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应用于“掌”上群众文化活动的实践研究
2020-04-08林温苗
林温苗
(温州市工人文化宫,浙江 温州325000)
一、微信小程序的概念和优势
微信小程序可以在微信内被便捷地获取和传播,是一种不需要下载安装即可使用的应用,用户扫一扫或者搜索一下即可打开使用的应用。微信小程序不占用手机内存,数量众多、功能强大。微信小程序流量入口极多,线下覆盖范围与应用场景非常广,微信小程序可实现的能力几乎可以比拟APP,具有出色的使用体验。与传统APP 相比,微信小程序还具有开发成本低、无需下载安装、无注册、门槛低、易推广等优势。
二、运用微信小程序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运用微信小程序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必要性
2019年,国家发改委、文化和旅游部等七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互联网+社会服务”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要推进各类型社会服务主体的信息化建设,包括学校、医院、养老机构、公共文化体育场馆等,而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就是在管理和服务上拓展智慧化应用。公共文化单位作为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文化服务的平台,也要开始寻求新的服务路径,群文工作者必须着力推进群众文化活动的智慧化、数字化建设。
微信小程序应用场景广泛,恰好能满足现代文化传播形式多样化的需要,有效运用微信小程序才能够将更优质、更便捷的文化服务提供给群众。微信小程序自身具备引流的特性,借助微信庞大的用户群,易于转发推广“掌”上群众文化活动,能够帮助扩大社会文化服务资源覆盖范围,提升文化资源配置效率,满足人们日益多元化的文化需求,实现公共文化的更大社会效益。
(二)运用微信小程序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可行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变得更加智能化、人性化,已成为生活、工作中的必须品,人们的网络生活也从PC 端向移动端转变。根据腾讯2019年年报,微信及WeChat 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已达到11.65 亿,几乎覆盖了国内手机用户的数量,成为了我国排名第一的社交软件。因此,微信小程序作为微信生态圈的一支新秀,在庞大的用户基础上,很容易被群众接受并能快速推广。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群众高频率、快节奏的生活状态催生了移动新媒体的兴盛和发展。微信小程序的属性和这个时代的群众需求不谋而,它迎合了群众使用手机的日常习惯,将人们碎片化的时间有效利用起来。因此,运用微信小程序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是切实可行的,它可以让群众随时随地接受文化熏陶,简单、便捷地参与到“掌”上文化活动中。
三、微信小程序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运用
(一)运用微信小程序,开设“掌”上群众文化课堂
当今社会,人们的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传统固定场所、时间的学习方式早已满足不了人们对文化学习的需求。在工作之余,他们既想拓展自己的业余爱好,又抽不出集中学习的时间,他们希望能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参与文化学习,从而释放自己的工作压力,调节自己的情绪,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因此,文化单位在组织群众文化学习时,如何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使教学方式更加简单、便捷、高效是要考虑问题。
2020年4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了第4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增至9.04 亿,在线教育爆发式增长,我国在线教育规模达4.23 亿,较2018年底增长110.2%,占网民整体的46.8%,由此可见,在线教育已成为人民群众接受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现阶段,相对于PC 网页端,更多的群众喜欢使用手机客户端。而微信小程序即用即走,使用起来十分便捷,功能操作简单。以微信小程序为媒介的“云”教学平台,让群众的文化课堂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加自由。
今年,很多公共文化单位研发小程序,并上传各种门类的文化教学课程的视频和音频,便于群众宅家欣赏、学习各类文化课程。比如“文化馆微课堂”小程序,用户只要找到这个小程序,滑动手指就可以随时随地欣赏和学习声乐、美术等文化课程和丰富多彩的展演项目。不管是视频课程还是音频课程,这些“掌”上课程都是线下文化培训和文化活动的补充,它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而且拓宽了教学途径,丰富教学手段,便捷了学习流程。运用微信小程序开设“掌”上群众文化课堂,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让更多的群众便捷地享受到公共文化建设的成果。
