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本对个人际遇的影响
——基于12名考博个案的质性研究
2020-04-08顾拓宇郭秋文
顾拓宇,郭秋文
(周口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周口市 466001)
一、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2018年,高校毕业本专科人数达753.31万人,毕业研究生数60.44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48.1%[1],预计2020年,高等教育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突破50%,大学生就业将成为突出问题[2]。
早在几年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热点,硕士研究生就业已经面临多重压力。[3]1980年,全国博士研究生招生数约900人;2010年,博士招生人数达4.78万人;2015年招生5.38万人;2017年为5.80万人;2018年约8万人;预计2021年,将突破10万人。近几年,博士招生规模并没有明显扩大,就业也相对稳定。高耀,沈文钦对75所高校博士毕业生的调查显示,我国
高校总体就业率普遍很高,其中艺术类和师范类普遍高于工科类院校。[4]2018年,随着《关于高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出台,一些地方院校加大了“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力度,通过给博士及博士后“高额的安家费、科研启动费、相关配套补助”等措施吸引高层次人才。同时,高校内部也鼓励在校教师攻读博士,并推出相关激励政策,如“报销学费、攻读博士期间正常发放工资”等。在这种背景下,大批硕士研究生和高校在职人员加入考博队伍。布迪厄[5]认为文化资本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知识的提高可以改变其社会地位;日本学者天野郁夫[6]认为,拥有社会资本的多少,意味着其社会地位的高低;陆学艺[7]按照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的分类标准把中国社会分为十大阶层,不同阶层的人拥有不同的社会地位;李强[8]对转型期中国社会阶层的研究发现,经济地位与职业声望及权力地位存在不一致性,人们对社会地位的评判不是仅依拥有财富的多少,社会影响力和道德价值观也是评价的主要变量。
相关研究者从经济、声望、权力、知识几个方面对社会地位进行了划分,探讨了不同阶层间社会流动过程中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所产生的重要作用,以及不同资本之间的相互转化。但对阶层流动中个体向上流动的动机、资本的使用方式,以及不同资本间的转换方式缺乏较深入的研究。相关研究多使用量化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缺少针对个案的“解剖麻雀式”深度研究。本研究以12名博士作为研究样本,深入探讨被研究者考博的动机、所使用的社会资本,以及文化资本(博士学位)是如何转化为经济资本和社会声望的。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考博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不同院校、不同专业中抽取20名样本对象,去除个别中途退出和其他原因者,最终获取有效样本12名。其中7名男性,5名女性;涉及大学教师、应届硕士和往届硕士毕业生。考虑到不同学科的差异性,样本抽取了理学、文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多种学科;收入层次上也考虑到不同收入群体,工作经历上也涉及到无工作经历到25年工作经历的不同群体;研究者进行了为期6年的跟踪观察,除2名受访者未能顺利毕业外,其它10名受访者都顺利完成了学业。(详见表1)
表 1 受访对象基本信息
(二)研究方法
研究者本人是一名在读博士生,与考博群体有着类似的经历和感受,这种共同经历成为我与对话者的一个重要连接点。但其劣势同样存在,由于自身作为“局内人”的囿限,会导致自身价值观的干预,影响研究的信度和效度,为了克服这一障碍,在把自身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时,专门找了另外的专业研究者对本研究者进行了访谈,以局内人(研究者)作为局外人(被研究者)进行研究,以保证研究的真实性。通过分析“考博的动机、考博所使用的社会资本、博士毕业后的文化资本转换”三个方面,建立分析框架,运用半结构式访谈、参与式观察等质的研究方法采集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编码整理,建构扎根理论。
三、研究结果
动机是心理学概念,主要指引发某人从事某种行为的力量和念头,这里主要探讨是何种境遇促发了样本对象的考博动机;关系(这里主要指人际关系)主要指人与人之间形成的心理关系,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同事关系等,费孝通在《江村经济》中指出了江村人们长时间形成的差序格局[9],这里主要指社会关系网络在考博过程中所发生的作用;地位主要指一个人的荣誉和声望[10],这里主要指博士学位能否实现一个人的地位转换,即实现个体向上流动的过程。
(一)考博动机:功利价值与自由价值并存
源自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对权力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改变当下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或权力地位是每位考博者选择考博这一通道的源初动机。接下来的四组访谈主要针对访谈对象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和冲突所做出考博选择的一个深度描述,其目的在于从中发现受访者在考博的过程中所承受的主、客观压力及做出考博选择的反应,通过观察其动作、表情,对访谈对话的录音进行整理,从中找出其考博的意义和价值。
1.迫于工作压力
从所获取的田野资料来看,在9名有工作经历的考博者中,工作环境尤其是工作压力是其考博的主要动因。有6名受访者都谈到了工作压力,占样本总量的50%。
受访者E老师表情很压抑,有些欲言又止,但长吁一口气后,还是吐出了自己的心声:“我原来在T市的一所独立学院②工作,那时已经是团委书记了,但总是想着独立学院没有编制,科研环境又不好,就一直想离开。后来,通过一些关系回到老家的一所地方本科院校,本想着可以一展宏图,谁知道工作那么难搞定,到现在(被访时候)还是学校的临时工,在别人面前总感觉低人一等,每天坐在办公室压力都很大,总想早一点离开这个地方,太压抑了!”
