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教学助力小学数学实践教学高效课堂建立

2020-04-09李大军

大众科学·中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多元教学实践教学高效课堂

李大军

摘要:本文中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注重构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衔接,注重教学内容的理解性、趣味性以及延伸性,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帮助他们树立数学学习自信心,促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多元教学;小学数学;实践教学;高效课堂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速度上,忽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力和发散力,导致学生陷入思维定式的数学学习中,最终致使学生缺乏足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和兴趣。对此,教师应在转变原有教学观念的前提下,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教学模式,注重教学方法的多元化,侧重调整学生的自主探究与教师的适时引导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既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又使他们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促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降低学生的学习坡度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将文字化的数学知识,以形象化的方式,展示出来,并在此过程中,降低学生的数学学习坡度,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灵感,让他们真正地理解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提升多媒体教学质量。

例如,在讲授“图形的运动”这部分知识时,教师运用多媒体,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导入方式,并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让他们在理解数学知识的前提下,进行相关数学知识的运用,提升多媒体教学质量。具体教师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点,运用多媒体,讲授知识。为了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掌握此部分内容的知识,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镜面成像”的原理,并让学生联想自己在照镜子的过程中,出现的场景,提升学生对此部分知识的掌握能力。第二点,创设问题。在大部分学生掌握此部分内容后,教师创设如下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问题:你能够找到那些具有对称性的物体?可以从生活的物品中进行思考;也可以从汉字中寻找灵感!第三点,展示成果。在大部分学生探究结束后,教师进行提问。小陈积极地举手说:“我一共发现两处具有对称性的物体。第一处,我们学过的很多汉字具有对称性,比如,丛林的‘林字;日月的‘日字;第二处,我们常见的生活物品,也同样具有对称性,比如,两副手套;汽车左右的两个倒车镜等等。”

二、使用生活化教学,提升知识运用灵活性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数学教师往往将教学的重点集中在课本内容上,忽视构建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连接,导致学生认为数学是符号和数字堆积的错误认知,从而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较为死板。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从生活的角度,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从联想生活物品的过程中,增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生活物品的举例中,提升知识运用的灵活性,充分发挥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积极效益。

例如,在讲授“千克、克、吨”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联系数学知识与生活现象的共同之处,提升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即让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可以解释数学知识的生活物品,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灵活性。具体的执行思路为,教师将生活中的物品,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掂一掂”中,感受抽象重量单位,在手中的形象化感受。与此同时,教师会出设相应的习题,让学生以感性的认知为依据,思考相应的问题。在课上,教师将生活中的物品,引入课堂中。比如,教师会在一个苹果上,贴上60克的纸质标签;在两袋食盐上,贴上1000克的标签;在一个乒乓球上,贴上2.5克的标签。与此同时,教师让学生按照作为次序,依次到讲台上,用手掂一掂,以上物品的重量,并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询问:“你感觉克和千克哪个重?记住不同重量单位你手中的感受!”在全部學生进行此项活动完毕后,教师创设如下的问题,让学生思考。(1)一大桶雪碧的重量为1.5( );(2)一根签字笔的重量为5( )。为了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灵活性,教师引导性地说:“你们可以联想掂生活物品的感觉,进行分析,一定要说出判断的原因!”在大部分学生思维问题结束后,教师进行提问。小赞积极地举手说:“一大桶雪碧的重量为1.5千克。我判断的原因为一大桶雪碧的重量显然要比一个乒乓球的重量中,也同样重于两袋食盐的重量,因此用1.5千克;一根签字笔的重量和乒乓球的重量最为接近,所以为5克。”教师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在拉近学生与数学心理距离的同时,让他们在理解数学知识的基础上,真正地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增强他们思维的灵活性,获得良好的数学教学效果。

三、巧用游戏法教学,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

计算教学相对单调,既是教师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痛点,更对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发起挑战。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转变传统的以练习为主的授课方式,将游戏规则与数学知识进行巧妙地融合,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通过反复运用“游戏规则”,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提升小学数学游戏教学质量。

例如,在讲授“乘法”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考虑到上述问题,并采用游戏化的方式,开展此部分把内容的授课,还制定具有互助性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游戏的快乐,增强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的有效性。具体教师从以下几点,开展小学数学的授课。第一点,学习知识。教师运用Flash动画的形式,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教师通过多媒体中的互动机制,考验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为下一步的游戏教学进行“预热”。第二点,创设游戏及规则。教师创设如下的游戏规则:教师运用多媒体,创设动态的正方体,并在每一个正方体的面上,设置相应的数学题目,让学生以点鼠标的形式,随机投掷正方体,并在5秒内,计算正方体题目上的问题,增强数学计算学习的趣味性,提升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质量。与此同时,为了获得良好的数学计算教学效果,教师可以设置互助性的游戏规则:当一名学生成功帮助另一名学生掌握相应的游戏规则,则提供帮助的学生可以额外获得一次游戏的机会。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可以给与学生相应的物质奖励,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具有竞争性互助性的数学游戏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游戏学习内在驱动力,提升数学教学效率。第三点,展示成果。教师选择其中一位学生的游戏片段,进行简要介绍。小冉看到6×4后,迅速地答道:“24!”因为教师了解小冉的数学成绩较差,所以询问小冉:“你是如何迅速算出这道题的?”小冉说:“这是小宋告诉我的。他让我联想已经掌握的乘法口诀。因为我记得4×5为20,而6×4为在原先数字上面加4!”小学数学教师运用游戏的方式,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既调动学生的游戏学习兴趣,又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掌握数学知识,也让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懂得相互帮助,从而真正将游戏教学的效益发挥大最大化,提升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在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除了深入研究教学内容之外,更应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数学问题,并注重构建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连接,侧重促进学生思维与数学教学方法的融合,从而搭建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思维方式的桥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掌握知识,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进而构建出一个有血有肉的具有生活气息的多元化数学课堂,提升数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蒲生林.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多元教学与小学数学融合途径探索[J].学周刊.2016(11)

[2]马千里.构建高效课堂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J].宁夏教育.2017(01)

[3]张军.浅谈如何高效、有效的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考试周刊.2016(34)

猜你喜欢

多元教学实践教学高效课堂
让我们有效迁移,多元而教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论述初中英语多元教学法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