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产品融入长三角存在的短板及破解之策
2020-04-09安徽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
安徽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向纵深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安徽农产品融入长三角迎来重大历史机遇。据统计,2018年安徽外销农产品中,30%左右的优质粮油初加工产品、60%的畜禽产品、90%的蔬菜和50%以上的茶叶等均销往沪苏浙地区,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食品销售额更是高达3000亿元。可以说,安徽绿色农产品已成为沪苏浙地区市民“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不可缺少的部分。
那么,安徽农产品融入长三角的现状是怎样的?存在哪些短板?如何进一步高质量融入?
差距和短板
调研中发现,安徽在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上,与“一体化”和“高质量”要求相比,还存在差距和不足。
一是思想认识有待提高。部分地方对“一体化”发展认识不充分,对“高质量”内涵理解不深刻,重视程度不够,统筹推进、主动推进力度不大。
二是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安徽生态资源、产业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偏低,精深加工水平不高。农产品加工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是区域产销合作不紧。部分农产品销售仍然靠政府推动,自发的、市场化、紧密型产销合作关系尚未有效建立。特别是跨区域的销售平台、冷链物流建设还有明显短板。上海在全国布局了100多个市外蔬菜主供应基地,安徽仅有3个;安徽冷库库容不足江苏省的1/10。
四是农旅融合不紧。现有的乡村旅游特色化、系列化和深度化开发不够,层次不高,还有较大努力空间。
“十四五”是安徽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加快美好安徽建设的重要时期。安徽应以一体化建设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为抓手,积极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破解之策:四个一体化
如何补齐短板,更高质量融入长三角?笔者认为有四大抓手。
首先,对标沪苏浙,推动思想观念一体化。树立新航标,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切实增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践行新发展理念,围绕“158”行动计划,科学谋划“十四五”时期安徽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建设,明确主导优势产业,建立高规格工作推进机制,省领导分别领衔推进1个特色产业发展,市县比照省里做法,切实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互动、合力共抓的良好局面。
其次,借鉴沪苏浙,推动生态绿色一体化。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持续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为农产品生产、加工提供优势的生态支撑。加快推进安徽粮油、畜禽、水产、果蔬、茶叶、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以“生产基地绿色化、加工环节绿色化、流通体系绿色化”促进价值提升,真正把资源、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和经济优势。打破区域界线,全面推进绿色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通过基地互认、主体联培、品牌同塑、平台合建、信息共享等,高质量建设一批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
再次,联合沪苏浙,推动产销一体化。在加快构建以國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良性互动的新发展格局下,瞄准长三角地区中高收入消费群体的需求,稳步提升安徽特色农产品供给能力,大力开发个性化、特色化、高品质的绿色精深农产品,推动安徽农产品销售半径与销售总量的双提升。全面畅通与沪苏浙物流、信息流等流通大通道,加强与沪苏浙“市与市”“企业与企业”“园区与园区”对接合作,发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推动绿色农产品冷链物流供应平台和网络体系建设,优化升级电商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实现产销直接对接。
最后,吸引沪苏浙,推动休闲消费一体化。借鉴浙江“美丽经济”和贵州“酒旅融合发展”的经验做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扬皖所长,与沪苏浙错位发展,充分挖掘农业多功能性,把基础条件好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打造成新业态集聚区。充分发挥安徽资源优势,打造一批特色民宿、康养基地、休闲观光等乡村旅游基地,重点围绕皖南山区和皖西大别山区茶旅、文旅以及皖北、黄河故道等地区农旅、酒旅等线路,打造面向长三角的著名生态福地和旅游胜地。探索建立乡村旅游、文化体验等休闲消费“一卡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