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翻译中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2020-04-09邓娟孙莉

青年文学家 2020年6期
关键词:文化因素跨文化交际翻译

邓娟 孙莉

摘  要:随着时代向前发展,不同国家之间、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也更加频繁,为了使不同语言、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更加通畅,翻译这一过程变得十分重要。我们需要意识到,翻译与文化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翻译不仅仅是字词句的对应转换,也是文化的传递,从本质上来说,翻译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因此我们需要研究跨文化交际在翻译中的重要意义,从而加强自己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更好地提供 翻译服务。

关键词:翻译;跨文化交际;文化因素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6--02

1. 引言

翻译所涉及的不只是语言问题,更重要的是文化问题。美国翻译理论学家尤金·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语言只有在其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跨文化是指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而翻译这一过程正需要译者穿梭于两种或者多种不同的语言与文化之间,找到对等的、恰当的方式再现原文的表达。因此,我们不难发现,翻译与跨文化交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相应地,跨文化因素对翻译过程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2. 翻译中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1)从翻译定义的角度来看

对于翻译一词,不同翻译学派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美国语言学家、翻译家尤金.奈达的版本,他认为,“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风格)在译入语中用最贴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其中,核心在于“对等”二字。而想要达到源语与译入语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对等,我们不得不考虑到文化因素。例如,英文中的“end of the world”,如果仅追求字面意义的对等,那么我们很容易翻译为“世界末日”。但是由于欧洲的基督教文化,我们查询基督教的教义可知,“end of the world”意为“judgement day”,即上帝审判人类的日子,在这一天里,好人上天堂,坏人下地狱。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要想达到双语的“对等”,文化因素至关重要,不可忽略。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员只有在了解了不同语言背后的深层文化以后,才能够准确翻译原文的信息。

(2)从翻译过程的角度来看

根据释意派“三角形模式”,翻译的过程包括理解与表达这两个重要阶段,并在这两个阶段中间增加了“脱离原语言外壳”这一意义产生的阶段,三角形的左边是源语,右边是译语,顶部则是从源语转换成译语的方式,即意义的产生阶段。释意派提出的这一理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及应用,但普遍来说,我们在谈到翻译的过程时,会将其简化为理解加表达这两个重要部分。而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对这两个部分都有着重要影响。

①从翻译的理解过程来说,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原文。由于英语和汉语在语言观、词汇、句法以及语用等方面都有文化上的差异,因此在阅读英语文本时,我们会发现语言中的文化差异会对造成一定的理解偏差。例如,“Tom can be relied on, 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如果我们在翻译时不了解“to eat on fish”和“to play the game”的文化内涵,我们就无法真正理解这两个短语,也就很可能把这句话翻译为“汤姆靠得住,他不吃鱼而且玩游戏。”但实际上,“to eat no fish”出自一个典故,在英国,一些耶稣教徒为了向政府表忠心,拒绝在周末吃鱼的习俗,也就是说“eat no fish”可用来形容人忠实可靠。而短语“to play the game”也涉及到 英国的体育文化,是指“to play fair”,意为公平比赛。因此,这句话应该翻译为“汤姆为人可靠,他既忠诚又正直。”从这个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在翻译的理解过程中,跨文化因素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否具有跨文化意识和能力将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正确的理解原文。

②从翻译的表达过程来说,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利于我们优化自己的译文。何谓优秀的翻译文章,除了要考虑到翻译技巧、文章手法、基本语言表达方式等因素以外,我们认为一篇通俗易懂、优美、流畅的翻译版本才是一篇好的翻译文本。翻译不仅局限于英、汉词汇之间的一对一转换,更要求在充分理解原文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适度删减与语言优化,使文章准确达义的同时,语言 更加优美、流畅。例如,电影名《Hilary and Jackie》的翻译,我们仅仅将其直译为《希拉里和杰奎琳》当然没有问题,但是考虑到影片内容和不同译者的文化底蕴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不同,我们也可以将其翻译为其他版本,其中有译者将其翻译为《她比烟花更寂寞》,这一翻译版本让人叹服并流传至今。从而我们也很容易发现,良好的跨文化能力对我们翻译的表达过程也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

3. 从翻译标准的角度来看

无论是在欧洲翻译学界还是国内翻译界,不同学者对于翻译标准都有自己的不同看法,但是他们的共同点在于,都认为好的翻译一定要做到“忠实原文”。而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反映和传播工具,两者之间犹如一对孪生兄弟,共同成长,相互依赖,不可分割。因此如果我们在翻译时想要做到忠实原文,就不可避免地要 涉及到 文化因素。例如美语中的country house就不能按照其字面意思译成“农村住宅”,相反,它指的是英国英语中的Villa (别墅)。英国人说的“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sea”对应的是中文中的“进退维谷”,因为英国是航海民族,而中国是大陆民族,也正是因此,中文的“畅通无阻”,他们说 “The coast is clear.”。此外,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背景下,同一种表达可能传递着完全不同的信息。习语hold ones breath不能一味地直接译成汉语的“屏住呼吸”,如在“I know that he said he expects to give us all a nice increase in our pay, but I wouldnt hold my breath. Don't you remember he made the same promise two years ago?”这段话中,“I wouldnt hold my breath.”译为“我不敢奢望”的意思更贴切,更符合原文所表达的含义。由以上译例可知,译者在进行翻译实践时,要准确把握语言所反映或体现出来的背景知识,包括宗教、习俗、历史、伦理道德观、价值观等等。忽略了语言所传达的这种域外信息,忽略了外国的事情的特色,甚至将国外的事情当作中国的事情来理解,那就肯定不能把握原著的意思。上文中的不少例子已经很清楚地展现了 文化因素对正确表达原文意思的重要影响,而我们也可以从中得出结论:不考虑语言中的文化因素,我们在翻译时无法做到忠实原文。

4. 总结

本文从翻译的定义、翻译的过程、翻译的标准三个方面,分析了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从翻译的定义上来说,跨文化交因素会影响其核心—对等;从翻译的过程来说,跨文化交际因素不仅极大的影响译者的理解过程,还影响译者翻译文本的表达及译文版本的优化;从翻译的标准上讲,没有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就无法给出忠实原文的翻译,这无疑会造成翻译的失败。从这三个方面,我们足以认识到翻译中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也正是因此,我们应该好好学习跨文化交际课程,充分了解不同文化中的差异,了解不同语言背后所隐藏的文化因素,为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獻:

[1]胡蓓. 通过对“君子”英译的文化透视探讨汉英翻译背后中国传统文化传递难点[D].上海师范大学,2010.

[2]黄燕平.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疯狂英语(理论版),2018(03):69-70.

[3]李洋.论翻译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J].高教学刊,2015(24):60-61.

[4]徐菁,刘鸿庆.翻译教学中文化差异及跨文化意识培养研究[J].中国报业,2017(24):31-32.

[5]张艋. 浅议译者跨文化修养在翻译中的重要性[A]. 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四卷)[C].:四川西部文献编译研究中心,2015:3.

猜你喜欢

文化因素跨文化交际翻译
高职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青春喜剧:欧美电影市场的文化调味剂
当代大学生微博名的调查归类及社会语言学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探究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