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取类比学习 提升复习质态

2020-04-09沈静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复习教学小学数学

沈静

摘  要:复习是学生必须经历的学习活动,它是帮助学生整理知识、梳理学习、查缺补漏和发展数学技能的重要途径。为此,在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类比学习策略,让学生在基本训练、综合训练和创新训练等实战中更好地领悟知识,建构认知,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的质态。

关键词:小学数学;复习教学;基础练习;综合练习;创新练习

复习课在很多孩子的眼中就是一个苦难的历程,其主要缘由是:一是部分教师以新授课的形式把所有知识内容讲述一遍,让学生再接受一次教诲,使得学生成为复习课的听众,而缺乏应有的主动性。二是有的教师把复习看成练习课,提供海量习题,反复做,而忽略了数学复习根本宗旨——重点深化,难点突破,建构认知,使学生疲于奔命,苦不堪言。三是还有部分教师只重视知识记忆,而淡化讲练结合,使得复习课味同嚼蜡,缺乏应有的探究趣味。

如何克服这些复习课的弊端呢?实践证明,采取类比学习,讲究点面结合,就是最为理智的选择,通过这种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复习学习的活力,让复习课的质态全面提升。

一、基础练习重实效

“看十遍不如讲一遍,讲十遍不如做一遍”。这是一个通俗的道理,它折射出了提高学习有效性的思想方法。所以在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中教师就得重视学生练习的设置,通过设计不同的基础性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能更好地理清知识的本质,以及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等,使得知识复习得到强化,知识建构得到固化。同时,还能让学生在练习中数学学习的思维活力得到提升,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发展,也使得复习的实效性有更可靠的保障。

如,在五年級“小数的四则运算”复习课教学中,教师既要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又要把复习的着力点放在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之上,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研究中深化知识了解,形成数学能力。

一是设计基本练习题。比如,设计最基本的小数加减法、乘除法计算题,8.9+1.05,2.68+10.02,8.25-5.97,7-3.05,1.5×2.7,4.6×0.28,0.024×0.35,4.08÷12,0.756÷0.09,0.512÷0.016等。让学生在计算中回顾各自的算理与计算方法,使得基本的计算经验得到强化,基本的计算技能得到训练。

二是设计稍有变化的练习题,让学生能够运用算法、算理去思考,但还需要细心、认真思考等方面的努力,从而让知识积累更为厚重。如把运算律的内容整合到小数四则运算之中,像2.4+3.91+0.09+3.6,12.9-6.89-2.11,1.25×2.4+5,6×1.25,9.9×3.8,6.45÷0.25÷0.4等,其中既有运算律单独运用的习题,使得学生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计算,使计算简洁,也使学生的思维更灵活;又有需要进行思考的变式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小数运算算理的基础上,培养他们创新学习的意识,也使得他们思维发散性得到训练。

三是设计拓展性练习和延伸性练习。主要是设计像教材中所编写的这样的练习:0.4×0.9,0.44×0.99,0.444×0.999,0.4444×0.9999,0.44444×0.99999等。先指导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再探究计算中存在的规律,并应用到后面的练习之中。

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把类似的算式往下编写。这一过程,不只是把练习延长,而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找到题目的规律,运用规律去编写,使得学习真正内化,成为他们的数学素养构成的重要部分。

当然,还可以把这部分的内容延展到课外,诚如教材中的“探索与实践”那样,了解家中上个月的水费、电费、燃气费等缴费情况,指导分阶梯收费的原则,以帮助学生巩固小数乘法计算,促进学习思维的发散等。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能够看出,针对性强的练习对孩子们的数学复习是大有裨益的,能够帮助学生消化知识,领悟知识,也会使得他们的数学学习表里一致,事半功倍。

二、综合训练重灵性

采取类比学习策略,旨在让学生在不同的练习中学会寻找共性,找到规律,从而让数学学习质态提升。同时,也使他们在不同的训练中学会分析、学会思考,从而使数学学习经验愈加丰富,数学能力不断攀升,持久学习、终身学习的底蕴更加厚实。

如,在六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单元复习中,教师就得重视综合性训练的引入,以帮助学生激活更多的知识储备,唤醒他们沉睡的思维,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去对待复习,对待练习,从而让复习的实效提升,让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建构更加扎实、可靠。

一是易混题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

比如,设计这样一组问题:(1)一块长方体木块,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12厘米。现在把它锯成棱长3厘米的小方块,并排成一列,得到一个(    ),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李师傅做一种长方体状的通风管,管口是20厘米的正方形,通风管长1米。问李师傅要做20个这样的通风管,需要材料多少?

