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萧伯纳作品中社会问题呈现
2020-04-09张晓倩
张晓倩
摘 要:萧伯纳可以说是继莎士比亚以来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生活在二十世纪的他,在长达60多年的创作生涯里,创造出了五十多部经典剧作,是为真正的高产作家。他的剧作大都就不同的社会问题和主题,从伦理价值的角度,进行剖析和揭露,因为他的作品又被称之为问题剧。本文将选取他的《卖花女》、《华伦夫人的职业》,以及《鳏夫的房产》三部作品,分析其蕴藏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萧伯纳;问题戏剧;社会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2139(2020)-06--01
萧伯纳出生于都柏林,是家中第三个孩子,也是唯一的男孩。萧伯纳反对奥斯卡·王尔德的“艺术为艺术而生”的理论,在他看来,艺术应该为生活而生,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也是为什么他的剧作被称作问题剧的原因所在,描绘的皆是那个时代所映射出来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和他切身的经历感受。文学的来源源于生活,萧伯纳的生活环境和经历给他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灵感。他的家庭原本是爱尔兰数一数二的家庭,拥有土地,属于中上层阶级。但到了父亲这一辈,家境每况愈下。在政府任闲职的父亲因嗜酒成性,改做粮食生意,但是也没有起色,无力养家。之后,萧伯纳的母亲另嫁他人,带着他的姐姐离开了都柏林,而他继续在都柏林和父亲一起生活。为了帮助父亲分担家务,养活家庭,萧伯纳不到十六岁就不得不辍学, 到一家房地产机构去做学徒,帮助父亲支撑这个家。几年管理房租的账目,特别是外出收租的经历,使萧伯纳第一次亲眼看到了社会上贫富间的悬殊和贫困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一、《卖花女》:语言冲突中所反应的阶级问题
《卖花女》又叫《皮格马利翁》,是一部以语言的改变为主线串联起整个故事的剧作。剧中女主人公伊莉莎跟男主人公希金斯是在贫苦门口第一次相遇的,该剧主要讲述了女主人公伊莉莎在语音学家息金斯教授的帮助下从一个满口土话的卖花女转型为一位举止优雅的贵妇人的故事。剧中主要有三处情节的冲突转变:一是伊莉莎父亲杜立特尔由于女儿进入上层阶级的身份突转,二是主人公伊莉莎受到改造后的身份突转,三是伊莉莎的婚恋观突转。剧中,希金斯教授最初是因为语言的粗鄙瞧不起伊莉莎,最后也是因为伊莉莎语言的改变,进而进行身份的改造而爱上伊莉莎,这从深层次上反映了语言表面下的阶层问题,下层群众语言的粗暴,狂妄与上层人士的儒雅,端庄形成对比,你只有表现的像名媛或者只有你自己是名媛,你才有机会混迹于上流社会圈,否则,底层人民永远是底层人民,这种阶级的固化和弥补不了的贫富差距的鸿沟是萧伯纳通过这部作品想要带给我们的反思。
二、《华伦夫人的职业》: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从未减轻
华伦夫人的职业是什么呢?其实是以卖淫为生的妓女。但是萧伯纳并不是为此而批判这样的价值选择,而是给予同情。华伦夫人为了供女儿薇薇读好的大学,接受好的教育,所以迫于无奈,从事这项职业。在这部作品中,萧伯纳无情地斥责了整个资本主义制度和父权主义对女性的压迫,表达出对维多利亚时代受压迫女性的无比同情。萧伯纳在序中还进一步揭示了卖淫的本质。萧伯纳指出:“并不是妇女的堕落和男人的淫荡而导致了卖淫,而是因为工资过低、工不同酬、工时超额,迫使那些穷苦不堪的妇女们不得已而出卖肉体,以维持生计”。在那个时代,女性被看成是男人的附属品,是下等人。女性唯一的出路就是嫁个好人家,万一遇人不淑,那这辈子就毁于一旦了,毫无主体性和独立性可言。华伦夫人知道反抗无望,因为男权思想根深蒂固,也逐渐屈服于这个现实惨淡的社会,劝导她的女儿薇薇选择富庶但是行为粗鲁,毫无内涵的富家公子,放弃薇薇心里喜欢虽然英俊潇洒,有思想深度但是却穷困的弗兰克,只有这样,才是一个女人最好的出路。事实上,萧伯纳对于女性主义的研究是具有开拓性的,他让我们相信,有些时候,不是商女不知道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而是现实让她们低了头。
三、《鳏夫的房产》:扭曲的婚姻伦理
这是萧伯纳的第一部剧作,在这部作品中,房产作为财富和物质的象征,反映了那个时代唯物质主义和唯利益主义,爱情的基础不是真挚的感情和两心相悦的欢喜,而是以是否能获取利益为衡量标准;友情的基础不是推心置腹的交往和两肋插刀的义薄云天,而是是否能还得回报作为黄金准则;我们可以看到那女主人公曲折的婚姻历程,主导着他们婚姻的其实始终是金钱,金钱的作用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关系。虽然最初双方是因两情相悦走到一起,随后纯真的爱情便沦为金钱和物质的附庸。在是否接受白朗琪嫁妆的问题上,两人的意见产生严重分歧。当屈兰奇得知这笔嫁妆源于准岳父萨托里阿斯对贫民窟穷租客的残酷压榨,自命清高的他理直气壮的拒绝接受这笔不义之财。他没有因为爱情放弃所谓的自尊,而白朗琪也没有因为爱情放弃这笔本该属于她却不正当的财富,因为对她而言,金钱和财富才能让她过上衣食无忧的安稳生活。她无法忍受拮据窘迫的生活,因为她知道,单靠屈兰奇收入,他们的生活质量得不到保障,更不能满足她对富足生活和上流社会的渴望,所以,两个人在争执不下的情况下,撕毁了婚约。
纵观萧伯纳的剧作,每一部皆是对这个世界和社会的刻画和表达,研究他的问题剧,无论是当时那个年代,还是今天,无论是对文学,还是对社会,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Bernard Shaw.Plays UnpleasantM].Harmondsworth,Middlesex,England Penguin Books,1946.
[2]英国戏剧读本[M].戴炜栋.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