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建立蔬菜种植补贴制度的思考

2020-04-09吕海忠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蔬菜种植建立补贴

吕海忠

摘 要 蔬菜生产属于高风险行业,虽然它有着时间短,见效快的优点,但是蔬菜生产也要看天行事,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作为一个弱势产业,政府如何进行宏观调控,促进蔬菜产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补贴政策在经济政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对目前我国蔬菜生产概况、补贴现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对建立补贴制度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建立蔬菜种植补贴的原则及思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建立;蔬菜种植;补贴;思考

农业补贴是一国政府对本国农业支持与保护政策体系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政府对农业生产、流通和贸易进行的转移支付。而对于蔬菜产业,采用一定的补贴是必然也是必要的选择。

1 我国蔬菜生产概况

根据商务部最新统计的数据显示,2011年10月10日到30日,重点监测的食用农产品价格继续回落。其中,批发市场的大白菜价格分别环比下降了11.1%、8.3%、11.4%,即3周时间内大白菜价格累计下降超过30%。同期2周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下降10%。之所以出现白菜暴涨暴跌怪圈,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可以归结为:(1)信息的缺失。这是导致目前蔬菜市场供应不平衡的重要因素。对菜农而言,即使通过不同渠道获取了相关信息,但仍然缺乏对信息的辨识和分析。(2)季节性的因素导致了市场蔬菜供应不平衡。(3)菜农在整个产业链中处于弱势,定价权低,无法影响或掌握整个白菜市场的价格体系。针对我国的农作物连续出现暴涨暴跌的现象值得我们反思。

2 目前我国蔬菜补贴现状

进入90年代中后期,面对市场粮价节节下降和农民种粮收益年年走低的情况,我国开始对粮棉等农产品的价格和流通实行较大力度的干预政策,主要通过以高于市场价的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同时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给予利息和费用补贴。近年来,我国每年农业补贴额大约在1800亿元,一方面财政如牛负重,另一方面保护农业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效果并不理想。政府应该从完善相关体制机制等方面入手,更多发挥市场不具备的作用。如应尽快建立起全国性的农产品信息机制。让生产者掌握最完整的产销信息,这样才有利于引导其来年的种植;同时政府也应建立基本蔬菜生产补贴制度,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除了正常的抗灾救灾外,要对生产进行临时救济,确保菜农不致血本无归;一旦蔬菜收购价格低于一定标准,政府应启动相应预案,对农民种植蔬菜进行收购或进行补贴等。通过对蔬菜生产各个环节实施补贴,把政府的扶持通过市场传导到生产环节,以稳定菜农的收益预期和生产信心。目前,中央还没有将蔬菜纳入种植业补贴的范围,但各地方政府每年都要安排一定的资金支持“菜篮子”基地建设,一些财力较强的地区也从本级财政安排部分资金对蔬菜种植大户给予一定补助,对蔬菜产业发展已出台了一些相应的扶持政策。

3 建立我国蔬菜补贴制度的思考

3.1 建立补贴制度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蔬菜等鲜活农产品,很多品种都不耐储存,客观分析蔬菜生产、流通等环节,我们会发现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等所获得的利润,在整个产业链利润中的比例并不相同。总的来说,在蔬菜整个产业链上,菜农是产业链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是保障供应最关键的角色,是稳定价格最关键的因素。因此政府应必要实时建立蔬菜生产补贴制度,保护菜农的利益。只有保护好、发展好这个基础环节,稳定并调动菜农生产的积极性,蔬菜生产才能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同时尽快完善蔬菜政策性保险制度,帮助菜农规避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利用财政资金支持和价格调节基金补贴,建立健全基本蔬菜品种的政策性保险制度,合理划分政府负担和菜农负担的保费比例,科学确定蔬菜因灾减产或市场价格大幅下跌的保险金额,帮助菜农在遭遇风险时,购买种子、农药和灌溉、施肥等直接经营成本能够得到基本补偿,保持蔬菜生产能力。

3.2 蔬菜种植补贴的原则及思路

在蔬菜种植过程中要严格遵循:促进生产,增加收入;因地制宜,便于操作,节约成本的原则。

3.2.1 以土地面积为补贴客观依据

国内外的经验表明,无论采取什么方式计算补给农民的款额,都要以农民土地持有产权所承担的土地面积作检验,并最终落实到农民手里。具体办法可采用国际通行的大宗农产品的种植面积为主、改善地力的计税面积为辅的补贴,既有利于保障蔬菜产量的持续稳定增长,又有利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同时科学制定补贴标准。建立补贴的“激励-约束”导向机制,根据财力状况,使农民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就会收到良好效果。

3.2.2 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相结合

政府补贴生产要素和改善农业环境相结合,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宏观经济发展要求的。从近几年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他们也多采用复合的补贴方式,避免了单一的保护性补贴方式,充分利用了WTO农业协议所允许的“绿箱政策”及“黄箱政策”的除外性规定。这样,既能促使农民收入的增长,又能提高农业生产的内部要素的利用效率,还能从外部对农业给予支持。

3.2.3 向技术倾斜

蔬菜种植属于一种高技术含量的产业,需要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才能达到理想的收益。在蔬菜补贴中,要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及高新技术的倾斜。当前,我国的农业科研机构的创新体制还没有形成符合市场运转的机制。农业高科技的创新要求投入大量资金、产品,而且技术更新快,风险高,迫切需要国家予以补贴,以缓解风险,促进科技的推广利用。

3.2.4 从法律上对蔬菜种植予以规范、保护

目前,虽然我国已制定了基本法《农业法》,且全国各地对蔬菜种植补贴问题有了一些相关的法规或文件,但如何把这些法规文件进行系统化、规范化,是摆在法制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而且菜农及地方政府的法律意识淡薄,实施力度不大,他们的利益还难以真正落到实处。因而当务之急是完善农业立法,加强法律的实施。

3.2.5 加强农村信息网络体系建设

在蔬菜生产、流通过程中,知识和信息的利用成为农村经济建设的主要特征。信息市场已构成蔬菜市场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然而其公共产品的特性,要求政府责无旁贷地予以财政支持建设。当前蔬菜信息体系的建设,要以强化信息服务为核心,以建设蔬菜市场监测预警系统为切入点,建立健全应用系统,整合资源,健全制度,完善网络,提高农业领域决策管理、生产经营、科技推广和农产品流通各环节、多层面的信息化水平,增强信息服務整体功能,培育高质量的农村信息系统。

猜你喜欢

蔬菜种植建立补贴
图表
农机购置补贴的绩效分析
关于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探讨
苏南地区设施农业发展经济效益分析
建立良好的公证质量保证体系措施研究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谈森林管理管理体制的创新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在三星电子中的应用
土地政策在农业产业集群过程中的研究
3 000万元支持海口灾后种植业 补种橡胶1亩补贴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