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的结构主义解读
2020-04-09任红豆
任红豆
摘 要:20世纪60年代,结构主义理论发端,最先出现在法国,后来波及到欧美。该理论追寻文学系统的内部秩序和规则,认为文本结构内部诸成分之间的区别性关系才是文学意义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从结构主义角度对《牡丹亭》进行剖析,必然会为我们开辟出新的解读视角。
关键词:结构主义;《牡丹亭》;普罗普;列维·斯特劳斯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6--01
汤显祖的《牡丹亭》,讲述了男主人公柳梦梅与女主人公杜丽娘之间因情而死、又因情而生,克服重重阻碍,最终永结同心的缠绵悱恻的绝美爱情婚姻故事,作品中——男女主人公积极爱情、受到阻挠和反对、进行艰难斗争,最后终成眷属或鸾分凤离——的故事情节极具经典性,这样(或悲剧或喜剧)的故事情节读来颇有熟悉之感,更成为中国古代各类戏剧小说的经典故事情节。
结构主义先驱普罗普对此现象进行阐释:他发现虽然各种故事表面上细节纵横交错,“人物”和“主题”数量极多且均有不同,但每一故事的情节因素却是固定的,“人物的功能是作为稳定不变的因素出现在故事中的,并不取决于这些功能是如何完成和由谁完成的”[1]。虽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环境背景、情节要素等可以进行替换与改变,但是其内在的关系结构——也就是结构主义理论中的“语法”——是不变的。这也是为什么在不同时代、作家手中,在更换人物形象、题材之后,会导致作品的时代精神和思想感情有所不同,但故事中所隐藏的深层结构却毫不动摇的原因。
在结构主义看来,文学作品尽管由于时代背景、作家文学素养、情节环境、人物个性等因素会呈现出千差万别的故事情节和发展走向,但每一故事中的“功能”固定不变,内在关系结构大致呈现为“两情相悦——外力干预遭受阻挠——被迫分离——艰苦斗争——被迫屈服/大团圆结局”的固定程式。因此,“严格说来,只存在一个故事”[2]。列维·斯特劳斯运用“分割为成分”和“编配”的方法对俄狄浦斯神话进行重新排列的例子已成为经典,他发现的俄狄浦斯神话“结构”,不是神话“故事”本身的结构,也不是通过“故事”本身發现意义,而是分析故事背后的“故事”、意义背后的“意义”,即不为常人所理解的“故事”和“意义”。
同理,我们可以从“结构”的角度,对事物进行“共时”研究,将《牡丹亭》中的“功能”和“结构关系”作横向排列。首先,运用“分割为成分”的方法,将《牡丹亭》分割成若干碎片或组成成分;其次,对这些碎片或组成成分进行“编配”,可得出如下四项分类:
A.初始状态:杜丽娘、柳梦梅互不相识
B.助力因素:花神相助,二人意外邂逅;判官相助,杜丽娘返回人间;道姑相助,杜丽娘死而复生;皇权相助(柳梦梅高中状元,杜丽娘验明正身)
C.阻力因素:陈最良灌输杜丽娘封建礼教观念,强行刻板解读《关雎》,间接导致杜丽娘情窦初开;杜丽娘思念成疾、不治而亡,二人阴阳相隔;杜丽娘、柳梦梅再次重逢,人鬼殊途;杜宝阻挠
D.最终结局:杜丽娘与柳梦梅成为现实夫妻,恩爱生活;父子夫妻相认,二人归第成亲
由此可得出:
A是对爱情的不自知,D是对爱情的成功实践,二者构成一个“二元对立”;B是对自由爱情的发挥和弘扬,可称为“助力因素”,C是对自由爱情的抑制和阻碍,可归为“阻力因素”,二者形成一个“二元对立”。至此,《牡丹亭》内在的“至情”思想与浪漫妥协性逐渐清晰明了。
A、B两项的对立,使男女主人公渴求爱情的潜在意识被着重突出,二人的一切行为及斗争都是出于对“爱情”的向往,其内在根源是汤显祖的“至情”主张,这也是用“梦境”来承载情节发展的原因。为追求“至情”,故事人物必然要与现实发生巨大冲突,违背封建传统观念和社会伦理秩序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无法真正实现,此时“梦境”便成为一个可供故事人物任意发挥却具有一定合理性的浪漫空间。另外,采用“复生结构”和不顾现实逻辑的写作手法,对现实和梦幻的关系进行了一个奇特的处理,虽违反现实、时间和空间逻辑,甚至突破传统的道德规范,但反映出了更加广泛的现实深度,都是在为自己“爱情至上”的“至情”思想服务。
虽然B项被称为助力因素,但花神、判官等行为主体本身均非现实生活中真切存在的事物,难以真正实现,其神幻色彩赋予故事强烈的浪漫性;皇权(皇帝)这一至高封建礼法的代表者,更对故事最终的圆满结局更是发挥了最大作用:男女主人公与杜宝之间的矛盾、二人的爱情都是通过皇帝得到调和消解及合法化认证,但皇帝这一身份具有双重性,他既是关键助力因素,还是封建伦理和礼法秩序的代表,正是他为这段爱情和婚姻披上了合法化的外衣。此外,男女主人公的行动轨迹也体现了这一点,梦中相遇、人鬼相恋、考取功名等,都在寻求着社会礼法制度的契合点和认同。
虽然《牡丹亭》最终是大团圆的结局,故事主题仍是个人追求至高无上爱情的目标对封建礼法禁锢的最终胜利和绝对超越。但在某种程度上,其深层结构中渗透出来的“爱情”至上浪漫性和对封建礼法的妥协性是难以掩盖的。
参考文献:
[1]赵宪章.文艺学方法通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361.
[2]列维·斯特劳斯 .结构人类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