E老师的叙述传达了一种内心冲突,“总觉得低人一等”显示了E老师主观感受到与同事相比自己在社会地位上低人一等的感觉,“那时已经是团委书记”则表露了其对政治地位的渴望,对权力的渴望,对当前所处政治地位的不满。最后通过一些社会关系实现了向另一工作单位的横向流动,但到了新单位后发现比先前的工作状况更糟,由于情感的无法接受,导致其最终选择考博改变其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
受访者G是一所转型期的新建本科院校教务处的科员,她说:“我们学校要向工科院校转型,教育技术学取消了,学校让我们出去研修,然后回来教计算机专业,不伦不类的,我可不想那样……我现在教务处工作,每天看着行政上那批人,每天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终点。”
G老师考博的动机源于价值观的冲突,G老师对权力斗争的厌倦是其考博冲突的动因,她并不想得过且过,她想通过考博提高自身的文化和教育层次,从而实现其社会地位的跃迁,满足向上流动的需要。
2.承担家庭责任
受访者H老师是一所地方本科院校教育学院的副书记,他的妻子硕士毕业后想随丈夫进入这所院校,但这所学校要求“具有全日制博士学位者且家属学历是硕士研究生以上”才能符合这所院校的引进条件。虽然H老师也找了学校的主要领导去“疏通关系”,但领导也不敢突破这条“红线”,最后还是鼓励其通过考博去解决家属工作。谈到这些问题,H老师有些失落:“虽然我是副处级,但学校有规定,只有博士学位才能解决家属工作,虽然我找Y书记(校党委书记)说了很多次,但他说他不敢开这个口子(破例),如果他开这个口子,其它副校长、副书记都这么做,学校就会陷入被动,学校的相关政策就会受到挑战。”
受访者J的女朋友在一所民办幼园工作,J说:“为了能和女朋友早一点在一起(二人不在一个城市),我博士毕业可以去一个差一点的地方院校,学校能解决家属工作,我们两个就可以在一起了,我们谈朋友都7年了,如果现在因为工作问题把人家抛弃了,会对她造成伤害,自己感情上也接受不了。”
受访者E老师有着同样的困境,E说;“我原来在T市的一所高校工作,由于妻子在老家工作,父母也已年迈,为了能离家近一点,就托关系想调回老家这所本科院校,等自己工作稳定后,把老婆也调过来,没想到调动工作这么难,到现在自己的工作还没有解决,更谈不上老婆的工作了,只好考博自寻出路,都是被逼出来的啊!(言语中有几分无奈)
三位受访者考博的动机源于一种道德责任的需要,通过考博可以解决两地分居的问题,可以改变其现有的经济和生活现状,生活上的不满是促发其考博的冲突根源。
3.争取政治地位
不同于前二者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一些受访者考博的动机是基于对权力的渴望,在他们看来,只有离权力越近,才越能够更从容地应对工作,才能获得更多的收入,也才能离自由更近。受访者A工作在省会城市的一所二本院校,任人事处长,他说:“我小时候家里很穷,是奶奶把我养大的,长大后就是想多挣钱、当大官孝敬奶奶。你也知道,当官在农村很有地位的。如果博士毕业后,回到我们学校竞争副校长机会就会更大些。
受访者K与A的情况大体相似,K说:“我是个来自农村的大学生,那时候(刚毕业留校),住的是‘筒子房’,条件很差,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学校的Z书记(学校党委书记),Z书记说有什么事直接找他,后来学校竞选学生处副处长,但由于我条件不够,当时想到了Z书记,但当时不敢找啊,你想啊,人家是学校书记,我才是一个科员,但我那时谁也不认识,就硬着头皮碰运气吧,结果Z书记给了我这次竞选的机会,我真当上了副处长,后来又当了处长,现在学校副校长空缺,我想争取一下,如果有个博士学位,那么竞争优势就大一些。”
二位受访者想通过博士学位获得政治资本,从而实现社会地位的转变。在这过程中高学历成为制约他们前进的障碍,攻读博士学位是他们的现实选择。
4.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韦伯提出把学术作为一种志业[11],曾激励了很多学者“为学术而学术”,席勒把学者分为谋生型学者和哲学型学者,谋生型学者学术的目的仅满足于生存的需要,而哲学型学者学术的目的则为了闲逸的好奇③。博士群体是学术研究的主要群体,一旦成为博士的一员意味着一生将远离喧嚣与繁华,静守孤独与寂寞,这是一种追求,也是一种志业,是不为权力和金钱所左右的知识分子价值观。这种把文化资本看为第一人生要义的价值观在考博群体中也为数不少。受访者C这样说:“我考博就是为了能进高校工作,能够做我想做的事情,并且我一直都有考博的情怀,选择了读博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受访者D则把学术追求作为毕生的志业,她说:“我考博在上本科时就想好了,如果今年考不上明年再考,考完博我还准备读博士后。”受访者C和D都是应届生,她们对报考的学校和导师都比较看重,受访者C报考的是本校的博士生,考上后可以继续自己的研究方向,原有的学术资源能够得到很好的运用。D是隔壁学校的一名硕士,她报了两所学校,一所211,一所985,两个学校都达到了录取分数线,成绩排名都很靠前,到底上哪一个学校一直犹豫不决,后来选择了985。能够看得出,她对学术及专业发展的重视,如果仅仅为了拿个文凭,一般会选择容易毕业、学术要求低一些的学校,这所211院校实行三年学制,也相对容易毕业;而985院校则实行四年学制,学术要求高,也不容易毕业。受访者D选择了这个985院校,可以看出她更看重学术的质量而非仅仅为了拿个文凭。
