在200以上就不生病。”目前世界上能看到的意念振动频率最高者是700,阅读则能提升人的意念振动频率[15]。

(15)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指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将增强阅读疗法的精度、深度、厚度、广度。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研究者曾模拟“二战”场景,对观看影片《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开头痛苦镜头的20名志愿者,借助超声波测量他们肩肘之间肱动脉的血液流速,结果有14人血流速度放缓,从而可以认为抑郁、焦虑、敌视、愤怒等情绪会减少人体内有助于血管扩张的氮氧化物的传输[16]。江苏大学的研究者基于人体生理信号与人的情绪状态密切关联,选取了部分学生为实验对象实施阅读疗法。他们通过对人体大脑与皮肤电信号的监控,掌握被试者的生理、情绪状态,并利用SCL-90对实验对象进行的实验前后数据的统计对比,取得了明显疗效[17]。王一华认为应该“采用新技术进行治疗”,并建议“利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开展阅读疗法。图书变得立体起来,内容栩栩如生,书中人物、事件得到再现,读者好像置身于当时的情境,实现了寓教于乐,如解决眩晕、听觉、交互、价格等障碍。今后要研制开发增强现实技术的图书,加大虚拟治疗软件的研制开发”[18]。

上述辅助渗透学科并不像形成阅读疗法的主干支撑学科那样不可或缺,在所有支持阅读疗法的学科中,这些辅助渗透学科与阅读疗法的联系没有那么密切,与阅读疗法的相关度显得疏离些,与阅读疗法的渗透显得隐匿些,对阅读疗法的影响显得轻微些,因而地位就显得不那么突出。即使如此,辅助渗透学科对阅读疗法而言也是不可轻觑的,它们对阅读疗法具有比较明显的支持作用:一是促使阅读疗法的内容更丰满,为阅读疗法增加新思想、新知识,以避免老生常谈;二是促使阅读疗法的阐述更生动,对一种阅读疗法现象可以从多个角度理解,以避免单调和苍白;三是促使阅读疗法的解读更深刻,以避免片面和浅薄;四是促使阅读疗法的视野更开放,以避免鼠目寸光。

猜你喜欢

疗法学科
学科新书架
【学科新书导览】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意大利吟诗疗法
“超学科”来啦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中医毫火针疗法的研究进展
三子汤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痤疮病1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