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人首蛇身”女娲与澳洲创世神“彩虹蛇”蛇意象研究
——以中国汉武梁石室画像和澳洲岩画为例

2020-04-08林慕榕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女娲彩虹神话

林慕榕

(西安美术学院,陕西 西安710000)

一、前言

蛇自远古时代对人的生存构成较大的威胁,人们对其产生畏惧心理。人们对蛇的文化情感是为何从畏惧到崇拜的呢?文化人类学认为,上古时代的初民有这样一种认知,对神秘的敌对力量进行安抚和祭祀,可以化异己力量为自己的拥有的能量,于是人们开始产生蛇的崇拜。[1]蛇有着蜕皮的特性与顽强的生命力,成为永生的象征,加之其外形与男性生殖器近似被视为性神,它神出鬼没、来去无踪。于是在各类神话中,人们经常把蛇的某些特征赋予给神话中的某个神格,从而赋予灵性,伏羲、女娲形象中的人首蛇身就是很好的例证。而澳洲土著人信仰中的最具影响力的创世神——彩虹蛇也是与蛇意象相关。中国与澳洲两个文明中的神话信仰对蛇的形象的运用背后是否隐藏着类似的文化心理暗示和审美观念?其中又体现了先人的什么样的思想观念?由于女娲的出现早于伏羲,女娲的形象经历的嬗变也体现了一定的历史观念变迁,本文主要以女娲为代表来探讨和澳洲土著民族的彩虹蛇的异同,从跨文化的视角更好地理解两个文明之间对蛇意象的文化心理。

二、女娲

“伏羲女娲一直被中国人追奉为人文始祖,他们是开创华夏文明的最重要的神话人物。”[2]其人首蛇身的形象最早见于汉代的画像石,图像中伏羲与女娲同为人首蛇身像,蛇身互相缠绕,意为交媾状,有生殖繁衍生息的寓意。有学者指出女娲的“女首蛇身”是极为不合理的部分,蛇是男根的象征,女娲应该是蛙神。

女娲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的最伟大的女神,如今在民间也有许多地方仍存有信仰。现诸多文献研究表明女娲是由蛙崇拜衍生出的,蛙崇拜的原因主要有生殖崇拜说和祈求雨水说。当发展到了部落社会,人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开始出现了祖先崇拜,原本的动物图腾祖先人格化后具有了人形,蛙图腾崇拜变为女娲崇拜。而源于蛙崇拜的女娲的形象是怎么变为人首蛇身而非人首蛙身呢?原始母系社会人们推崇女性的生育能力,而随着人类认识到男性对繁衍的重要性,女性生殖崇拜不再至高无上,父系制取代了母系制,“现实生活中,蛙也常被蛇吞食。所以当父系制取代母系制后,神圣的‘蛙女’便被迫失身,变成了人面蛇身的女娲。”[3]“半人半兽形“神”比兽形“神”进步之处就是前者拥有了更多人性化的职能。这标志着人们在对万物探究的过程中,对自我价值的认可。”[4]由此得出,女娲形象的嬗变可体现两种社会意识的变迁,一是从懵懂的动物崇拜到后来逐渐自我意识的觉醒,另一个则是从母系制到父系制的变化。

另一种说法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始思维逐渐消亡,“蛇”意象被尊贵化之后演变为“龙”的形象,“龙的形象是在蛇的基础上,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5],龙是由许多不同的动物图腾糅合而成的复合想象,以蛇为图腾的部族为了统一融合了其他部落的图腾的要素,诞生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龙图腾。女娲就是结合了龙的元素——蛇身,从此变为人首蛇身。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古人将天上出现的彩虹视为天上的蛇类动物,将彩虹现象认为是这类动物雌雄交配的场景,“如《春秋元命苞》所言,古人将虹之出现视作雄虹、雌霓的交尾现象,而虹既为双首龙蛇,也就自然转化为双龙蛇交尾之状。”[6]

三、女娲神话中的文化内涵与审美意识

艺术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人们的文化和精神内涵。图像艺术作为一种视觉文化,有其审美意义,我们可以从中探寻古人的审美意识。“直至东汉末年,人们仍以多种手段继续强调伏羲和女娲作为阴阳符号的意义。这两个神祇的‘两极性’不但通过他们的性别和构图上的对称,而且还通过他们手中所擎的天体表现出来:伏羲右手托着太阳,女娲左手托着月亮;”[7]对汉代人来说,阴阳是世间万物内在的客观规律。

