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研究
2020-04-09马思华
马思华
摘要:高校思政教育是高校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在大思政教育观的引导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需要进一步推进改革。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需要更具目的性,更注重实践。因此实践育人模式开始逐渐替代原有的思政教育模式,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方向。本文就大思政观念引导下的实践育人模式进行简单的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大思政 高校 思政教育 实践育人模式
大思政就是调动学校的所有资源,并且综合利用这些资源,对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正是在大思政教育观念的引导下,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大胆创新。通过思政教育的实践育人模式,可以更好地增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让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进一步得到升华,有利于思政教育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思政教育,并将其教育成果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
一、实践育人模式的目的
(一)实践的重要性
思政教育必须回归实践,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更倾向于理论教学,这种方式刻板,无趣,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不能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很多时候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理论学习,根本无法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内在素质。因此思政教育必须回归实践,只有在生活,学习中实践,才能更好的领悟思政教育的内在,才能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而不是死记硬背的理论。
(二)回归社会
社会是检验教育成果的最好舞台,同样对于思政教育来说也是如此。学生能否将理论与生活相结合是检验思政教育效果的关键。学生必须学会适应社会。大思政引导的思政教育改革就是要学生回归社会。只有让学生回归社会才能让思政教育的理论知识更加深刻,才能体会其深刻的意义。
(三)正确的价值观
思政课的学习在高校很多院系都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很多院系的思政课只是走过场。实际上思政课对于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未来从事何种行业,学生都必须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自己所处的行业中脱颖而出,而且这种价值理念会时时刻刻指导其行为,并影响其一生。思政课恰恰就是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着深远影响的课程。
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一)脱离主体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普遍存在脱离学生主体的问题。高校在进行思政教育时,大多都是一些针对国家方针政策,灌输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这种方式严重脱离学生主体。让学生产生一种错觉,认为个人想法微不足道。思政教育首先要以学生为本,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对思政教育的认同感,才能使学生的认识得到提升。只有满足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快速的成长。而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度不足,导致思政教育效果不佳。
(二)重理论轻实践
现阶段的高校思政教育,只是简单的把学生聚集到一起,然后由教师灌输一些理论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常常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往往只能被动接受一些理论知识,完全无法发挥其主动性。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根本不能集中注意力,这就导致思政教育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
(三)不重視学生自身发展
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一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质。因此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求也是大不相同。然而目前高校的思政教育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这就导致学生无法在实践中应用这些理论,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更严重的是会导致学生逆反心理。这就导致高校的思政教育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三、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的对策
(一)重视学生自身需求
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在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过程中,始终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发展需求。在思政教育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对于学生的各方面诉求都要认真地倾听,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发展需求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其社会价值,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自我价值的体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教育内容完善
目前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内容不够完善,因此高校需要对思政教育内容进一步完善,从而改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教学理念。在思政教育中,应该引导学生将自身的发展需求与实际相结合,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应该有计划地根据教育内容进行实践,从而强化思政教育的效果。
(三)改善教学方法
思政教育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但是目前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普遍都存在实践不足的问题。这就需要学校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积极的改进,从而加强思政教育过程中的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实践,去亲身体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学会与学生沟通,从而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思政教育中,进而使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价值体现
实践育人模式是学校教学的重要模式。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育人模式可以更好地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增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进而更好的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一)整合资源,重视实践
高校学生普遍已经成年,对社会已经形成一定的认知。因此在思政教育的资源方式上,就要比中小学丰富的多。如社会公益活动,社团活动等等。很多高校不能将这些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造成多头管理,分头进行。这样的方式不能使每个活动都被有效的利用起来。在大思政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实践育人模式将学校中的各种实践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一个集思政、成才规划为一体的模式。这样的模式打破原有的实践活动界限,有效的整合资源,大大提升了思政教育的实践效果。
(二)优化教育环境
在思政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能够影响其教学效果的各种因素。在大思政教育的理念下,影响思政教育实践育人的环境包括了社会和学校两大方面。而这两大方面又包含了众多的要素。这些要素相互关联有构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学校就需要根据需要优化自身的教育环境。例如张贴,宣传校训,建立有浓厚学术氛围和精神象征意义的建筑等等,组织一些宣传演讲活动,评选活动等等这样能够让学生沉浸其中,进而引导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三)改进教育方法
大学生已经属于成年人,他们即将步入社会,接受社会的考验。因此大学生想要成才,必须接受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而大思政理念下的实践育人模式,就是要将学校和社会两个课堂更好的结合起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校可以将学校实践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突破学校的界限,到社会上接受锻炼。这样学生又将在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才需求回馈给学校从而促进学校进行改变,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成长。
(四)拓展教育平台
在大思政的教育观念引导下,高校可以充分挖掘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为高校思政教育拓展出一个新的天地。高校可以充分整合校内外的各种资源,让学校、社会、企业都参与到教育中来。这样最大程度的拓展了思政教育的平台,让整个社会都参与其中。比如,高校可以让每一个学院都建立与校外企业,社团组织的联系。可以让学生出去实践,也可以邀请校外专家演讲,在实践过程中要邀请校内,校外优秀工作人员作为德育导师进行指导。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好的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结语:
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育人模式已经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不断被各大高校所采用。它可以更好地将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对学生的未来成长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学校应该不断对思政教育的实践育人模式进行探索,进而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崔龙.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30):2-3.
[2]冯梅.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研究[J].智库时代,2019(27):69-70.
[3]周玉.“大思政”视阈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探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9(02):104-107.
[4]王凯文.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J].文教资料,2016(24):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