与上述几个案例不同的是,C和D认为自身学历太低导致其不能找到好工作,通过提高受教育水平获得更多的文化资本,通过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社会资本的转换,最终实现其经济地位、社会地位的转变。博士作为学位的最高层次,是一种稀缺资源,获得高学历便可获得威望较高的职业,同时也可获得较高的收入和较大的权力。[12]
(二)考博行动:个体努力和社会关系网络是实现考博目标的重要途径
在目标达成过程中,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往往在不同场景、不同对象之间产生不同的结果,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考博目标达成的过程中,不同关系群体所使用的资本策略,不同关系资本在不同场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用。
1.疏通人际关系
受访者A报考的是一所985高校,第一年因为英语不上线而落榜,第二年考的时候就提前跟导师进行了沟通。他说:“现在导师所拥有的名额少,如果正常排队,我要等四、五年才能排上,我可等不及啊,我就找了省里的重要关系(他不愿说出具体的内容),多要了一个名额,没有占学校的名额,导师也落个顺水人情,现在总算录取了(长吁一口气),从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受访者L也是第二年才考上的,他说:“我第一年报考的是母校(硕士就读学校),报考前我也询问了一个师姐,师姐说考这位导师得要30万,开始我还不信,后来成绩下来后排名第一,面试却被刷了下来,我才明白师姐说得对。
2.坚守学术信念
金钱、权力、社会关系虽然在考博中起很大作用,但并非所有的情况都是如此,受访者E与他们的情况完全不同。E说:“我已经是第三年考了,如果今年再失利的话,可能就放弃了,这个学校(现在就读的)本来仅准备碰碰运气,但我也找了关系,有一个同事和这个导师是同学,但这个同事一直没时间和我一起去,没办法,我就直接和导师预约,导师也很爽快地答应与我会面。没想到我们一见如故,有很多共同的话语,在学术领域我们能够进行深度的沟通,导师正好也想要个男生,我笔试又考了第一名,就顺利录取了。录取前,我的一个老师让我专程再来‘看一下’导师,让我准备3万块钱,我思忖了再三,最后没有送这3万块钱。因为我坚持认为,学术是纯粹和圣洁的,我相信会有真正的学者,后来证明,我遇到了一个好的老师。”
个人所拥有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在考博的过程中,即社会流动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流动是探究职业结构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的垂直流动程度和模式,地位获得研究的是为什么这种流动会发生,为什么没有发生?[13]但通过本次访谈我们发现,社会流动的过程是根据场景和时段发生变化的。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场域、不同的互动关系之间,不同资本会产生不同的社会流动作用。受访者A利用经济资本和权力资本实现了考博的目标,因为其自身不具备考博所要求的文化资本;但这一情况并不适用于L,起初L也认为经济资本在考博过程中会起很大的作用,但他仍然坚持认为文化资本是最重要的,考博更看重的应该是文化资本,他对使用社会资源深恶痛绝,利用社会关系实现考博梦想他是无法接受的,但事实上他依然使用了社会资本,他的父亲通过社会关系帮他实现了考博的梦想。受访者E是一个工作多年的考博者,他懂得社会关系和金钱在考博中的作用,但他的内心是排斥的,他渴望能够遇到注重文化资本的老师,从而实现价值的相互认同,这样才是他追寻的考博理想,他也试图通过其他社会关系联络导师,但由于各种原因,还是放弃了,最终出乎意料的是,他还是靠文化资本实现了自己的考博梦。
(三)考博结果:文化资本可以实现身份和地位的转变
