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暖与东北地区水稻种植的影响因素
2020-04-08孔宪萍
孔宪萍
在东北地区的粮食作物中,水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东北水稻也是我国农业作物中十分关键的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都有着十分关键的重要影响。对此,就需要着重把握对水稻种植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并且有效把握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趋势,对于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以此提出有效对策,从而充分确保东北地区水稻种植效益得到进一步增强,为种植户增产增收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气候变暖的主要特征与影响
目前,全球气温呈现出日益上升的趋势,其中,气候变暖对于我国的粮食安全造成了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对此就需要着重把握气候变暖的大背景,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我国东北地区就是在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这个区域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程度比较大,特别是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受到气候变暖的严重影响,对于水稻种植的产量和品质都会有很大程度的负面作用。气候变暖对于我国的粮食安全有着十分严重的威胁,从调查研究中能够进一步看出,我国农业生产在2020~2050年将会遭受气候变化的严重冲击。依据气候模式,气象专家预测全球温度在未来100年还将升温1.4~5.8℃,气候变暖的问题将进一步持续推进,并且比过去的一个世纪的增暖速度都要更快。气候变暖对于东北地区的冻土、冰和积雪有关的生态系统(如水文、自然、海洋、淡水生物及陆地生物等系统)等相关方面都有着更加严重的影响,并且在更大程度上增加了对人工管理与人类系统的影响。
二、气候变暖与东北地区水稻种植的影响因素
1、土壤质量的影响因素
在东北地区,随着气候的持续变暖导致土壤因为蒸发能力的进一步增强,而使其含水量进一步降低,特别是在夏季的时候,问题更为严重。在水稻种植土壤中,因为土壤通气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水分条件的影响,通常情况下会影响到其内固有有机碳的矿化分解和外源有机碳的降解,以此对土壤有机碳含量造成影响。土壤水分不足,空隙率变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增强其透气性,由此进一步致使其内有机碳含量因矿化分解速率进一步加快而严重降低。气候变暖还会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到土壤微生物活动和其总的含量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从根本上有效改变土壤C-N循环与养分含量,使水稻种植系统因为土壤中的有机质分解与氮流失的加快,使水稻在自然灾害抵御能力方面大打折扣。
2、水环境的影响因素
区域降水格局与降水量随气候变化而发生改变,就江河径流量而言,北方减少南方增加,各流域年均蒸发量提高,其中内陆河地区与黄河提高15%左右,由此导致水环境的流量进一步降低,甚至在东北地区某些地方出现比较典型的断流问题。因为气候持续变暖,而且气温不够稳定,导致洪涝灾害频繁出现,极端天气层出不穷,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导致水资源的不稳定问题和供需矛盾日益加剧,所产生的后果更为严重。基于人类活动与暖干气候的影响,湖泊补给来自大气降水的比例逐渐减少,气候变暖问题进一步加剧式的水稻种植的生长季节进一步延长,由此在更大程度上提升了水稻种植用水需求量,对于水稻的用水会造成灾害性的影响。
3、作物种植区域和种植制度的影响因素
在气候持续变暖的大背景下,使我国东北地区的区域积温进一步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使我国东北地区的水稻作物的生长季节进一步延长,由此就会进一步增加晚熟水稻作物的种植面积,对水稻的种植结构进行大幅度的调整。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土壤水分蒸发量的日益提升,使得热量资源进一步增加,由此导致水资源匮乏问题日益严重,而水资源利用效率有着大幅度的降低,从而导致水资源匮乏,进一步加大了水稻增产增收方面的安全隐患,进一步提升了作物稳产在气候方面的风险。例如,在气候持续变暖的情况下,东北地区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慢慢的把水稻种植逐渐北扩至之前的水稻禁区,例如,嘉荫、伊春等。
4、农业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
随着全球气候日益变暖,气温日渐升高,在降水格局等方面有了重大的改变,导致二氧化碳浓度进一步升高,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在这样的情况下,使我国东北地区的水稻生产能力遭受气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气候变暖情况下,其所引发的季节变化、作物病虫害演替及其适宜种植区迁移等均将对农业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温度的进一步升高会在更大程度上延长水稻全年的生长期。针对热量不足地区与多年生作物而言,有着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但是针对生长期比较短的水稻种植期而言,就会使其产量和质量有了大幅度降低。
总而言之,通过上文的分析和探討,我们能够充分看出,在当前全球气候日益变暖的情况下,我国东北地区的水稻种植也受到十分关键的影响,因此对两者的影响因素进行着重分析和探讨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要着重把握相关方面的影响因素,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此使我国东北地区水稻种植效益得到更显著的提升,为农民持续增产增收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164400黑龙江省逊克县奇克镇农业技术推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