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守儿童自我认知小组工作介入行动研究

2020-04-08姚政宏官国坤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组员精准儿童

姚政宏,官国坤

(淮南师范学院 法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贫困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注的重点问题。2013年11月,习近平同志在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策略。刘长庚、郑品芳的研究[1]显示,精准扶贫,为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因地制宜,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贫困人口和留守人员有较大的重合度,所以精准扶贫对留守人员服务有显著影响意义。

“安徽省中央财政支持社会工作教育对口扶贫示范项目”是为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贯彻民政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民发[2017]119号)中提出的“实施社会工作教育对口扶贫计划要求”,由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牵头,组织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师生深入贫困地区,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助力教育对口扶贫的积极探索,亦为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大规模参与精准扶贫伟大实践的第一次有益尝试,重点在于回应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心理服务需求,发掘服务对象发展的内在动力,以专业教育促进贫困地区专业服务发展,为下一步更大规模教育扶贫服务的推广和实施夯实基础。

一、相关文献研究

(一)研究背景:留守儿童相关研究综述

《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 0 1 5年)》[2]指出,农村留守儿童指因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长期外出务工而被留在农村,由家中其他长辈或父母其中一方抚养的儿童。近年来诸多研究者纷纷结合自身研究对留守儿童的年龄进行界定,一般有18岁以下、16岁以下、6-14岁、6-18岁、0-14岁等多种界定方法。李锋[3]根据自身的研究归纳出了留守儿童的几个特点:父母双方或一方在户籍地之外务工;由父母单方或(外)祖父母、其他亲戚等监护或独自生活;留在户籍所在地继续生活;年龄一般在14周岁以下。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4]指出,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有关留守儿童的探讨是广泛的、多领域的、多方面的。就目前的研究看,学者们主要从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方面、心理方面、生活方面、行为表现方面、亲子关系方面着手研究。其中,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与自我认知方面的研究有:叶敬忠[5]提到,农村留守儿童往往心理负担较重、缺乏归属感,渴望与父母生活在一起。林细华、沈敏[6]等人认为,儿童期是留守儿童心理成长的关键期,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关爱、代养人能力有限、教养方式欠佳等问题会造成其敏感、自卑等心理问题。郭兴、王宇雄[7]认为留守儿童自信心不足的原因为错误的家庭观念、监护人教育能力不足、家庭成员之间缺乏情感沟通与交流等。王晓芬、蔡春燕[8]认为父母过高的教育期望、和孩子的沟通不足、老师的消极评价、城乡差距及部分社会歧视等原因共同造成留守儿童自信心低。周斌[9]认为留守儿童的个人认知能力明显偏低,因受到性别、家庭状况以及生活环境的影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综合以上观点会发现,当前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十分复杂,涉及到心理、生活、情感、学业等方方面面,但较少涉及留守儿童的职业生涯规划,在精准扶贫背景下探讨留守儿童的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研究则更少。留守儿童相关服务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社会工作者多方面的积极参与,不仅要解决其生活、教育等问题,又要通过个案辅导、小组工作等,助其建立自信与积极正向的认知,在自助的基础上树立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为个人、家庭的脱贫提供条件。

(二)分析框架:生涯选择配合论

伍德(Wood)的生涯选择配合论是生涯规划的重要理论基础。伍德[10]认为生涯规划的先决条件是必须要先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包括自己的能力、兴趣、人格和需求与价值观等,也就是要先掌控自己的内在世界之后,才开始探索外在的工作世界、了解职业所需的能力、职业的分类与内容、职业所需的特质及各类职业的报酬率等。在了解自己及以外的职业环境之后,看看两者可以做怎样的发挥和配合;之后才能做一睿智的选择,订立未来的发展目标和开始采取必要的行动。

在留守儿童的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该理论具有较为现实的指导意义。留守儿童的生活成长环境对其职业认知、价值观等都有较为重要的影响,隔代教育的弊端又不能较好地助其规划未来的发展。因此社会工作者在为留守儿童提供职业生涯规划相关服务时,需要先了解其需求,助其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了解自身的能力、兴趣、人格特征、价值观等,在此基础上实现自身与社会职业的匹配。因此,根据生涯选择配合论,留守儿童的自我认知对其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工作者在介入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

(三)研究方法: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起源于二战时期的美国。张剑[11]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认为,为适应当时研究工作的需要,行动研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由实践者和研究者共同完成,研究成果为实践者理解、掌握和实施,并以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社会行动为目的。

行动研究过程可以分为回顾、诊断、计划、实施和效果监控五大阶段。[12]该过程是一个不断反馈循环的动力系统,每个步骤都包括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等环节,如此进行螺旋式推进行动,并加深研究者对议题的理解。行动研究是一个不断循环的有周期性的动态过程,强调研究过程中的反馈、评估与反思。