研究汉代画像的包华石教授在讲座中谈到汉代的宇宙观,古人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气组成的,是流动地反复循环的。他总结到:“人像的结构是服从流动性宇宙的法则。”汉画像伏羲女娲的图像也正是诞生于有流动性宇宙观盛行时期,于是审美上更倾向于蜿蜒曲折的流动性线条,交错缠绕的蛇尾也与阴阳互化的意象相通。始于先秦诸家的哲学思想认为(阴阳)“二炁交感,化生万物”(宋代周敦颐《太极图说》),万物的生成和变化起源于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与女娲“化万物者”的神格设定相同,伏羲女娲蛇尾相交图式背后承载着古人的文化心理潜意识和审美倾向。

四、澳大利亚岩画彩虹蛇

澳大利亚的岩画描绘的是远古时代的神话,岩画的艺术形式记录着数万年以来代代相传的传说,表达着澳大利亚原住民对世界的理解,这些传说之中最具有影响力的远古生物当属彩虹蛇。

世界各国的学者普遍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出现得很晚,创作岩画的古人处于感知的最初阶段,虽然自我意识懵懂,但作品充满了生气,孕育原始艺术的光芒。澳大利亚土著信仰中的彩虹蛇也是经过主观想象创造的复合形象,更像是一种尖嘴鱼,“人们常常在绘画中见到的澳洲土著虹蛇图腾是一种长着袋鼠的头、鳄的牙、鱼的尾、羽毛一般的耳、长穗一般的身体的生命。”[8]

在远古时代,人们无法解释奇异的自然景观,因此产生了许多充满神秘色彩的传说。澳大利亚各处地貌的形成往往被认为与彩虹蛇有关。传说在澳洲的很多地方,它们在行进中会穿越岩石,经过之处便形成了隧道和洞穴。[9]据说天空出现彩虹时,彩虹蛇会从一个水坑游到另一个水坑,确保各地水源充足。彩虹蛇被视为土著民的先祖的神灵化身,同时也是永恒存在的创世神,世世代代影响着自然中的一切。

五、彩虹蛇的文化内涵与审美意义

土著民因为有彩虹蛇的信仰和万物有灵的宇宙观,认为每一寸土地都是氏族的祖先的恩赐,在表达了当地环境资源的所有权的同时,更是承担起了保护环境的责任。描绘着古老而又永恒的神话的岩画作品体现了土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祖先崇拜。

原始艺术并非是为了满足审美需求的纯艺术,正如黑格尔所说的:“是向真正艺术过渡的象征性艺术。”因而,其造型语言与文化内涵之间的联系就更为紧密了。[10]原始人类生产能力和科学认知都处于低下的水平时,人们无法把握自身的命运,更无法支配自然,寄希翼于巫术,通过巫术的仪式将愿望寄托于艺术作品,“它们代表着造物祖的真实的精神力量, 在仪式上一旦重画或修整, 他们的神圣力量就可以释放出来从而保佑四季正常运行和子孙兴旺。”[11]某种功用的初衷驱使着他们创作,通过艺术作品以期与神灵产生交流。高饱和度的色彩寓意着原始的力量与强有力的生命,加上被描绘的彩虹蛇形象大都体型巨大,视觉上的强大冲击更是给人一种极具生命力量的震撼感,色彩艳丽的动物会被用于象征性地表达有关生死的复杂观念。[12]先民探索生命起源和万物真理的起源时造就了原始神话的形成,艺术作品体现了土著民族对内在生命本质的理解,承载着当时的人们的精神内涵。

六、结语

澳大利亚土著的彩虹蛇与中国的人首蛇身的女娲同样是创世神,二者不仅是表层的关于“蛇”意象相似,由蛇衍生出的中国的龙图腾也与彩虹蛇同样是通过想象、组合其他动物形象而创造出的复合形象。两个文明都对彩虹自然现象有着相似的联想和解释,有诸多相互融通之处,这追根溯源就是缘于古人试图解释自然现象并且祈盼风调雨顺、繁衍生息。

神话是各民族在各时期生活和思想的产物,而我们可以通过原始艺术作品得以窥见原始祖先的思维方式,以更好地了解我们自己,对比古今也使我们可以站在更高的维度发现人类发展的更多可能。神话可以凝聚人们的力量,赋予人们生活的意义,远古时代的神话更是帮助我们探寻人类内心深处奥秘的入口。由于早期先民没有文字规范,图像这种有形的载体正是我们探寻古人的情感与思想最有力的媒介,图像这种具体艺术形式自从史前时期就一直承担着呈现文化内涵的重要角色,我们可以从中挖掘出深层的文化价值,以文化视角重建历史,进而感受古人的精神力量。古往今来,有许多以神话为题材和灵感源泉的优秀艺术作品,现当代的艺术工作者也可以尝试从神话中汲取养分,将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注入新时代艺术作品中。

猜你喜欢

女娲彩虹神话
东方神话
女娲
神话之旅——奇妙三星堆
女娲造人
神话谢幕
女娲造人
女娲造人
“神话”再现
乐于助人的彩虹花
为什么雨后会有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