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方法探索与分析

2020-04-09徐英

大众科学·中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方法探索小学语文

徐英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和推进的,当前我国的教育教学工作也迎来了全新的变化。特别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教师对同一课文的教学方法也出现了较大的处理方式改变。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具有重要的帮助。本文将紧密结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学状况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并且会结合现阶段的教师教学工作开展得出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是如何进行课文的讲解与分析的。希望借此能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课文教学;小学语文;方法探索

在绝大部分学生的印象中,鲁迅先生就像是一个名片,或者像是一个代名词一样,不仅显赫与课本教材中,而且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大脑中。在学生的认知中,鲁迅先生是以为伟大的民主革命都是,是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一个口诛笔伐反动派的仁人义士。这些认知与理解可谓是对鲁迅先生一生所做事业的归纳与总结。但是,学生仅仅对鲁迅先生有这样的认识显然是不够的,之只能代表鲁迅先生的一面,而另一面,还需要通过深入的挖掘方法对其进行显现与论证。在此,本文将“鲁迅先生”还原为一个真实的“鲁迅先生”,而不是像一个代表、一个名片一样的“鲁迅先生”形象一样进行分析与理解。

一、找回被忽视的“伯父”

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从一个孩子的角度去分析课文的内容,而不是从社会的角度以及个人的角度去分析文章。所以,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综合文章的内容对鲁迅先生做出一个全新的解释与分析。以此让学生明白,鲁迅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鲁迅,而是丰富有趣的鲁迅,是亲切的鲁迅,是和常人一样,有血有肉的鲁迅,是想你我他的伯父一样的鲁迅。

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对文章进行通读,然后找出作者描写鲁迅先生与自己年有时候的段落。在此,教师需要对这些内容展开重点的分析与讲解。让学生明白,通过作者的文字记录,给我们呈现出了几件非常深刻的事情。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是一个为他人着想的人,也是一个时时刻刻对生活充满热爱的人。如,鲁迅先生在给作者讲的故事是“关心女佣人、救车夫以及谈碰壁”。由此可见,鲁迅先生将乐于助人与关心身边人的疾苦放在了生活的第一位,而且无时无刻的表现着。以此为法对学生开展教学,可以让学生明白,鲁迅先生是一个具有“烟火气”的“人”,而不是满身“铠甲”的“勇士”。

二、抓住心中的“鲁迅”

在对学生进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学时,教师需要抓住学生心中的“鲁迅先生”形象对学生展开深入的培养与引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至于出现较大的思想颠覆与认知颠覆。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促进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感受不同概念上的鲁迅,体会不同意义上的鲁迅。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认知体验能力具有较大的作用和显示意义。

例如: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分析在其他课文中的鲁迅先生光辉形象,以及在本课文中作者所描写的鲁迅先生的形象进行深入的对于分析。此时,通过分析学生会得出,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体现出了他一股浓浓的家庭情怀,以及一个“像大多数伯父”一样的身份。这对于让学生深入认识鲁迅、了解鲁迅的作品有著很大的影响。比如,在文章中的一句话中这样写道“伯父不仅仅是伯父,也不和任何人的伯父一样”。但是,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往往都把目光集中于“也不和任何人的伯父一样”的角度上对文章展开分析。而鲜有人将鲁迅先生与“伯父不仅仅是伯父”的内容进行结合。

三、忘记横眉冷对的态度

在大多数小学生心里,以及大多数教师的心中。鲁迅就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冷静的、是铁血的、是寂寞的。但是,从《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也是一个平常人,也是一个会哭、会笑、会表达自己感情的人。

例如:鲁迅先生的一个动作“摸”,体现出了他对作者的关爱,一个表情“笑”,体现出了他对生活的向往与热爱。以及鲁迅先生与作者在午后时光的恬静时光中讲故事、聊天……这无不表现着一位伯父对自己晚辈的爱与慈祥。

综上所述,部分教师常常忽视孩子们的笑声,硬是要把课文生发到和黑暗作斗争,以及延伸到革命乐观主义的主题上。试问小学五六年级的孩子能理解得了这样的鲁迅先生吗?课文明明写的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那个亲切、幽默的伯父哪里去了?那个和任何人一样的伯父哪里去了?为何只看见一个“和任何人也不一样的伯父”?只看见战斗的鲁迅先生,不见“微笑的伯父”,这也是长期以来中小学鲁迅教育的盲点和误区。作为伯父的鲁迅是被忽略的,鲁迅先生的笑是被忽视的,难怪很多人从小读鲁迅的作品,长大后反而对鲁迅排斥、 反感,那是因为教科书和教师传递给学生的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有距离感的战士鲁迅,而不是一个真实的、可亲近的伟人鲁迅。

参考文献

[1]鲁兆周.质疑,让阅读教学的课堂游向“深水区”——以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为例[J].江西教育,2016(02):42-43.

[2]范立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A]. .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4年教学案例[C].: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5:9.

猜你喜欢

方法探索小学语文
刍议小学数学课堂学习兴趣
新课程视野下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方法探索
漫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
漫谈班主任工作的实践
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之我见
量纲关系在普通物理力学中的简单应用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