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后作业的布置
2020-04-08秦淑娟
秦淑娟
摘 要:课后作业是课程教学中一项重要内容。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布置对学生来说,一方面可以起到巩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作为学生对小学数学课堂知识学习情况的反馈。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后作业的布置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课后作业;布置策略
引言:
近年来随着小学数学教学不断优化,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的相关问题也逐渐引起教育界的关注。另一方面,要求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对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不断进行深挖优化,从而不断探寻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教育方式。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后作业的布置问题进行浅析,望广大教师能从中得出经验。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后作业布置过程中出现的不足
就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后作业布置的情况分析,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对课后作业的布置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部分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后作业布置的过程中往往安排学生对数学概念与公式的背诵。长时间下来,学生对教材上的数学概念和公式则缺乏自身的思考与理解,进而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后作业布置的过程中,还有部分教师习惯性的给学生安排大量的纸笔练习,热衷于题海战术,留给学生自身探究学习的时间并不充足。长时间下来,容易导致学生对小学数学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不高,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布置课后作业的优化策略
小学数学课程的本质与其他科目不同,其课本教材内容存在各式的数理与公式,对学生的逻辑和思维都有一定的要求。而学生能否有效地将课堂学习与课后巩固有机结合,其很大部分原因都在于教师的引导。那么作为一个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如何将这些落实好呢?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联系学生自身学习情况,用灵活的方式正确引导学生,并在课后对课后作业的布置多加优化研究,将有限的课堂时间与课后学习有效结合,达到提升学生的探索思维和实践精神的教学目的。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后作业布置的优化策略与相关实际尝试,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布置更生活化的课后作业,营造良好的课后学习氛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后作业布置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做到有意识地将课后作业更多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数学课后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将课堂学习与课后作业巩固并有效结合。比如,在学习完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时、分、秒》一课后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布置一个表格,回家记录做完语文需要几时几分几秒。通过实践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时间的长度及其意义,并通过完成教师布置的贴近学生自身生活的课后作业营造趣味的课后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同时更深一层的理解时分秒的概念和含义。
(二)因材施教进行分层布置课后作业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后作业布置的过程中可以将班内学生按照数学基础和学习情况进行分组,从而对学生应用分层布置课后作业。比如,在学习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一课后教师可以对基础较薄弱、学习情况一般的学生,对两位数加两位数进行理解和加强笔算,从而达到课后巩固的目标。而对于基础较好、学习情况较良好的学生可组织其进行口算,从而达到课后提高的目标。
(三)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保证学生作业质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后作业的布置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阶段规律给学生安排适量的课后作业,在顺应小学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课后作业在学生身上起到的积极作用。例如,对于低年级学生,其课后作业量在二十到三十分鐘即可;而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其课后作业量可布置四十分钟左右。通过适量控制课后作业,从而保证学生学习效果和作业质量。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后作业的布置在学生身上起到的积极作用
学生在课堂中通过课堂学习对课本中的知识进行理解,并在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的过程中能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理解与思考,从而引发学生对数学这一学科更深一步的理解。课后作业能够引导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后作业的布置推动着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掌握课本知识点,并从中学会自主学习、获得探究能力的这一过程。因此,课堂作业的布置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在这一实践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肩负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也对小学数学教师有更深化的要求。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后作业的探究与实践是优化当前小学数学教育可抓住的一大创新突破口。
四、结束语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后作业布置的相关问题探究,还需要我们这些教育研究工作者及时发现其在实践中出现的不足与缺陷,同时不断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做出调整,才可以进一步服务于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
参考文献:
[1]徐晓昆,宁丹.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后作业的布置措施分析 [J].中国校外教育,2018(07):196-196.
[2]王春玲.浅谈小学数学如何布置课后作业 [J].新教育时代,2017(13):196-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