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自我

2020-04-09刘倩妮

青年文学家 2020年6期
关键词:无声告白女性华裔

刘倩妮

摘  要:小说《无声告白》围绕主人公莉迪亚的死亡悲剧事件展开,展现了在一个由美籍华裔和一个白人女性组成的跨种族婚姻家庭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主人公莉迪亚的悲剧结局既是其摆脱期待、寻找自我的方式,也是解锁其家庭冲突与矛盾的钥匙。

关键词:《无声告白》;期待摆脱;女性;华裔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6--02

小说《无声告白》是由美籍华裔女作家伍绮诗耗时六年写就的第一本长篇小说。该书一经出版便好评如潮,夺得2014年美国亚马逊年度图书桂冠。该书获得如此成就,不仅仅是因为作者文笔的内敛沉稳,更是因为她在书中讲述的关于家庭、性别和宗族等相互交织的严肃主题。小说围绕由一个美籍华裔教授和一位白人女性组成的跨种族婚姻家庭里发生的悲剧故事展开,深入探讨了家庭教育问题、女性生存状态和角色冲突的问题以及多元文化下的族裔认同问题。

一、莉迪亚——家庭期待的摆脱

该书的主人公莉迪亚是家中的老二,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也是父母期望寄托的载体。她身上背负着母亲未尽的梦想——成为一名医生,背负着父亲希望她融入群体的期待。她被迫承载父母的梦想,压抑着心中的苦闷,到最后心中的苦海将其淹没,莉迪亚以选择“走”入湖中的方式来摆脱痛苦,摆脱父母的期待。

作为家庭中心的莉迪亚,她一直以来都被父母寄予厚望。在家里,她几乎没有做过真正的自己,她以一副假装出来的笑脸来迎合父母。她没有朋友,没有自由,没有幸福,有的只是巨大的压力和来自父母沉甸甸的期望。

她的母亲玛丽琳是一位美国白种人,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女性依旧受到不平等的对待。玛丽琳在大学学习时就受到男性教师和同学的轻视和挖苦,但是玛丽琳对此充耳不闻,她依旧努力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斗。后来玛丽琳遇见了詹姆斯,并与之相爱,坠入情网。尽管他们的爱情并不被人看好,他们还是结婚了。可随之而来的代价是玛丽琳梦想的破灭。她有了孩子有了家庭,但她没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医生,她甚至没能从学校毕业。虽然玛丽琳扮演好了在家庭中作为一位好妈妈和好妻子的角色,但她依旧心系梦想。她意识到她未能完成的梦想可以寄托于莉迪亚的身上,也许莉迪亞能够成为一名好的医生,能够做出超越母亲的成就。于是她开始鼓励女儿,从莉迪亚小的时候便开始给她灌输科学知识,每天检查她的作业,督促她的学习,让她逐渐走上学医的道路。

她的父亲詹姆斯是一位本土华裔第二代移民,在美国这个大熔炉中,他从来没有过归属感。他聪明好学但是自卑内向,没有朋友。他想要融入白人的圈子里,但是却不知道怎么做,渐渐地他迷失了方向和自我。直到与玛丽琳相遇相恋结婚,他才感觉美利坚这个国家对他敞开了怀抱。但是,他依旧没融入白人的圈子。他想融入这个将他排斥在外的圈子,他自己没能做到,所以他将他的期盼寄于他的孩子身上,尤其是莉迪亚,他幻想着莉迪亚可以自信大方地与他人交际,他希望她可以拥有很多朋友,希望她做别人都在做的事情。

然而不论是母亲成为医生的梦想还是父亲想要融入人群、避免与众不同的梦想,莉迪亚都不想要,她长期在期待的压力下生活,她有些迷失了,她想要的是摆脱父母的期待,找寻真正的自我。父母的期待像雪花一样一片一片不断落在莉迪亚的身上,最终把她压垮。终于在码头上,莉迪亚找到了答案,认识了自己,她认识到她对父母的一味依从、对自己内心的违背从最开始就错了,而且错得很彻底;她意识到冰冷的湖底那一片宁静之地便是一切的结束,也会是她的开始;“走进水里”这一步便是她重新开始的开关,也是她摆脱了一切期待的象征。她是按照自己的思想做出的行动,而不是受他人期待的驱使。期待的重担浸没在水中,消失了。

二、玛丽琳——女性期待的摆脱

为了家庭而放弃梦想的玛丽琳没能为了重拾梦想而放弃家庭。整个家庭都期望她成为一个好妻子,一位妈妈,而不是一个为了工作而顾不上家庭的医生。

玛丽琳是一个追求与众不同的人,在男女地位不平等的社会,她想要成为一名医生,想要让人刮目相看。但是在大学时她与詹姆斯相识并且结婚,结婚之后,她不得不放弃自己想要当一名医生的梦想而专注于照顾家庭。可是在厨房里准备一日三餐、打扫卫生、照看孩子、管理好家庭并不是玛丽琳真正想要的。在玛丽琳的母亲去世之后,她重新意识到她还是想要摆脱家庭对她的期待,去追逐自己的梦想。于是她不辞而别,离开了家,独自去往一个小镇,开始潜心准备考试,可是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玛丽琳发现自己又怀孕了,而这让她不得不回归家庭。

