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业财一体化的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研究
2020-04-08杨博
杨博
摘要:现阶段,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创新与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强,企业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企业时刻面对着机遇与挑战。面对利益主体复杂、财务管理对象繁多、市场竞争环境日益复杂的情况,在业财一体化的背景下,集团企业如何开展财务管理,如何站在集团整体角度下,实现资源整合,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显得非常重要,这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关系到企业的切身利益。基于此,集团企业研究业财一体的财务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要,本文认为通过财务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的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化配置、业务模块的整合,可以提高集团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保障企业战略目标实现,促进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集团企业;业财一体化;财务信息化;建设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再加上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财务管理信息化成为一种趋势,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同时,财务管理应与企业内部各领域、各层级业务进行有机融合,实现业务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数据的互联互通、实时共享,共同为企业管理决策创造价值。由此可见,研究财务信息化建设,分析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意义、现状,提出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措施非常必要,有助于达到理想的财务管理效果,保障财务管理质量,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集团企业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集团整体财务管理水平
在集团企业发展过程中,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资源非常重要,可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实施。财务信息化建设在集团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创造重要的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实现财务管理的优化,利用信息技术快速、便捷、高效的特点,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与质量,提升财务管理水平。除此之外,在集团企业规模日益壮大、管理层级逐渐增多的情况下,公司的业务状态不一,区域分布较广,加大了财务管理难度,影响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无法实现企业整體战略目标,无法保证内部资源分配的最大化,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利于企业工作的长远发展[1]。针对此现状,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要,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将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巧妙结合,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实施,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和管理水平,保证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和连贯性,保证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促进财务管理模式转型
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提升财务管理效率与质量非常重要,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通过促进财务管理转型,实现信息化管理,不仅可以让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还可以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由此可见,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非常重要,可以促进财务管理转型,达到理想的财务管理效果,实现信息系统的合理运用,优化财务管理,优化资金管理,坚持以人为本,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与有序性。
(三)增强价值创造能力
价值创造能力主要指满足顾客需求,促进企业发展,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能力。简而言之,增强价值创造能力就是促进企业发展,提升经营管理活动的效益。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强化财务管理工作,提升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促使企业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长远发展,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二、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财务信息化是一种趋势,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非常必要,但是在现阶段,由于财务信息化建设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每个企业都有其业务的特殊性,没有一种模式可以适用于所有企业。因此,在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是存在各种问题,影响了财务管理质量,不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在财务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建设目标不明确、业务流程梳理不到位、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融合不深入、各系统模块集成度低,无法满足管理决策需要以及缺乏高素质财务信息化建设人才等,下面从这几个大方面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
(一)建设目标不明确
