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理论视域下的《还乡》解读
2020-04-09赵新兰
赵新兰
摘 要:托马斯·哈代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一位伟大的作家,《还乡》是哈代的威塞克斯系列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文章运用劳伦斯·布伊尔的地方理论探讨了人类文明与自然在“地方”上的对立,以及小说中男女主人公对“地方”态度的对立。鉴于此,哈代呼吁人类改变现有的状态,与自然和谐相处,并希望人们转变对自然的态度,能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人类文明与自然在“地方”上的统一。
关键词:托马斯·哈代;《还乡》;地方理论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6--02
一、引言
托马斯·哈代(1840-1928)是维多利亚时代一位伟大且多产的作家。《还乡》是他著名的威塞克斯小说系列中的其中一本,也是一本典型的“性格与环境”小说。《还乡》以埃格顿荒原为背景,描述了克林和游苔莎等五位青年男女的不同命运,反映出在19世纪工业文明的侵蚀下的乡村及乡村生活的变化。本文运用劳伦斯·布伊尔的地方理论分析这本小说,揭示人与自然在地方上的对立,以及人与人对“地方”态度的对立,并提出如何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在地方上的统一。
地方是地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其最基本的含义指由人或物占据的部分地理空间。约翰·阿格纽将地方简化成三种主要含义:“一、作地方讲—是地球表面的某个地点。二、作地方意识讲—是人们对地方的主观感受,包括地方在个人和团体中的作用。三、作场所讲—是人们的日常活动和交往的背景和场所。”[1]
然而,在环境批评领域,地方一直处于被忽略的地位,直到劳伦斯·布伊尔提出地方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环境批评的三大理论基础之一。在《环境想象:梭罗、自然写作和美国文化的构成》一书中,布伊尔提出地方“应当被重视并应当成为环境想象的中心理论之一”[2]。地方是一个很难界定但富有价值含义的概念,小到一个点,大到整个地球,都可以看作地方,如沙发上的某个小点、房子、小镇、城市甚至整个地球。地方“同时具有三种含义:环境的物质性,社会观念或建构,个体的影响或依附”[3]。
二、人类文明与自然在“地方”上的对立
小说《还乡》里有两个非常明显的地方,一个是象征着自然的埃格顿荒原,另一个就是象征着人类文明的巴黎。
埃格顿荒原“能以一种奇特的宽厚亲善面目,重上爱它的人心头。划过繁茂的平川坦野,笑容可掬, [……]暮色和埃格顿荒原的景色相结合,演变出一种不怒而威,不虚张声势而感人深远的局面”[4](p4)。埃格顿荒原的伟大荣光要在黄昏中才能发现。“没有在这个时辰到过荒原的人,就不能说了解荒原”[5](p3)。荒原四周的山峦都有其和蔼可亲的一面。埃格顿荒原就是自然的代表,正如约翰·派克在《怎样研究托马斯哈代的小说》中说道:“你发现的第一件事就是埃格顿荒原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自然。”[6]
而巴黎,“时尚界的中心和旋涡”[7](p121),在那里有金灿灿的买卖,奢侈的生活,还有杜伊勒利宫、卢浮宫、凡尔赛宫、枫丹白露、圣·克卢等,这些都是游苔莎向往的地方。小说中对巴黎的描写都是通过人物的对话展示出来的。在埃格顿荒原的居民心里,巴黎是一个“迷人的地方。豪华的商店橱窗,热闹的鼓乐声”[8](p191),与埃格顿荒原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是个典型的以人类为中心的工业文明城市。
哈代對这两个地方的描述不难看出这两个地方实质上象征着人类与自然。小说中在描写埃格顿荒原时说到“文明是它的死敌”[9](p6),这能让人感觉到自然与人类的强烈对立。即使“一个人穿着颜色和样式都摩登的服装,跑到荒原,总显得有些格格不入”[10](p6)。这种鲜明的冲突跃然纸上。工业文明的迅速扩张使得埃格顿荒原越发的和以人类为中心的城市,如巴黎,对立起来。
三、人与人对“地方”态度的对立
小说里男女主人公在对待埃格顿荒原和巴黎有着不同的态度。克林·约布赖特,《还乡》中的男主人公,从小在埃格顿荒原长大,心中一直都对其热爱不已。“他就是荒原的作品。他第一次张开眼睛就看到荒原了,最初的记忆和荒原的模样浑然一体,连对生活的判断都带荒原的颜色。[……]他心目中的社会无非就是一批出没荒原的人罢了。”[11](p193-194)。长大后,他在巴黎的一家大型钻石商铺当经理, 生活十分富足。但是,趁着回乡之际,他决定不再去巴黎。对他而言,巴黎是一个商业城市,他从事的工作是最无聊、最虚荣的女性化工作,他讨厌这份工作。在他心底,埃格顿荒原才是他真正的灵魂归宿。最终,他回到埃格顿荒原,回到自己的家乡,希望在这地方建一所学校,做一些对家乡有意义的事情,造福桑梓。他的决定和思想都很有超前性。“对乡村世界的人强调文化生活有可能领先于奢侈生活,当然是说真话,不过,这种尝试可就打乱了人们一直习以为常的事理次序了。”[12](p193)
而女主人公游苔莎却一直渴望能离开这个令她讨厌的地方-埃格顿荒原。“身居荒原却不研究荒原的意义,[……]荒原微妙的美,游苔莎并未领略,[……],荒原的环境,[……],叫桀骜不驯的女人忧郁不合群。”[13](p76)在她看来,埃格顿荒原就是她的冥土。她出生于海滨胜地蓓蕾嘴,即使现在和外公住在埃格顿荒原,她的脑子里仍然会有各种海滨广场的浪漫回忆;而她的身上也可以找到那种不属于荒原的尊贵的仪态。她住在荒原,感觉自己像被流放一样,她渴望离开这里。与克林的婚姻,也有希望能和克林一起回到巴黎的企图在里面,但是克林要留在埃格顿荒原生活的决定让她对克林非常失望。最后,游苔莎决定和她的旧情人怀尔狄夫离开这里。一个暴风雨的晚上,他们两人双双淹死在沙德洼水堰下面的一个圆形大潭里。游苔莎毕生都在追寻回到“文明”社会,回到她觉得最迷人的城市-巴黎,但是最终却失败了。