小说作者通过对玛丽琳这一角色的描写揭示出了女性在社会中不同角色冲突和女性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冲突。女性在家庭中被期待成为一个听话的女儿、一个贤惠的妻子、一个孝顺的媳妇、一个给予无限母爱的母亲;在社会中被期待成为一位好的工作者。在家庭与工作的双重期待下,女性很难能够满足所有的期待,也很难在这巨大压力之下去找寻自我,实现自我追寻与价值。在传统的观念中,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才是最得当的。但如今女性意识不断觉醒,她们希望自己能够掌握自己的人生,不再被认为是男性的附属,不被传统的观念和模式束缚住。并不是说女性要抛弃家庭或事业其中的一项才叫做是拥有了自由,摆脱了期待,而是女性能够在面对冲突时,能够自我认知,顺应自己内心地去选择一个处理的方式。而当女性做出这个选择时能够被社会所接受认可,而不是因为做出与传统思想观念不符的选择而被批判。

玛丽琳想要摆脱束缚、追逐梦想的行为虽然失败了,但是这却是一个寻找自我的思想的觉醒,是女性摆脱期待找到合适角色的开端。

三、詹姆斯——身份的迷失与认同

对美国没有归属感的詹姆斯,倾尽一生都在避免与众不同,努力融入白人群体。作为本土华裔第二代移民,詹姆斯希望自己与他人相同,希望自己能与他人正常交往,希望融入白人圈子。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对自己的期待很高,他甚至将这期待也加在他的孩子们身上。尽管如此,他还是迷失了,逐渐认不清自己。

拥有着与其他人不一样的肤色和眼睛的詹姆斯在劳埃德特待了十二年,但他从来没觉得这里是他的家。他从不参加舞会,不参加动员大会,只认识几个熟人,没有朋友,在椅子上是坐不稳的习惯已久没改,就好像随时会有人来撵他走一样。詹姆斯期待着自己能够融入白人圈子,为此,他也做了种种努力,为了避免自己的英语带有口音,他不再跟自己的父母讲中文;为了能跟身边的人有话题,他起草了一份“美国文化学习计划表”,可是尽管如此,他还是没能与其他人正常相处,异样的眼光孤独始终伴随着他。白人孩子对他搞恶作剧,把他的裤子系在洗手池下面的水管上;他经过走廊时,女孩们会盯着他看,还会在他转弯的时候窃笑;他憑借自己的努力考上哈佛大学,本可以留校任教的他却因为华裔的身份和不够合群、不受欢迎而没有被录用。

詹姆斯的身份迷失也是社会上很多华裔所拥有的问题。他们远离家乡,来到一个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甚至是不同外貌的国家,努力融入却屡遭蔑视、讨厌、甚至是排斥。他们逐渐远离了自己的种族群体,同时又距离自己要融入的种族又很远,于是便处在了一个尴尬的位置,找不到目标与方向的他们也渐渐迷失自己的身份。虽然种族问题越来越为人所关注,追求平等的运动也在发生,但是种族问题依旧存在,少数族裔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依旧处在不利的状态。造成此种现状的,不仅是社会的原因,也有少数族裔本身的原因,他们对自我融入的期待太强而逐渐使自己种族身份迷失和异化。所以只有当他们摆脱了这种盲目地、身份缺失地融入白人圈子的期待,摆脱精神上的束缚,加强种族认同感和增强民族自信,才能够自信自强地立足于异国他乡,才能够更好地与外国文化碰撞与融合。

四、结语

小说《无声告白》在揭示主人公莉迪亚之死背后的真相时,也探索了身份危机、人生成就、种族、性别、家庭以及个人道路等问题。作者伍绮诗精准地观察与洞悉了社会上的种种矛盾冲突,而这些矛盾冲突最后在这个跨种族家庭中的情感爆发中一泻而出。矛盾冲突的根本在于“期待”。正如小说前言说的那样“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莉迪亚通过自杀的方式摆脱了父母加注在她身上的期待;玛丽琳通过对其女性角色多重身份的探索正视了社会与家庭的期待;詹姆斯也在婚姻忠诚与背叛中开始认识自我、正视自我、寻找自我,从而逐渐摆脱自己强行融入白人圈子的期待。小说通过对这三个人物的塑造警示读者:每个人都有追求自由和自我的权力,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可以由自己选择的,摆脱期待而活不仅仅有助于个人的发展,而且还有助于社会的进步,甚至有助于整个世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美〕伍绮诗.无声告白[M]. 孙璐,译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

[2]孟畅.20世纪70年代美国女性的身份焦虑——解读小说《无声告白》[J].戏剧之家,2018(31):225.

[3]路宁钰,张璐.当代美国华裔家庭教育问题研究——从《无声告白》谈起[J].名作欣赏,2019(27):32-33.

[4]马丽娟.论《无声告白》中人物的生存焦虑——以罗洛·梅的存在主义心理学为视角[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18):181-182.

[5]殷燕.困在文化夹缝中的“他者”——《无声告白》评析[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9(06):72-76.

[6]宿丹.寻找自我——《无声告白》中的身份认同[J].北方文学:中,2015(9):64-64.

猜你喜欢

无声告白女性华裔
多措并举加强和改进华裔新生代工作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陶欣伯:熠熠生辉的华裔实业家
王赣骏:首位华裔太空人
《无声告白》
“莉迪亚死了”——《无声告白》中他者的悲剧解读
论女性的可持续发展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从服装史的角度研究《唐顿庄园》中的女性服饰
《无声告白》:于无声处听惊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