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为师,教书育人
2020-04-09王立新
王立新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有关教育领域问题的关注和探讨逐步增加。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始终保持一颗好学的心灵,让自己成为学生知识“源头”的“活水”;我们要抓准德育时机,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我们要时刻谨记爱和包容的力量,因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关键词:以水为师;终身学习;德育工作;爱和包容
“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水生来本无常形却有穿石之力,在无声无息中滋养、包容着万物却从不争夺。为师,也该如此。在教育理念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今天,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有必要以水为师,提升自己的执教水平和德育水平、对学生爱护、包容,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以水为师,习之灵动。水是潺潺流动着的,《吕氏春秋》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只有在不停的运动中,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作为教师也是如此,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才能永葆教育青春的活力。
曾经,在教育界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得有一桶水。”意思是说教师只有自己拥有丰富的知识、广博的学问,才能在教学中厚积薄发、游刃有余,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句话在我刚参加工作时就曾听到过。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的创新和课改的深入,愈来愈多的教育工作者给这句话赋予了新的内涵。
首先,与“一杯水”相比较而言,“一桶水”的确是绰绰有余。但是,如果我们今天舀一杯水,明天再取一勺水,用不了多长时间这“一桶水”就会枯竭见底;其次,“水”也有新鲜和陈腐的区别。如果教师拥有的这桶水是“陈水”、“腐水”,给了学生,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因此,“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长流水”。
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只有始终保持一颗好学的心灵、坚定终身学习的信念、不断的积累吸收新知识、不断的运用探索,才能确保自己的“长流水”成为源源不断的、清澈的“活水”,才能让自己“长流水”成为学生知识“源头”的“活水”。同时,我们还要随时关注水质好不好、水量够不够,要在工作中广采博取、不囿于陈规戒律,学会如何“倒水”、“添水”和“换水”。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帮助他们抵御“陈水”、“腐水”的侵害,健全人格,学会做人处事。
宋人朱熹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确如此。只有教师坚定终身学习的信念,不断提升自己的执教水平,才能让学生源源不断的获得澄澈如许的知识。
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以水为师,习之细、润。古诗云:“细雨湿衣看不见”、“天街小雨润如酥”。作为教师,要善于从小事着眼,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启迪。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德育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摆在所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而随着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学生的自主性越来越强,德育工作的开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单纯靠教师耳提面命的说教、靠传统师生关系中教师绝对权威的地位去要求学生像牵线木偶一般遵从各种规章制度,不仅无用、甚至还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
唐人杜甫有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当春天的雨水润泽着大地时,万物自然生机勃勃。当雨水随着春风来时,悄然无声息的滋润着大地万物。
从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要想在學生的心中种下真善美的种子,教师需要做到抓准时机,因势利导,循循善诱。首先,抓准时机。教师要选择最有效、最容易发生作用的时间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譬如刚刚开学的时候或学生获得成功时;其次,因势利导。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找灵感、找德育工作的切入点,切忌假大空、贴标签和生拉硬扯,只有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心声的德育教育才能被学生接受;最后,循循善诱。教师要少一些教条和生硬灌输,给学生体验和内省的机会,才能在春水无痕、细雨润物的学科教学中同时给予学生怎样做人和做什么样人的教育。
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以水为师,习之仁爱。任何物种的起源、生长都离不开水,水孕育出了万物。正是这种至仁大爱,展现出了海纳百川、仁爱包容之心。作为教师,我们教育学生的时候要做到爱护、包容。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严师出高徒”、“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的说法。只有严格,才能使学生成才。但是,严格不意味着教师高高在上的铁板面孔,不意味着拒学生于千里之外的生硬言辞,不意味着在班中起杀鸡儆猴作用的批评惩罚。恰恰相反,教师的严格是要建立在爱护、包容学生的基础之上的。
爱和包容,可以在师生之间架起理解和信任的桥梁,正如《学记》中说“亲其师,信其道”。行文至此,不由想起鲁迅和藤野先生之间的师生情谊。鲁迅归国多年后,之所以仍旧对日本老师藤野先生念念不忘,不只是因为藤野先生传授给了他知识,更是因为藤野先生是一个正直、爱护、包容中国留学生的可敬的教师。藤野先生对学生的爱护和包容,进一步激发了鲁迅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的激情。
没有关爱的教育不是成功的教育,没有包容的严格往往会变得冷酷。愿我们每个教师都能在“一分严格之水中掺上九分热爱之蜜”,不仅成为学生循循善诱的严师、良师,也成为学生信赖的知己、益友。
结束语:教育工作事关学生的未来,为师者当以水为师、教书育人,运用以柔克刚的智慧化解工作中的难题,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投身教育事业。唯有如此,才能帮助学生踏实走好人生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