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法治素养提高的策略探析
2020-04-09杨帆
杨帆
摘要: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整体的法治素养呈现权利义务意识淡薄,法律法规的知晓率偏低和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在疫病防治过程中通过专业化法治老师引导,利用网络法治平台开放的有利时机和实施法治素养提升实践实训计划,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要注重实效,以实践为导向,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方式,让他们理解法律的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从内心尊崇法律,信仰法律,遵守法律,依法行事。
关键词:法治素养 中学生 疫病防治 学校
拓石二校位于宝鸡市陈仓区拓石镇通洞村,地处西部山区,学生主要来自于周围的通洞村、九峰村、常家沟村和孟家塬村,学校为九年一贯制农村寄宿制学校,四百多学生全部住宿,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既是完成义务教育学习任务,践行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然选择,也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应然之举。在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过程中,学校按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防疫举措落实部署,排查人员,统计体温,开展线上教学,尤其是防疫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扎实有效,对学生法治素养的积累进行了一次“大检验”,在本次疫病防治中学生的法治素养也得到了提升,现就基本情况梳理如下。
一、学生法治素养的整体状况及原因浅析
从教学实践和管理常规来看,学生的法治素养整体偏低,达不到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不能胜任小公民的角色,无法有效承担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建设的任务,亟待加强和提高。
1.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淡薄
2.学生对法律法规的了解和知晓率较低
3.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没有养成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思维定势
二、疫病防治中学生法治素养提高的途径
新冠肺炎疫病防治中,全社会都处于一个高度戒备的状态,充分利用网络通讯工具,有效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并通过学生来影响家长,让家长也能够更加顺畅的配合学校开展相关工作。
1.法治教师专业化的培训
在疫病防治中,什么是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哪些是违法行为?哪些平常看起来没有问题的行为在此时就是违规和违法的?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对传染病防治有什么好处?这些问题的有效解答,需要专业权威的法治老师解释说明,包括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的三次专题防治会议,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召开的第三次会议,中央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召开的会议,这些内容对于学生都是生疏的,需要法治老师予以大众化的讲解。法治老师可以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转化而来,也可以聘请专门的社会人员担任,以语音顺口溜,视频直播,漫画或者沙画讲解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形式可以新颖,挑战答题的游戏方式也可以采用。网络平台的聚集优势是法治宣传的有力工具。
2.利用各大法治教育平台免费开放的有利时机,推荐学生自主学习,参与全国范围内的网络法治研修,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尤其是法治实践水平
这个计划的实施,需要学校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例如法治作文,法治小故事编撰,法治小剧本排演等,全国范围内的法治教育平台有优质的教学资源,教学人员均是法学界和教育界的大咖,对于学生的视野开阔,知识淬炼,能力提升都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们要教育学生不要居家之后白白浪费时间,更不要无所事事,要按照更加严格的要求抓住机会学习,全面提升自己的法治运用能力。
3.实施法治素养提升实践实训计划
在疫病防治期间,可以动员符合条件的学生参与到本村本组的防治实践中去,进行村口的设卡查哨,体温测量,居家排查,卫生消毒,在和居民打交道的过程中宣讲防疫相关法规,倒逼自己学习,提升法治素养。也可以参与到网络空间答疑互动中,通过和同年龄段的同学切磋技艺,寻找自己的不足,专项提升自己的技能。
三、学生法治素养提升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1.注重实效,以目标为导向
学生重点了解的法规应当是宪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其它需要随着年龄增长而学习的法规,可以在学习计划中列进去,适当让他们了解,做好准备。学生法治素养的关键能力就是让他们学会遇到事情寻找法律,再棘手和再难的问题,都应当在法治的框架内解决,不能逾越法律的底线去行事,更不能违法犯罪,这是法治素养能力体现的关键,缺乏了这个能力,法治素养的提升就是空談。
2.以法治思维方式的培养为法治素养提升的核心能力
什么是法治思维方式,就是摒弃传统的人治思维方式,把法律作为准则,用法律的方式去思考和分析实际的生活问题,遇到不公正的事情,需要思考是有人从中作梗,还是制度本身的缺陷,不能以侠客的方式去报复他人,而要以规则为依据,有理有力有礼有节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任由自己的权利被损害而视而不见,更不能利用自身的便利侵吞别人的利益,法治思维方式就是尊崇法律,内心认同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我们不苛求学生都如苏格拉底一般,但我们的学生都应当遵纪守法。
3.法治素养中不可或缺的就是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意识
法律实践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法律认识在法律实践的推动下不断拓展视域,法律认识会不断深化,法律也会更改和完善,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律,例如我国的外商投资法的制定就是根据实际制定法律的最好例证,将新冠肺炎纳入传染病预防乙类传染病也是实事求是的体现,法律必须与时俱进,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法律的为了更加有效调整人们的具体行为,法律条文会变更,但法律保护人民权利的宗旨不会变。
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是一项宏达的工程,需要从夯实基础做起,在学校的每一天,我们都应当有意识的去培养,任重而道远,我们已经站在了这个起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