在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建设目标不明确。在目标不明确的情况下,财务信息化建设效果会受到很大影响,同时也不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由此可见,建设目标不明确是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设目标不明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长远规划。建设目标不明确的主要特征就是建设目标缺乏长远的规划,未考虑信息系统使用者的需求,也未结合企业发展情况,在实施过程中,目标表述不明确、目标设定不合理,建设规划不科学,影响了财务信息化建设效果[2]。第二,未考虑到市场变化情况以及财务管理存在的风险。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风险管理是其中的关键内容,加强财务管理必须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在建设目标不明确的情况下,对财务管理存在的风险未进行预测、控制与管理,企业财务工作会受到风险因素的影响,出现较大的不确定性,影响财务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实施,进而影响财务信息化建设效果。
(二)业务流程梳理不到位
业务流程梳理不到位,业务流程设计不合理、不科学是财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影响了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效果,无法发挥财务信息化的优势,严重影响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方面,财务管理流程梳理不到位,业务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同时,在财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业务流程梳理不到位,业务流程不合理,对财务管理工作也具有较大影响,不仅容易出现纰漏,还会出现存在工作繁杂无序,难以开展的情况,进而影响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影响财务管理效率与质量。另一方面,财务管理流程梳理不到位,无法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无法与企业业务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也无法实现有效地协作,影响集团工作流程的合理性,不利于集团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融合不深入
业财一体化的显著特征就是业务与财务系统相融合,财务人员在开展财务管理过程中,需要了解业务流程,对业务实施过程进行了解掌握,从而实现业务与财务系统的融合,实现业财一体化。在业财一体化大趋势下,开展业财一体化逐渐受到集团企业管理层的重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融合不深入,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由于业财一体化是一个新兴的概念,在业财一体化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尤其突出的问题就是业务与财务系统融合不深入,业财一体化过于形式化、表面化,是一种表面功夫,未发挥业财一体化应发挥的作用与优势,影响了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实施,不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由此可见,业务与财务系统融合不深入,是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影响了财务信息化建设,影响了财务管理效果,也有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四)系统集成度低,无法满足管理决策需求
在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业财信息集成度较低,系统存在较大的集成风险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在企业信息化领域,形成了奇特的信息孤岛现象,影响了信息化进程,无法保证管理决策的有效性,无法满足管理决策的需求。信息孤岛是一个即常见又奇特的现象,主要指企业各部门信息化子系统协同程度低,无法有效集成应用,信息无法有效地传递接收,严重影响了财务信息化建设,无法发挥信息化系统的作用[3]。再者,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水平高于其他业务系统,需要加强与其他子系统之间的协作配合,才能保证财务信息化建设效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系统集成度低,存在系统集成风险,无法实现各系统模块的有效协作,也无法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无法满足管理决策需求,影响业财融合效果,影响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缺少高素质财务信息化建设人才
缺乏高素质财务人才,对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在缺乏高素质人才的背景下,无法实现财务管理与信息系统的有效结合,无法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容易出现人为失误,影响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准确性,不利于财务工作的有效性与有序性,无法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順利实施。除此之外,缺乏高素质财务信息化建设人才,还容易忽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意识不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程度,从而出现财务信息化建设形式化,业财融合不深入等问题。
三、集团企业基于业财一体化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一)明确财务信息化建设目标
明确建设目标,是保证财务信息化建设,优化财务管理,促进集团企业业财一体化的主要策略。因此,明确财务信息化建设目标非常重要,是保证集团企业财务管理效果的关键,也是优化财务管理,实现财务管理与信息化管理巧妙结合的关键。由此可见,财务信息化建设目标的设立,直接影响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效果,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明确财务信息化建设目标需要注意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制定长远的战略计划,在目标建设过程中,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财务信息化目标建设。通过充分调研,提炼出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的财务信息化建设目标,可以保证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可操作性、可实施性、保证财务信息化建设目标符合企业的发展要求,能够为集团内所有企业服务,实现财务管理的优化,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稳定、有序发展。另一方面,明确业财一体化背景下集团企业存在的风险,在构建风险体系的情况下,对风险进行预防控制,降低风险对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影响,从而明确财务信息化建设目标,保证财务信息化效果[4]。
(二)做好项目实施规划,对核心流程进行信息化再造
