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探析*
2020-04-09李健
李 健
(菏泽学院外国语学院,山东 菏泽 274000)
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人们教育观念的逐渐进步,混合式教学这一模式开始被运用。混合式教学(Blended Learning, B-Learning)指的是把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现代的网络化教学(E-Learning)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1],最早由国外专家提出,2003年北京师范大学的何克抗教授在国内首次提出“混合式教学”的概念。他认为,混合式教学既能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启发、监督作用,也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兼顾了传统教学和网络化教学的优势[2]。张其亮等人也认为,混合式教学在教学形式上是传统面对面教学与网络教学的结合;教学技术上是基于Web技术,音频、文本、视频和动画等多种多媒体技术的结合;教学手段上是传统教学手段和信息技术手段的结合;教学目标上能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作用,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评价上形成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结合[2]。
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与传统的单一式教学相比,混合式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一种参与度更高的学习体验,使学生以自己为中心,在学习过程中享有更高的自主空间,代替教师成为学习体验的控制者。因此,混合式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上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不仅促进了教师的“教”,也推动了学生的“学”,充分利用了线上线下资源,发挥了两者的最大效益。因此,推行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既是对当今“互联网+”大背景下教学模式改革的积极回应,也是教育改革自身的要求。
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学校的公共基础课程,是一门语言学习课,涉及到英语的听、说、读、写、译各个方面,还包括文化差异的学习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在有限时间内无法实现如此大容量的教学内容,而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可以把大量知识性的内容放到线上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上只针对性地对学生线上的问题以及学习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或让学生进行任务展示,可以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并且大学英语课程每一单元都自成一个话题,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指导下,利用多种现代技术手段,以单元话题为核心,把每单元的知识碎片化,以音频、视频、微课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能够极大限度的利用资源,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最大程度地呈现学习效果。
一、大学英语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混合式教学主要是线上教学和课堂教学的结合。在混合式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对传统课堂进行解构并重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可以分为课前知识的输入、课上知识的内化及应用和课下知识的巩固与拓展三个部分。这三部分在丰富的语境下互相融合、促进和支撑,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一)课前知识输入。课文中纯知识性的材料,如新单词的学习(音频),课文相关文化背景的介绍(课件或视频),对课文的整体理解、框架结构的分析以及课文中语言点的理解和运用(课件或微课),都会通过互联网放到线上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会根据教学安排给学生布置线下学习任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可在讨论区讨论,也可在线上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讨论区的问题以及大家的交流所有人都可看到,本身就是一个互相学习、互相进步的过程。教师也会一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注意学生的问题遗留,适当参与学生的讨论和问题答疑并选出典型性和特殊性问题在课堂上统一梳理和讲解。虽是线下学习,却是整个学习过程中最基础和至关重要的一节,保证了学生课堂学习前的相关知识储备,使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二)课上知识内化。首先,学生通过在线学习获取课文相关知识后,在面对面的课堂学习中按照老师布置的任务进行分组展示,如课文的思维导图,或对课文的整体理解和某些句子句型句义的阐释等,小组间进行打分评价,教师当场给予评价。然后对于文章的整体理解、课文的写作技巧以及文中的难点等教师还需要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讲解,其后对于线上学习学生的遗留问题,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以问题讨论或语言游戏或情景设计等形式引导学生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课堂不再以传授知识为主要方式,而是或基于主题或围绕语言或以技能为基础设计的各项语言应用活动,通过小组成员的团结协作,共同在“用”的过程中逐渐提高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这一过程既检验了学生的线下学习成果,又进一步巩固、校正了所学知识,为继续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课下知识的巩固与拓展。学生在完成线上的知识学习和课堂上知识内化后,重要的是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首先是完成书中相关练习,并根据所提供的参考答案进行校对、讨论和答疑,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检验学习效果。其次围绕单元主题和所学知识对课堂学习进行适当的延伸拓展,如通过小组活动进行场景展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其实践结果并当场进行评价,巩固提高英语运用效率。最后,会通过布置适量作业检验教学效果,如布置翻译或写作练习,学生可利用学习通进行作业互评,形成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教师在线上进行适当的指导和资料补充,最终完成一个单元的循环性学习。
总之,课前知识输入、课上知识内化和课下知识的巩固与拓展三个部分是层层推进,互为补充的,每一步都是后一步的基础,而后一步又是对前一步的巩固与发展,是一个系统性的知识的获取、应用和实践的体系,整体上又可在每一个小单元循环进行。在这样的一个层层推进、循环往复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得以不断地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互相督促和进步,形成一个良性的学习环境,最终实现综合能力的提高。
图1 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
二、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一)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最大限度发挥。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局限在课堂面对面的教学中,在学生的线上学习过程中还可以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并可以对讨论区的一些问题进行指导,极大的开阔了教师“教”的空间。学生在线上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习进度。在多媒体资源的协助下,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对象不仅仅来自于教师,还有其学习同伴甚至是学生自己,本身就是学生发挥主体性的一个体现。在课堂的语言应用以及课下的语言实践活动中,随着学生主体性自主能力的提高,各方面素质都会随之提高。
(二)线上线下的有机融合极大延伸了教与学的时空范围。每单元初始,学生通过线上学习,完成基本知识的输入过程,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随后的课堂教学是线上学习的继续,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成果展示、答疑解惑等进一步巩固线上所学知识。而讨论区部分更是无时无刻都与线上线下相结合,实时的展现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环环相扣,教学内容承上启下,整个教学活动连贯有序,实现了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不局限于课堂上的50分钟里,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空间上,随着网络资源多元化的利用,教师的指导时间更多的延伸到了课堂外,学生可以多渠道的获取有效资源,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中资源不足,课堂时间不够的问题。
(三)评价机制的多元化使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不再局限于学期末的一份试卷成绩,可以通过学生的签到、解答问题情况、课堂表现等多方面多方位地对其进行评价,避免了传统评价机制的单一性,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和全面,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结语
对于教学方式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改革,国内有许多这方面的探讨。但无论何种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的最大实现才是根本目的。虽然在大学英语教学的使用中,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如授课班级人数较多,学生的积极性较差等问题,相信在随后进一步的实践运用中,这种教学模式会展现出更强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