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存统与郑太朴关于中国式无政府主义的论争及启示

2020-04-09朱林林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10期
关键词:无政府主义

摘  要:五四运动后无政府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一般认为,五四运动后中国形成了三大无政府主义流派,一是以北大学生区声白、黄凌霜为代表的无政府共产主义;二是以朱谦之为代表的个人无政府主义;三是以郑太朴为代表的“中国式”无政府主义。郑太朴与施存统关于中国式无政府主义的争端发端于郑太朴早先发表的一篇文章《无政府主义与中国》,在这篇文章中大谈中国自初民时代便没有政府这一组织,“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食而田,帝力于我何有哉。”追求绝对平等和自由,并且由此批评马克思主义不适合中国以往习惯了无组织生活的民众。对此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施存统进行了有力反击,同郑太朴在民国日报的《觉悟》副刊上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论争。

关键词:无政府主义;郑太朴;施存统

一、论争的缘起及过程

施复亮,字存统,少年时毕业于杭州第一师范学校,在杭州求学时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逐渐成长为中国共产党较早的理论家之一。郑太朴字贤宗,号太朴,早年曾是无政府主义的忠实信徒,后投身于科学活动,成为了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数学家。施存统在读到了《无政府主义与中国》后,在《觉悟》副刊上发表了《经济组织与自由平等》一文,文章首先对初民时代的定义表示了怀疑,然后又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建筑在唯物史观上面的,有了共产主义的经济组织,才有自由平等,不是先有了自由平等,然后才有共产主义的经济组织,用情感上的理想主义反对是不中用的。郑太朴对此给出的回答则显得模棱两可:government is an institution for the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people living together in a society.(政府是一个对共同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机构)。而中国又向来是没有这种组织的,所以中国的历史,向来是无政府的历史。这显然是受到了无政府主义者中的元老刘师培的影响,“中国数千年之政治……名曰專制,实则上不亲民,民不信官,法律不过具文,官吏仅同虚设,无一真有权之人,亦无一真奉法之人……名曰有政府,实与无政府无异”。当时的无政府主义者也大都以此作为中国向来无政府的理论依据。

郑太朴又基于此进而解释道,马克思主义不适于中国的国民性,与中国历史上的根据不合。中国人天性上对于政治无兴味,不觉得有政治之必要,因此中央集权的政治组织与中国的国民性不能容;如果实施起来其结果一定与共和政治一样,招牌尽管挂上,中国还是依然旧时的中国。最后提出了,“我不是克鲁泡特金主义者,不是巴枯宁主义者,不是蒲鲁东主义者……我是无政府主义者,我是中国式的无政府主义者”。

施存统则在《一封答复“中国式的无政府主义”者的信》中询问中国式的无政府主义是否有无方法、内容、证据、经济基础。郑太朴似是而非的回答道,“概括一句,我所认定的中国式的无政府主义,是本无政府原理,参酌中国底社会情形人民性格而成的”。“中国式的无政府主义,自然无经济组织;但这种组织,我敢说一定也是‘中国式的,至于详细办法,我亦只好无以对”。施存统对无政府主义的原理及改造方法和目的进行了全方位的批判,并且义正言辞地宣称,“我所信仰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布尔什维克主义,最终目的就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社会,最近手段就是劳农政治”。

二、对宣传马克思主义产生了积极影响

事实上,施存统与郑太朴针对中国式无政府主义进行辩论更大程度上的意义,在于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科学的宣传与澄清,对帮助被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包裹的青年们科学认识、看待马克思主义产生了积极作用。施存统专门针对郑太朴对马克思主义的怀疑,在党的阵地刊物《共产党》上发表了《我们要怎么样干社会革命》一文,文中具体提到了实行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和依据,提出要先通过阶级斗争掌握政权,“我们要在中国干革命,必须要从社会上政治上两方面并进,否则断断无效”。“社会革命,简单点说,就是改变经济组织的革命。政治革命,简单点说,就是改变经济组织的革命”。“我们第一步就是要把现政府推翻,自己跑上支配阶级地位去,借着政治的优越权,来改变经济组织,我以为在中国干社会革命,除此之外,再没有第二个方法”。同时列举了无政府主义不能在当前实施的原因,一是当前的社会生产力还较低,二是教育一时不能普及。我们不论实行哪一种主义,都需一个过程,不经过那个过程,什么主义都是不能实现的。施存统运用马克思唯物史观科学地对中国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无政府主义终将破产的理由,对宣传马克思主义产生了积极影响。

三、结语

郑太朴在一开始提到的平等互助非但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下无法实现,而且还会加剧中国的混乱局面。不过难能可贵的是他对待无政府主义的态度并没有盲从于当时的社会潮流,而是提出了“中国式”无政府主义的口号,他认为“中国式”的无政府主义,意思就是说:按照中国的社会情形,人民性情而酌定的无政府,不是贸贸然把西洋那个无政府学者的办法拿来胡乱装上,因为地理历史既各不相同,断不能囫囵吞枣。他能用一种科学的态度审视无政府主义,这也是与当时其他的无政府主义者所根本不同的地方,也正是因为这样,随着郑太朴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逐渐加深,他也于1922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们可以把二人之间的争论看作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之间论战的一个缩影,从另一个角度向我们展示了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洗礼的青年人是如何一步步选择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逻辑。

参考文献

[1]彭英明.评辛亥革命前的无政府主义思潮[J].新华文摘,1980(06).

[2]施存统.经济组织与自由平等[N].觉悟,1921-05-10(04).

[3]施存统.太朴答存统的信[N].觉悟,1921-05-18(04).

[4]公权.社会主义讲习所第一次开会纪事[A].见:高军无政府主义在中国,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21.

[5]施存统.我们要怎么样干社会革命[J].共产党(一卷一号),1919(01):19.

[6]施存统.我们要怎么样干社会革命[J].共产党(一卷一号),1919(01):11.

作者简介

朱林林(1993—),满族,吉林四平人,南昌航空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南昌航空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63

猜你喜欢

无政府主义
公民不服从论与无政府主义的比较研究
五四之后马克思主义在广东的传播
毛泽东早期世界观的转变
刘师复无政府主义思想探析
俄国无政府主义思想的产生及早期无政府主义运动
网络空间无政府主义思潮审视
《家》中的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
青年周恩来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嬗变
论我国无政府主义者的表现及加以肯定的行为
对中国近代无政府主义思潮中的自由与暴力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