在业财一体化背景下开展工作,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最为基础的就是做好项目实施规划,对项目流程进行梳理整合,对核心业务和管理流程进行信息化再造,站在集团管理的高度,打破部门间固有利益的壁垒,重新梳理人、财、物的运行流程,明确各个控制点的工作岗位、工作标准和权限分配,从根本上解决业务权责不清,流程不明的情况,使业务流程清晰合理,集团的财务管控措施能够迅速有效的下达和开展,也能保证财务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实施,进一步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效果。做好项目实施规划、对核心流程进行信息化再造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需要在财务一体化模式下开展财务流程重组工作,合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财务流程进行整合梳理,积极加强与业务部门的沟通,争取达到理想的协助关系,从而做好项目规划工作,对核心流程进行信息化梳理。第二,需要在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开展工作,对市场环境进行分析,通过信息化再造的方式对核心业务和管理流程进行梳理,将集团企业的信息流、资金流、资产流进行梳理整合,保证企业集团工作的有序开展,达到理想的财务信息化建设效果。第三,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对财务流程进行梳理,遵循逻辑性原则,利用逻辑性原则对集团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处理,保证业务工作的有序开展,保证工作效率与质量[5]。
(三)整合业务模块,打破信息孤岛,发挥协同效应
整合业务模块,是打破信息孤岛,发挥协同效应的关键,在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集团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实施,关系到集团企业的发展。整合业务模块打破信息孤岛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整合业务系统资源。通过与人力资源系统、固定资产系统、合同管理、资金管理等系统进行整合,可以加强内部控制、有效开展预算管理、资金管控、成本管理等实际管理工作,优化财务管理工作,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的优化整合,保证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6]。第二,重视基础数据,保证工作的标准化。开发多种集成方案,满足不同系统的集成需要,降低系统集成风险,打破信息孤岛。同时,制定相应的标准化方案,促进业务系统的有效应用。第三,注重数据的流入与流出。财务系统记录企业经营中的全部经济业务,涉及大量的数据,大部分原始数据需要流入到财务系统之中,也有大量的财务数据流出,在此情况下,注重数据的流入与流出,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非常重要。第四,注重任务的流入流出。通过明确任务的流入、流出,可以实现管理信息系统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实现资源的分析共享,方便任务指令的传递,实现工作平台的集成应用,实现业务、信息整合,发挥协同效应。
(四)構建业务、财务信息集成平台
在业财一体化背景下,构建业务、财务信息集成平台非常重要,是建设财务信息化的重要步骤,是保证财务信息化实施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构建业务财务信息集成平台需要注意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为保证财务信息化建设效果,建设财务数据中心不可或缺,需要加强软件、硬件与安全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将设备应用于财务信息化建设,构建业务信息集成平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注重财务信息日常运行维护,制定恰当的操作程序,保证信息系统的规范性,保证制度的持续稳定运行,做好系统运行记录,做好备份工作,保证平台的安全运行。
同时,要提高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实现经济业务与信息记录同步进行。一方面可以保证财务数据的及时性,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降低财务管理中的内控风险,加强集团企业财务管控力度。
(五)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
吸引高素质专业人才,发挥人才的重要作用,最为重要的就是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保证人才培养工作的有序开展。第一,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人才培养机制,需要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岗前、岗中培训,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为财务人员讲解业务知识、信息技术知识,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能力与水平,促进财务人员高效完成工作,为财务信息化的建设提供人才保障。第二,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养财务人员树立为企业奉献的精神,同时为财务人员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促进财务人员积极外出学习、交流,在学习交流过程中积累经验,掌握财务以及信息技术相关知识,鼓励财务人员不断学习、进步,提升自身的素质能力,从而提高集团企业财务管理质量,进一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实现企业更为长远的发展。
四、总结
综上所述,分析研究集团企业业财一体化的财务信息化建设,在业务与财务融合的情况下,将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融合,能够保障财务活动的有效开展,能够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由此可见,研究集团企业业财一体化的财务信息化建设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有助于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促使企业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丁淑芹, 陈江波. 销售与收款的业务财务一体化策略——以用友ERP为例[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9, 22(09):68-71.
[2]蔡松. 试论集团型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建设[J]. 现代经济信息, 2017(01):187-188.
[3]陈宇虹. 财务业务一体化对企业财务管理质量的优化[J]. 现代国企研究, 2018, No.130(04):70-71.
[4]陈芳. 现代公立医院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模式应用[J]. 财会学习, 2019, 210(01):54-55.
[5]覃晟. 创新基于价值的业务财务一体化管理助力公司"双效"提升[J]. 信息通信, 2017(5).
[6]周刚. 基于企业集团财务业务一体化模式的财务流程重组分析[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8, 336(19):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