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效率变动
2020-04-09衡巧艳邢玉升
衡巧艳 邢玉升
摘要:采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对中国装备制造业效率进行测算。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效率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处于不断改善态势,而2008年金融危机后,装备制造业效率提升缓慢,这说明贸易对中国装备制造业具有正的效应。然而中国装备制造业效率的改善最终要依赖于自身的创新能力提高。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效率变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20)03-0001-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现代化经济体建设的着力点是实体经济,而装备制造业是一国实体经济的支柱,其效率的提高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中国装备制造业规模稳步上升,其增加值保持较高增速,但是总体上装备制造业经济运行情况仍需改善。在技术创新上国内自主研发能力增强,科研投资稳步增长,制造业组织化程度也在不断提升,但也面临着科技投入和开发力度不足的困境。
一、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
现有文献对制造业效率的研究大多采用非前沿分析、前沿分析和随机前沿分析。非前沿分析有增长核算法,增长率回归法与代理变量法;前沿分析有DEA法和SFA分析法;随机前沿分析主要有参数和半参数两种形式。综合前期学者的研究,本文采取随机前沿方法,通过构造简单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对中国装备制造业效率进行测算。
二、变量和数据的处理
(一)样本和数据来源及行业分类标准
本文采取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中装备制造业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采取随机前沿生产函数进行装备制造业效率的估算,获取细分行业的产出变量和要素投入变量等。但由于存在数据缺失、行业划分标准变化和价格因素以及指标口径不一致等问题,为使研究准确,本文以2001-2017年为考察期限,获取中国统计年鉴及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中大、中行业的数据。
行业分类标准以2011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7475)为基准。由于2011年后将交通运输制造业分化为汽车制造业和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行业,因此2011年以后将汽车制造业和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行业数据合并为交通运输业制造业,形成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制造业、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仪表仪器制造业七个大类。
(二)数据获取与处理
1.产出变量Y
关于产出变量的选取主要有两个指标,即工业增加值和工业总产值。考虑到中间投入本文采取工业总产值和中间投入之差,即工业增加值作为产出变量。由2007年以后,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不在统计细分行业的工业增加值,能获得的只有工业总产值和工业销售产值,对比2001-2007年工业增加值在工业总产值的占比变化不大,因此2008-2017年的工业增加值按2002-2007年的平均比重估算,并以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分行业工业产品价格指数对工业增加值进行平减,统一调整为以2001年为基期的不变价增加值。
2.资本投入变量K
(三)劳动投入变量
劳动投入变量可以由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中的分行业全部从业人员的平均人数构造,由于中国工业统计年鉴未给出2012年行业全部从业人员数量,因此将2011年和2013年的行业全部从业人员进行简单加权平均得出2012的行业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三、实证分析
根据模型设定,用stata14.0对中国装备制造业SFA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分别用最小二乘虚拟变量模型,技术效率不随时间变化的随机前沿模型和技术效率随时间变化的随机前沿模型 对公式进行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
从三种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技术效率随时间变化的SFA的估计结果最为显著,投入变量K、L,常数项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而η=-0.0647为负数,说明在2001-2017年间,中国装备制造业整体上效率恶化;而这种情况似乎与现实不符,我们将该样本重新划分两个部分:2001-2009年为一个样本区间,2010-2017年为一个样本区间,重新对两个样本进行分析,详见表2。
可以看出在2001-2009年间η=0.3040>0,说明在这段时间内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效率是不断改善的;而在2010-2017年η=0.0083,接近于0,说明装备制造业技术效率基本没有大的变化,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2001-2017年整体上分析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效率是呈现下降的状态。
从现实中依然能解释这种变化趋势,中国于2001年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所面对的市场不再局限于国内和周边友好国家,而是全球市场。与世贸组织成员间的贸易活动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增长,而且不断提高国民收入水平。随着市场的扩大,中国产业专业化水平也不断提高,专业化分工是经济进入规模化的条件之一,国民经济也进入良性循环。在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往来时,他国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信息等也不断渗透到国内,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而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采取的积极措施虽然阻止了经济断崖式的下跌,但并未能消除其潜在影响。2013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产业結构也处于转型之中,第三产业增加值不断提高,2014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增加值。另外,“一带一路”倡议虽然缓解了国内严重的产能过剩,但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蔓延,虽然中国R&D投入逐年提高,但是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及长期性依然存在。
四、结语
综上分析,在2001-2009年期间中国装备制造业效率是处在一个不断改善的阶段,之后逐渐处于一个平稳的状态。由此可以看出,自由贸易对中国装备制造业效率具有正效应,多边贸易体系能促进全球生产要素的快速流动,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但是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最终出路还是在于加强自身技术创新能力,对外技术依赖程度过高容易导致经济发展受制于他国,这也是中国将建设创新型国家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原因。正如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指出的,“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鲁晓东,连玉君.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1999-2007[J].经济学:季刊,2012(2).
[3] 陈诗一.中国工业分行业统计数据估算:1980-2008[J].经济学:季刊,2011(3).
[4] 连玉君.随机边界模型:进展及Stata应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8(1).
[5] 梁 合,雷社平.我国七大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5(2).
[6] SubalL C.Kumbhakara,Hung-Jen Wang,Practitioners Guide to 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 Using Stata[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5.
[责任编辑:方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