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发展绿色农业经济
2020-04-08陈俊
陈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关注食品的健康,而通过绿色农业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农作物,保障人们的安全。绿色农业的核心思想就是实现可持续、科学合理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有效的优化升级农业、生态等资源,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对如何更好的发展绿色农业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希望有助于提升农业经济的整体水平。
一、为什么要做好绿色农业经济发展工作
1、绿色的农产品整体成本价格比较低
绿色农产品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生产的过程中减少了不利因素的出现,而且污染程度极小。所以,不难发现,做好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可以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而且也能够为农民的收入提供可靠的保障。
2、与环境协同发展
绿色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依靠生态基础,将知识作为基础导向、社会生态为基础出发点。结合农业生态长久的发展特点,更好的使用新型环保绿色的技术进行可持续发展,保证农业经济水平的提升和生态的平衡相协调,这也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
3、更高的综合收益
绿色发展是目前绿色农业经济提速的主要方式,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表现,可以更好的将农业经济和其他行业的经济发展进行综合,有助于实现多方面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绿色农业经济也能够更好的实现农业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这对于未来农业发展方向的确定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综合来看,这种发展模式能够带来更多方面的收益,比传统的“闭关式”发展有更高的综合价值。
二、如何更好的发展绿色农业经济
1、做好绿色农业群集体化的科学扩展
在实际发展绿色农业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基础产业园的构建和优化,要借助更加有效的行动进一步的为绿色农业发展提供动力,结合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更好的利用当地优势,开拓出新的农业发展方向,有效的改变我国目前绿色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据政策为导向,在每个省都大力推行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工作,久而久之就可以形成群集效应,将集体化发展的优势更好的突出,最终达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对绿色农业经济要进行关注
每个省政府都需要在思想上对绿色农业经济有一个正确的关注,进一步的加大農业财政预算支出,积极的投入到农业发展的工作过程中,做好经济的扶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更好的带领大家发展农业经济,提升群众参与的激情。与此同时,也要保证绿色农业投资具有一定的应变性,可以适当的吸引民间资本进行投资,这样就能够好的开拓经济发展的资金来源,保证绿色农业发展具备更加充足的动力。不仅如此,还需要在技术开发方面投入更多的技术力量,以此提升农产品附属的价值,以点带面的实现全面价值的提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以占据一席之地。
3、充分的融合信息技术,做好信息化的建设工作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信息技术在很多的行业发展中都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在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要充分的使用该项技术,实现农业市场化的建设。所谓的绿色农业信息化建设指的就是与现有的绿色农业生产配备相互匹配的信息产业。为了保证信息产业建设的顺利,需要依靠更多的力量,合理的使用绿色农业的有效发展来推动,从而能够更好的实现和其他产业之间的配合等,也能够在更快的时间内获取信息政策变化等,以便做出应对,获取收益或者是避免损失。因此,在实际建设信息化绿色农业体系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对农民进行思想教育,改变传统的发展思维,对科技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大力的宣传可持续发展的优势,潜移默化中更好的提升农民的发展思维,实现科技推动经济的目标。另一方面,要对现有的经济增长模式进行创新升级,多引入一些有助于提升农业发展的科技,保证农业产品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提升自身的科技水平,最终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4、要做好基础硬件设施的建设,对现有的农业产业社会服务进行更新
农村整体发展较为落后,为了更好的发展绿色农业经济,需要对水利设备等进行返修或者再建,只有这样才能够为以后的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为了进一步的创新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的整体结构,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个方面,在发展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加大人才力量的投入,不断的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最终提升生产的速度和质量;另一个方面,在农村建设科学的经济合作组织,构建农业产业合作式的发展模式,减少农产品和市场之间的第三方,直接实现产品和市场的有效了解,更好的节约资金成本,为农民带来可观的收益。
根据上文所说,我们可以知道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为了更好的适应时代的需求,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是绿色农业,政府要加大人才力量的投入,以基层为基础,更好的优化升级目前的绿色农业建设结构,而且也要积极的引入更加先进的设备做好农业技术的升级,确保绿色农业经济的高效发展,真正的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国民经济的提升做出应有的贡献。最后,为了保证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顺利,还需要政府颁布相关的规定进行约束,规定的制定要充分的结合当地发展的水平,要起到良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464000河南省信阳市蚕业试验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