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020-04-09王明国

大众科学·中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运用小学数学

王明国

摘 要: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扮演的是督促学生学习、为学生传递知识的角色,而学生也必须要依赖教师的引导开展对应的学习活动,具有很强的被动性。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与新课改工作的推广,教师们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而是充分认识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始采取措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自发地学习,并且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探究平台,旨在不断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之得到更好发展。对此,本文以探究性学习模式为例,详细分析了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课堂;运用

引言

课堂是教师培养和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场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践行课程改课理念的主阵地。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需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并据此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同时融入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便不断触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改变以往被动学习的状态,积极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去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进而增强师生互动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最终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促进教学质量的稳定提升。

一、鼓励学生课前预习,在课堂上探究各自的疑问

学生的疑问是他们进行钻研和探究的主要动机,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因势利导,为学生设计导向性较强的预习任务,使其在课前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相应的疑问,然后在课上据此开展针对性探究活动,以便不断强化他们的探究意识和能力,并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为了达成此目的,教师可以运用微课视频或是电子文档展示新课要点与预习流程,确保其内容简洁、清晰,使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及时总结自己存在疑问的地方,再到课堂上分享和交流,通过有效探究解决其疑问,进而不断活跃教学气氛,辅助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二、注重引导和启发,促使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一)联系生活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的问题引发其思考

在新课改形势下,小学数学老师要注意联系生活来组织教学活动,以便不断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回归生活的过程中更加高效地吸收和内化知识。此时,教师可以运用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素材来设计相应的数学问题,以便在学生认知范围内引导他们进行有效的探究,使其调动个人生活经验、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考查点,并寻找条件关系和解题突破点,在反复推敲和检验中得出正确结论,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且有利于强化他們的学以致用意识。

(二)塑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带领其自主探究

兴趣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原动力,所以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开展趣味教学活动,能够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并自觉进行探究式学习。结合当前的各种教育模式,数学老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方法来辅助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通过构建集图片、视频于一体的课堂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按照提示对其中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并发散思维分析问题的内涵,进而在探究中明确知识要点,有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不断发展。

(三)利用学案导学法辅助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性学习活动

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也可以选择难度不大的知识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活动,以便借此机会不断激发他们的潜能,促进教学成效的提高。当然,由于小学生的学习经验不足,仍然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所以在指导他们合作时,数学老师可以采用学案导学模式,以此来优化学生的合作学习流程,促使他们围绕共同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进行交流、探讨,不断挖掘其中的深层知识点,并在此期间树立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的意识,最终在小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不断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究

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单靠教师的讲解和引导是无法使他们完全理解的,而实践活动则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深化知识的重要途径,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符合学生的形象认知思维需求,且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应用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数学课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实践探究的环节,要求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了解知识的形成原理与应用方法,并能够另辟蹊径,找到更多验证数学理论结果的实践方法和技巧,从而不断增强他们的探究水平,使其对于所学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

三、传授方法,增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

(一)渗透数形结合法强化学生探究水平

在小学阶段,学生们最常用到的解题方法就是数形结合法,能够在短时间内把题目要点直观地呈现出来,并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于此,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需要有意识地渗透数形结合法,引导学生在探究各种比较复杂的知识点时,通过绘制线段、画几何图形、思维导图来罗列题目中的要点,并据此分析各个数量条件间的关系,然后开展针对性探究,由此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顺利增强探究性学习的效果。

(二)要求学生总结和串联知识进行灵活探究

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增多,教师们需要带领学生定期梳理和总结学过的知识,以便再次巩固其学习成果,同时要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明确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能够将其综合起来进行应用,辅助增强其探究性学习能力。比如,数学老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总结一章节的知识点,然后根据前期所学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让学生一边回顾,一边分析它们的相关性,还可适时提出综合性较强的问题,使学生在探究中把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辅助他们在之后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更加顺畅、高效地解决问题。

四、结论

教育家布鲁纳曾经说过:“探究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究,便没有数学的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不仅可以实现创新教育的目标,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还能够推动学生自身的良性发展,使其在探究中积累更多数学知识和学习经验,为其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总而言之,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不断调整个人的教学思路,通过优化教学模式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使他们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形成良好的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岳小容.小学数学课堂中探究性学习的困惑与思考[A].教育理论研究(第六辑)[C].2019.

[2]何广海.刍议探究性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宁夏教育,2019,10.

[3]孙继宁.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普童话,2020,01.

猜你喜欢

探究性学习运用小学数学
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常态化的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策略的培养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