(二)运用微信小程序,开展“掌”上交互性群众文化活动
目前现有的数字文化产品大多是对各种文化资源进行整合,用摄像机把线下的课程或展示内容录制下来,视频剪辑后上传网络就作为网络文化资源。但是,今天的人民群众早已不满足于单方面的接收信息,他们更需要一些双向的交互性的文化活动。
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主任冀彦伟说:“文艺要以人民为中心,不仅仅是唱给人民听,跳给人民看,更要让人民成为真正的参与者,成为文化活动的主角,在活动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网络文化活动不仅要能让受众接受信息,而且更需要有双向互动,让人民群众能参与进来,在线互动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受,这样我们才能掌握人民的文化需求的动态,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因此,网络文化资源不仅仅是课程和活动视频,而应根据网络传播的规律进行二次加工,注重设计和开发交互性的网络文化活动。
微信小程序为设计和开发交互性的网络文化活动开辟了便捷、高效的通道,研发时充分发挥出小程序的优势,根据不同艺术门类、文化活动内容而设置不同的互动形式和应用场景,搭建各种各样的文化交流载体。比如“温州灯谜”小程序就设计了一个“灯谜竞猜”的互动应用场景,爱好猜谜的群众只需打开这个小程序,就可以随时随地参与“掌”上灯谜竞猜。
另外,在小程序后台预设好活动的获奖规则,按照参与竞猜人员的猜对题数及用时进行排名录取优秀奖,并随机抽取幸运奖若干名。在这个“掌”上互动猜灯谜小程序中,群众就可以轻松、便捷地参与到文化活动中,他们不再是“看别人演、听别人唱”的观众,而是真正的文化参与者,成为了文化活动的主角。同时,这种在现代传播技术中导入传统文化的活动方式,让我国传承千年的灯谜文化以时尚、新潮的打开方式展现在人民群众面前,吸引更多的人来了解、学习、传承灯谜文化。
(三)运用微信小程序,开放“掌”上群众文化知识“书架”
在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当下,群众文化的知识信息服务功能需要更大的平台和更多的途径来实现,微信小程序的出现为知识信息在新时期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公共文化单位应充分利用微信小程序的社交优势,结合实际情况,将各类群众文化知识分类整合好,并根据用户群体的不同需求,设计不同的微信小程序应用场景,让用户在微信小程序里就可以简单、快捷地查阅、学习相关的文化知识内容,满足用户们个性化的需求。
比如在“温州灯谜”小程序的“灯谜知识”板块中,不仅可以查看到灯谜的历史、灯谜的谜格、猜谜的技巧等灯谜知识,还能翻阅到曾多次被评为全国功勋谜刊——《鹿衔草》的电子书刊,喜爱灯谜的群众就可以点开这个“掌”上知识书架,查阅灯谜文化资料,学习灯谜文化知识。在“灯谜闯关”板块里,还有上万条经典灯谜存于小程序的后台数据库里,这些灯谜根据难易程度进行分类,不同的闯关等级匹配不同难度的灯谜;即使是从来没有接触过的灯谜“小白”也可以尝试第一关开始闯关,由易到难,逐步提高谜题的难度。“灯谜闯关”既是猜灯谜又是闯关游戏,用户在“玩中学、学中玩”,这种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让他们不知不觉中掌握很多灯谜知识和技巧,也让他们更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这项文化活动中。
微信小程序里的“掌”上知识书架不仅让文化学习的方式更加多样化、智能化,而且为人民群众的文化学习增添吸引力,从而激发人民群众的学习热情,提高人民群众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更好地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文化艺术资源保存到“云”端,使“掌”上群众文化建设与文化档案“云”管理同步推进。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微信小程序是公共文化智慧化、数字化建设的新载体,有效利用微信小程序的特点和优势,通过开设各种门类的“掌”上公共文化微课堂,开展“掌”上交互性文化活动,开放“掌”上公共文化知识“书架”等形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应用微信小程序开展“掌”上群众文化活动迎合了“互联网+社会服务”的新趋势,有助于提高公共文化的覆盖率和服务效能,增强人民群众对数字化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获得感。
(二)建议
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应依托微信庞大的用户量和强大的社交属性,结合微信公众号做宣传,增加微信小程序的关注度和人流量,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掌”上文化活动中;利用微信完整的支付体系,研发群众文化培训管理的小程序,将线上、线下培训课程的报名、缴费、签到等课程管理搬到微信小程序上,发挥微信小程序的独特优势,使群众文化培训管理更加科学化、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