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0-04-09罗晓清

大众科学·中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培养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罗晓清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小学数学学科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培养起小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和教师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只有真正的致力于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对学生进行数学学科的基础教育,才能够更好地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就是根据目前阶段的教学状况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做出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

引言: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围绕着数学学习能力的培養、数学思维的构建以及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为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就要从以上三个方面做起,一方面要通过基础知识的讲授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要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最后教师也要将数学课堂与学生的生活结合,来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从而更好的满足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做出努力。

一、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存在问题

经过长期以来的调查研究,我发现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仍然是存在一些问题的,而最主要的问题就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应试化倾向非常的明显,其次是数学的实用性很少得到体现。

(一)应试化倾向尤为明显

尽管素质教育的大旗已经举起,但是人们观念的改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这就造成了应试化倾向在教学中仍旧存在,许多教师仍然以应试化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并进行课堂教学,事实上,这种做法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而要想改变应试化的倾向,教师首先就要从自身做起,根据时代的要求来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认识到应试教育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以及素质教育对学生的正向影响。

(二)数学的实用性少有体现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数学学科的实用性很少得到体现,小学数学是一门工具型学科,它不仅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而且会对学生未来的数学深入学习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小学数学教师的正确教学方法就应该是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课堂结合起来,让学生发现生活中数学的奥妙,进而从更深的层次来理解数学,爱上数学,培养起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并在兴趣的驱动下进行数学学习,此外,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通过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能够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教师一定要从这两个方面对自身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实施过程做出改进。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的策略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知道,在目前阶段小学数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仍然具有一些显著的问题,当然,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会不断的完善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会逐步的深入,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其次,教师要关注到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适当的进行小组讨论。再次,教师要积极地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最后,提出探究性问题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主动性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代化的教学工具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在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也是如此,教师要充分的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和课堂的组织,通过多媒体课件能够有效的满足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让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之上并进行深入的研讨和学习,这样做也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堂学习。

例如,在《圆的面积》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在课堂开始之后我就首先在多媒体上将一个足球的照片呈现给学生,并提出这样的问题:在课间的时候,老师看到很多同学都喜欢玩足球,那么关于足球大家了解多少呢?足球的面积大家知道怎么计算吗?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充分的调动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之后便顺利地引入了本节课的教学。

(二)发挥学生主体地位,适当进行小组讨论

在课堂教学时也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主人翁的地位并适当的组织小组讨论,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激发学习积极性,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竞争意识是非常明显的,教师如果能够在班级内形成一个良好的竞争氛围,学生往往能够在数学学习方面付出更多的心力。

例如,在《四则混合运算》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就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再把四则混合运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讲授给学生,之后让学生在组内互相提出问题并进行运算,这样做就改变了计算题枯燥乏味的属性,学生也能够非常的积极来进行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

(三)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在进行教学时,我也经常的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对数学学科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问题的提出,我一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另一方面,调动其他同学的积极性,经过长期以来的实践,我发现通过问题的提出学生往往能够极大地拓展自己的思维,从而真正的实现数学学科的教学理念。

(四)进行探究性问题的教学

利用探究性问题来组织课堂教学也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方法,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能力方面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而在数学学科中,要想真正的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就必须关注探究性问题的回答,探究性问题能够极大的拓展小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将头脑中的旧知识与新知识联系起来,并以此解决问题。

三、结语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虽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但是相信随着核心素养观念的不断深入,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一定会得到显著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山西省万荣县解店联区北解实验小学 李瑾.“问题意识”背景下小学数学教法新探[N].发展导报,2019-01-08(020).

[2]江来玉.浅析如何利用微课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5):177.

[3]陈平华.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J].知识窗(教师版) 2019(02).

[4]张辉.如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12).

[5]王书松.激活思维开拓创新——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探微[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2(4):144-144.

猜你喜欢

培养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