这组习题涵盖了比的知识应用,以及特殊状态下长方体表面积构造等知识点,因为是多头绪的,所以学生思考会欠周全,容易出错。为此,设计这些针对性强的复习训练,旨在巩固知识理解,强化思维训练,并让他们在练习及评价中获得更为丰富的学习经验,为后续更好地解决问题提供思维保障。

二是拓展训练题。设计系列拓展,可以把孩子们的数学学习向更理想的层面延伸,使得知识成网成链,形成立体。

(1)有一个长方体纸盒,发现它的棱长总和是160厘米,长宽高的比是2∶1∶1,给这个纸盒设计一个外包装,外包装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个长方体木料,沿着高截下5厘米的小长方体后,剩下的部分刚好是一个正方体。发现表面积比原来减少了400平方厘米。原来长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各是多少?

这是一组综合训练题,从中不难看出,这些习题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对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周密性,乃至深刻性等均有很高的要求。设计这样的训练题,不只是练习那么简单了,而是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延伸,促进他们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的有效建构。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分辨能力及思维能力,也让学生的空间观念不断发展。

三、扩展训练重创新

创新是学习的灵魂,也是学习迈向深层次的体现,更是孩子们终身学习、迎接未来的核心素养。为此,在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中,教师就得善于设计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训练题,让学生在多元、开放式的训练中,学会整理信息、筛选信息,并能够对数学信息进行最敏捷的取舍,从而促进问题的有效解决。同时,也让学生在复习整理活动中更好地梳理知识,建构认知。

如,在六年级“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复习教学中,教师就得善于设计一些开放题,为学生创新学习搭建平台,引导他们进行合理的信息选择,进行最有效的学习联想,使得复习实效性大幅度提升。

一是设计拓展题,让学生去积极创想。比如,设计:小明把一个圆柱体积木,沿着底面半径切成若干个小扇形状的立体图形,并这些小立体图形拼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体。经过计算后发现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圆柱体多了800平方厘米。已知圆柱积木的高是40厘米。问这个圆柱体积木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把圆柱体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稍加改变,变成一道数学问题。它不仅有助于学生更精细解读圆柱体体积公式的形成过程,更有助于发展空间观念。学生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得认真推敲圆柱体变成近似长方体的过程,把握对应的每一处细节。

经过学习分析、信息分享等活动,学生会发现习题中的奥秘。那就是多出来的800平方厘米,实质就是长方体的左右两个面的面积(仍然是沿着原来圆柱体的方向,放置拼成的长方体),而这个面是长方形,长就是圆柱体的高,宽是圆柱体的底面半径。当分析好这些信息,那么后续的学习就迎刃而解了。

二是引入变式题,让学生创新思考。比如,把生活中见过的塑料大棚引入复习之中,让学生在生活场景中更好地复习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知识。王大伯家有一个塑料大棚,棚口呈半圆状,高2米,大棚长20米。问制作这个大棚需要塑料薄膜多少千克(每平方米的塑料重400克)?这个大棚的空间有多大?

第一问是没有什么难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大同小异的。而对第二问,学生的分析思考就会是另一番风景了。有的学生用常规方法,把半圆柱还原成圆柱,再算出体积,最后除以2得到大棚的体积。有的学生则把大棚改变一下,沿中点一切,再一拼,就成为长10米、半径2米的圆柱体了,大棚的体积也就计算出来了。

从中能够看出,要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数学知识,训练是必需的。但还需要教师进行甄别与取舍,并灵活地设计一些变式题,引发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引动学习创新的发生,从而让数学复习更利于知识积累,認知建构。

总之,在小学数学复习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吃准复习的目的,科学施教,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知识的复习整理之中,使得漏缺部分得到补充与强化,使得知识、技能等均衡发展,从而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稳健提升。同时,也让数学复习教学充满温馨,也充满智慧,更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猜你喜欢

复习教学小学数学
初三语文复习教学的有效方法
化学“微专题”复习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历史的有效复习策略探析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中考语文复习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