本研究以H市2018年开展的安徽省中央财政支持社会工作教育对口扶贫示范项目为背景,以B乡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以生涯选择配合论为指导,剖析B乡留守儿童自我认知状态,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基于理论分析,进行项目规划、执行,呈现社会工作实务服务的基本经验,并在服务过程中予以验证与评估,进而为下一步项目服务提供借鉴。

二、行动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问题的发现与界定

科学、系统的需求评估是了解留守儿童自我认知状态、制定介入计划的必要前提。笔者在行动研究周期内运用参与式观察法、结构式观察法面向全体小组组员进行基线调研。调查以伍德生涯选择配合论为指导,着重了解儿童自我认知障碍之成因。经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自我认知偏差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被“留守”在家的行为能力表现

留守儿童缺乏亲情支持,身心健康程度、生活质量下降,家长对其期待与其行为能力存在差距。自我认知偏差背后有着复杂的家庭原因。父母长期与子女分离,沟通手段仅限于电话联络、网络沟通,且沟通聚焦于孩子的学习与物质需求,忽视了子女的情感,家长给孩子灌输的思想就是“唯成绩论”“大学梦”。

2.被“留守”在家的兴趣爱好表现

学习成绩不佳,自我管理效能低,越轨行为较多。较多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较之于非留守儿童差,容易形成不良行为习惯,并且无法约束自身行为,如经常找监护人要钱,把钱用于购买零食、游戏充值等。同时留守儿童的成绩在班级中多属于中下游,本次小组组员的学习调查结果显示优秀的占17%,一般的占64%,较差的占19%。

3.被“留守”在家的人格及需求表现

较多B乡留守儿童心理素质较差,孤独、自卑、焦虑等是较为常见的心理特征。因长期与父母分离,情感交流较少,留守儿童对父母呈现出思念、冷漠、怨愤等三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监护人多为隔代长辈亲属,因文化程度不高,大多只关心孩子的物质生活,而较少有情感与心理交流。受之影响,留守儿童缺乏自我成就动机,无职业规划主观意愿,忽视内心希望得到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有时会有意压制自身潜能。

4.被“留守”在家的价值观念表现

留守儿童价值观与人生观易受外界影响,呈功利性、内隐性特征。如果留守儿童在成长关键期未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的正确引导和帮助,其人格正常发展会受到影响,而缺乏判断能力的儿童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文化及越轨行为的影响。

第二阶段:寻找介入问题的方式

根据第一阶段的问题发现与界定,笔者经过专业的分析和审视,寻求解决问题的介入策略。在此阶段,以生涯选择配合论为指导,以提高留守儿童自我认知为目标,帮助留守儿童明确未来发展方向。与此同时,加强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针对留守儿童自我认知偏差的不同表现,设计有针对性的介入策略,以期逐步提高自我认知。

第三阶段:行动和介入

直接介入:开展小组工作服务,发掘留守儿童之潜能,同时建立良好的朋辈关系。笔者以Z小学12名留守儿童为对象,开展生涯规划小组,小组活动共计6次,见表1。小组活动主题从最初的相识、相知、娱乐兴趣逐步过渡至自我观察、自我评价以及生涯规划。通过历次活动,留守儿童的能力以及自我认知等均有持续性的提升和改善。

表 1 留守儿童自我认知小组介入活动总计划书

在小组活动中,通过每次小组活动对组员产生改变,例如,第三节小组活动心之声,我有一片独特的叶子,在微观层面上促进留守儿童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发现自己的兴趣、特点、价值观,如表2所示。帮助留守儿童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激发自主脱贫意识,愿意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当的生涯规划。

在中观层面上,通过小组动力的强化与发挥,留守儿童之间的互帮互助、互为资源,对留守儿童监护人的介入,建立与强化留守儿童朋辈间以及亲子间的支持网络。以项目为平台,在村层面动员扶贫干部、村委会工作人员更多关注留守儿童及其家庭,评估其与扶贫政策的契合情况,同时在全村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浓厚氛围。

在宏观层面上,以项目为平台,链接社会资源,更好地推动精准扶贫政策落实,在该村建立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实践基地,组织高校师生在合适机会进一步开展服务,实现社会工作服务的持续化,在脱贫意愿、脱贫能力等方面持续提供帮助,进而为留守儿童及家庭彻底脱贫奠定基础。

表 2 留守儿童小组活动部分环节简表

第四阶段:检验行动的结果

检验行动结果是推进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主要手段。项目开展过程中会适时对项目服务进行评估、观察服务对象表现,以更好地反馈项目成效,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