克林和游苔莎两人对待埃格顿荒原和巴黎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双方都渴望“还乡”,对待“地方”的不同态度,就是他们的对立所在,也注定了他们的婚姻悲剧。克林的回归象征着他从奢侈的生活回归到真正的乡村生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意味着他从割断人与自然的工业化生活回归到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生活。而游苔莎的死亡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违背自然就会受到惩罚。她对埃格顿荒原充满了恨意,一直想割断与自然的联系,想回到人类文明的中心城市生活。然而,她最终也没有回去。D.H.劳伦斯认为《还乡》一书中主要控制因素在于埃格顿荒原[14],这种自然的力量。“埃格顿荒原保持了一千年的不变,[……],而埃格顿荒原象征的自然力量似乎在观察和默默地注视着人类命运的变迁”[15]。由此可见,还乡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从字面上看,克林回到自己的家乡,游苔莎想回到她的家乡;另一方面,从隐含意义看,这意味着从文明回到自然,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还乡》中,这个关键词‘乡不仅仅是描写克林,也是[……]对游苔莎简洁而讽刺的描述。此外,‘乡也标志着事件发生的地方的重大意义: 埃格顿荒原”[16]。
四、尊重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在“地方”上的统一
托马斯·哈代是维多利亚时代晚期的代表人物。这个时期,英国进入了工业社会。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越来越趋于紧张。在哈代看来,人类要征服自然是枉然的,他很怀疑工业革命的成果本身。“沧海易容,田野变迁,江河、村落、人物,全有变化,唯有埃格顿荒原一成不变”[17](p6),要想让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那就是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在“地方”上的统一。
埃格顿荒原在哈代的眼中,是一块“和人性完全融洽的地方”[18](p5),就像小说中的克林一样,他更愿意回到自己的家鄉,在乡下建学校,甚至想对埃格顿荒原的人们宣讲“可以不必经过发家致富的过程,便能一步到达心澄神明的全知境界”[19](p167)。虽然埃格顿荒原的居民们认为巴黎是一个富裕奢侈的地方,但是他们却仍然热爱自己脚下的这片荒原。
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让城市越来越工业化,这潮流也影响到了英国的乡村。在工业文明迅速扩张的时候,自然的破坏是无法避免的,即使是埃格顿荒原,也开始受到影响。小说中的红土贩,是古老传统的代表,但是他最后也放弃了贩卖红土。但哈代一直坚信向自然回归的那一天近在咫尺,希望能顺应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五、小结
托马斯·哈代的《还乡》虽然是讲了五位青年男女的不同命运,但是在描述的时候却能反映很多的问题。“地方”所象征的人类文明与自然的对立,人与人对“地方”的态度造成的对立,甚至是悲剧,都反映在这本书里面。
在哈代看来,要想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就需要尊重自然,认同自然,实现地方的统一。克林的回归就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共存,而游苔莎的悲剧意味着违反自然,认为人类是世界的中心,就会遭到自然的惩罚。只有对“地方”的认同,才能真正地的从意识上及行动上实现地方的统一。
参考文献:
[1]萨拉·L·霍洛韦,斯蒂芬·P·赖斯,吉尔·瓦伦丁编. 当代地理学要义—概念、思维与方法 [M].黄润华,孙颖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8: 134.
[2]Lawrence Buell, The Environmental Imagination: Thoreau, Nature Writing, and the Formation of American Culture [M]. Cambridge: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252.
[3]Lawrence Buell, The Future of Environmental Criticism: Environmental Crisis and LiteraryImagination [M].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05: 63.
[4][5][7][8][9][10][11][12][13][17][18][19]Thomas Hardy, The Return of the Native [M]. London: Penguin English Library, 2012.
[6]John Peck, How to Study a Thomas Hardy Novel [M]. London: Macmillan Education Ltd, 1987: 22.
[14]Scott Russell Sanders, Speaking a Word for Nature [A]. Ed. Cheryll Glotfelty and HaroldFromn. The Ecocriticism Readers [C]. Georgia: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1996: 182.
[15]Chen Jia, A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 vol.3[M].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06: 431.
[16]Jakob Lothe, "Variants on genre: The Return of the Native, The Mayor of Casterbridge, TheHand of Ethelberta"[A]. Ed. Dale Kramer.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homas Hardy [C].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3: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