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哲思视角下对《瓦尔登湖》的解读
2020-04-09陈曦敏慧
陈曦敏慧
摘 要:《瓦尔登湖》是美国著名哲学家、作家、超验主义者亨利·大卫·梭罗之力作,其内容蕴藏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时至今日仍是国内外家喻户晓的名篇。该书虽未直接提及老庄思想,但整部著作的主旨与意境却时时体现着道家精神。《瓦尔登湖》中要求回归自然;追求精神自由;主张无为而治三方面尤为突出了其对老庄思想的借鉴与汇通。
关键词:梭罗;《瓦尔登湖》;老庄思想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6-0-01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中庄子思想因其与老子哲学融会贯通,一脉相承,又称老庄思想。而梭罗笔下的《瓦尔登湖》循着老庄思想的自然观、人生观和政治观,参悟宇宙与人生真谛,为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林语堂先生曾说:“如果我把梭罗的文章译成中文,说是一个中国诗人写的,一定不会有人疑心的。”[1]由此,梭罗对中国哲学思想的吸收可见一斑。
一.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梭罗的倡导与老庄思想不谋而合。他们都主张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应当遵循自然并回归自然。
老子认为,道乃天地万物之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世界万物源于道而又终归于道。不仅如此,道还是万物之法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便是世界发生发展之亘古不变的规律。庄子也主张,“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梭罗吸收了老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并躬亲实践,在瓦尔登湖畔隐居,探寻自然之真谛。譬如:第七章《种豆》中,梭罗详细描绘了整个夏天从早到晚培育豆子的心路历程。而豆子也不负梭罗的精心养育,“快乐地回到了培育它们的野生的原始状态去。”[2]144由此可见,人与自然的真谛即是和谐。自然并非供人类享乐,而是聚集了天地万物之精华与灵气。
作为超验主义代言人,梭罗认为自然是天地万物之根本,人是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老庄之“道”与梭罗之“自然”实则一物,都是世界万物之始端,孕育着生命,并教化着社会。梭罗与老庄都主张,探求真理的唯一途径便是与自然进行交流与沟通。人只有与万物融为一体并与宇宙相始终,才能呈现出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
二.逍遥自由的人生观
《瓦尔登湖》与老庄思想的另一共通之处即二者都推崇逍遥自由的人生观。
《庄子》首篇《逍遥游》,表达了一种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主张。无论是不善飞翔的蜩与学鸠,还是翱翔万里之上的大鹏,它们都“有所待”,并不自由。真正的自由非形体之游,而是精神之游。梭罗在第五章《寂寞》中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对精神自由的渴望。他说:“我爱孤独。我沒有碰到比寂寞更美好的同伴了。”[2]124“只要我们的心灵有意识地努力,我们就可以高高地超乎任何行为及其后果之上了。”[2]123一个人追求真正高尚的精神境界,其外表总是孤独寂寞的,但也正因如此才能不受浮华乱世的影响,从而获得真正的自由——精神上的崇高与自由。
庄子生活在血腥风雨的战国乱世,梭罗身处美国社会结构巨变的水深火热之中。默契地是,他们都没有以救世主的姿态站在世人面前,相反,他们以一个普通人的形象隐匿于世,以一种不拘常理的生活方式,默默体察人生苦难与世事艰辛。这并非与世隔绝,“出世”实则为更好地“入世”,最终超然、冷静地解决社会问题。
三.无为而治的政治观
在治国理政方面,《瓦尔登湖》中体现的思想同老庄的政治观如出一辙。
老子身处春秋末期,诸侯争霸,民不聊生。面对百姓疾苦,他提出了“无为而治”的伟大思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而梭罗亲历了美国南北战争的烽火与工业崛起的巨变,在《瓦尔登湖》中简明扼要地指出了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关系:最好的政府是管得最少的政府。梭罗主张政府应给予人民足够的自由而非限制人民的活动,这无疑是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演化,同时也印证了庄子对无政府理想社会的描述:“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太平而无故矣;圣人不死,则大盗不止。”
此外,梭罗和庄子都憎恶战争。《瓦尔登湖》中描述的红黑蚁之战与《庄子》中的蛮触之争有异曲同工之妙。梭罗在自家门前目睹了红蚁和黑蚁“激战犹酣的战场”[2]210,《庄子》则描绘了蜗牛头上的两触角之国“争地而战、伏尸数万”的景象。红黑蚁之战与蛮触之争都暗喻人类伤亡惨重而又无意义的战争,理应遭到唾弃。
上善若水,治国也应如此,如水利万物而不争。梭罗借鉴了老庄无为而治的思想,在《瓦尔登湖》中,力荐统治者给予人民最大的自由,不妄为,不非为,最终达到“无不为”的境界。
四.结语:
超验主义作为一种本身带有宗教色彩的思想,其本质与中国老庄所提倡的道家思想并不完全相同。但他们对于生命、社会的探索却有着共同的基础。在自然观上,两者都主张人与自然共生共处的和谐思想;在人生观上,两者都放浪形骸、不拘一节;在政治观上,两者都主张无为而治,以期达到社会和谐的理想政治状态。《瓦尔登湖》中体现的哲学思想与老庄思想遥相呼应,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越裔漢 译.江苏省: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123.
[2]亨利·大卫·梭罗著.《瓦尔登湖》[M].徐迟译.北京:中国宇航出版,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