在评估过程中,以工作员和项目带队老师为主体,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在村委协助下定期组织组员在一起活动,建立、强化彼此间的关系网络,并对网络的强度、广度进行及时的评估;以Z村为服务场域开展社区活动,同时对组员进行回访;通过前测和后测的对比观察组员在参加活动前后的变化。

通过评估发现,组员的社会支持网络有了较为明显的增强,集中体现在:组员自认的朋友数量,有8位组员在小组刚开始时小于3人,而在最后一次小组活动时大于7人;分别有3位组员和4位组员结成伙伴共同写作业及游戏;有4位组员明确提到监护人在项目结束后对自己的教养态度有了明显转变。

社会工作者在项目执行中对服务对象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历程和服务评价,并评估其生涯规划。小组工作开展以来,对自己未来有明确生涯规划的组员从最初的2位上升至10位;对于组员对小组活动内容的满意度,67%的组员非常满意,33%的组员满意;对小组工作员的满意度,92%的组员非常满意。虽然引发改变的因素有很多,但可以看出从生涯选择配合论出发,在组员能力、兴趣、人格及需求、价值观四个方面的自我认知偏差得到有效缓解。

另外,据项目结束后Z村党支部书记反馈,小组活动中的两位组员家庭顺利获得最低生活保障资格,3位组员经村委介绍获得H市某企业的一次性捐助。

第五阶段:总结经验和学习

总结反思对丰富服务形式、突破服务瓶颈有重要作用。从行动效果评估看,小组开展以来,留守儿童建立了更好的自我认知,发现自己更适合什么工作,将来从事什么工作,激发了留守儿童自立自强的意识,证明了社会工作以生涯选择配合论为指导探索留守儿童自我认知的策略行动是有效的。

1.行动总结

在精准扶贫背景下,以自我认知为突破口开展留守儿童职业生涯规划小组取得了良好效果,经验性总结对以后类似工作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教育扶贫对精准扶贫有较大的基础性支持作用。脱贫,重在教育,强化留守儿童自立自强意识,树立自主脱贫理念,在专业服务基础之上帮助留守儿童确立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职业发展规划,对精准扶贫有较好的实质性意义。此小组服务对象是留守儿童,其监护人也有部分在家,小组活动为其提供了一个教育与成长的平台。

留守儿童的脱贫主观能动性对小组活动效果的达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小组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究其原因,活动设计密切联系精准扶贫,在活动中,善于挖掘留守儿童自立自强的主观能动性,强化自主脱贫意识,激发留守儿童通过自身努力改变未来命运的积极性,这对精准扶贫效果、小组服务效果的达成均具有重要意义。

生涯选择配合论贯穿了本小组的小组活动的设计、活动实施与活动总结,如何为他们提供专业而有效的服务,离不开生涯选择配合论的准确指导。

2.行动反思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较为普遍的性格特征,小组组员在前期活动中因为对工作员的陌生而表现出较多的胆怯、拘谨,导致小组动力不足。团体督导过程中,项目带队老师建议在后续小组活动中虚拟留守儿童同伴交往情境,设计情境让组员去演绎,推动组员进行更为充分的互动,进而激发小组内生动力,改变小组动力不足情况。小组为组员提供畅想未来、共同规划未来的平台,并鼓励彼此间互相反馈。

三、总结

通过对整个行动研究过程的呈现可以发现,本研究以生涯选择配合论为指导,从留守儿童的能力、兴趣、人格和需求与价值观四个方面发现留守儿童自我认知层面上的问题,通过小组工作介入帮助他们进行改变,对留守儿童的职业生涯规划来说是行之有效的。概括来说,实现留守儿童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响应精准扶贫政策,可采取此策略:在精准扶贫背景下,以留守儿童自我认知为突破口,微观层面帮助留守儿童建立准确的自我认知,激发自主脱贫意识,选择适当的生涯规划;中观层面建立与强化留守儿童朋辈间以及亲子间的支持网络,在社区层面营造关爱留守儿童氛围;宏观层面链接社会资源,建立社会工作实习实践基地,更好地推动精准扶贫政策落实,为留守儿童及家庭彻底脱贫奠定基础。

总之,小组工作作为个案工作的重要补充与拓展,有其独特的方式和方法。为组员提供专业服务,兼顾多数,服务的范围相比个案服务有所扩大,有利于发挥组员对组员间的独特作用,外部资源的充分利用亦可以促使小组成员共同进步与成长。留守儿童作为农村留守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影响重大,在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社会工作者以项目为平台,为留守儿童提供专业服务,更好地促进其成长与发展,是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作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组员精准儿童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当组长真不容易
回忆流金岁月
精准的打铁
小组落幕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