考博的源初动机主要是为了经济地位的转变、权力地位的获得、社会声望的增加三个方面,但这些博士生在毕业后是否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是否实现了自我的认同?是否实现了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社会地位的转变?四年后,本研究对样本对象进行了追踪调查,进行了再次访谈。
1.生活得以安逸
受访者F是我的师姐,她毕业后回到了原来工作的单位,单位分了一套100多平方的房子,10多万的安家费,5年内享受副教授待遇,如果家属没有工作,按一定条件解决家属工作。在对她访谈时,她显得很高兴,她说:“像我们拖家带口的,能安顿下来,给的条件也不错,就已经很满足了,一家人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虽然是一所地方院校,但做学问嘛,就得守住孤独和寂寞,抵挡得住大城市的喧嚣与繁华。”她对未来的憧憬让人倾羡不已,从她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她的幸福与满足。
但受访者I却与她的情况略有不同,他在博士毕业后经历了少许的曲折,I博士毕业后去了一所不错的师范院校。他说:“我现在一个月才3000多块钱的工资,我老婆的工作又不给解决,现在还没敢要孩子,学校按项目分配经费,可你也知道,国家项目不好拿呀!”后来在他的导师引荐下,他回到了本科毕业的母校(一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母校还算优厚,给了他一套90平方的房子,30万的安家费,按副教授对待,一个月8000多的工资……他的老婆也考上了硕士,毕业后家属工作也将得以解决。
2.政治地位得到提升
受访者F和I都解决了来自生活的压力,实现了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转变。接下来两位受访者是学校的领导。受访者B考博前已经是教育学院的院长,博士毕业后很快荣升为科研处长,这次学校副校长有两个空缺,要求竞选者必须具备博士、教授条件,且45岁以下,全校就两个符合条件的,他成功的几率很大。但由于一些原因,在副校长的竞选中失败了,但后来他告诉我,他去另外一所职业技术学院当校长了(副厅级)。受访者K告诉我:“博士毕业后,我顺利当上了学校的工会主席,下次换届不出意外的话就可以当上学校的副校长了。”
从访问的几个案例可以看出,受访者基本实现了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文化地位,甚至政治地位的转变,成为单位的中坚力量。但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及政治资本的转换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时间上的考验和个人努力。受访者F博士毕业很快得到雇主的认可,顺利实现了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及政治资本的转变;但受访者I却没有那么幸运,当文化资本没有得到教育制度认可时,文化资本的效用就很难发挥,I经过一番波折后,寻找到了能够认可自身的雇主。受访者B和K博士毕业后也顺利实现了自己的政治诉求。文化资本发生了功效,从而顺利转换成了经济资本或政治资本。需要指出的是,文化资本比经济资本更具掩盖性,风险也相对更大,它不如经济资本来得直接,实现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转换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策略,甚至社会资本的参与。[14]
四、结论
通过对12位受访者的田野调查,对行动者的考博动机、考博过程中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深度描述和梳理,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考博群体的动机源于经济、生活的压力与冲突,也有道德责任的规范和自身信仰的追求,但最终的目标是实现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权力地位的获得;第二,在地位获得过程中,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文化资本起到关键作用,文化资本是长期积累,需要时间和努力长期达至,因为它付出了辛苦和时间,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意味着其可以带来利润和收益或精神的满足,从而导致许多人乐此不疲的争夺;第三,拥有了文化资本不一定就必然拥有经济资本或社会资本,行动者经济资本或社会资本占有的数量取决于其有效利用关系网络规模的大小,依赖于和他联系的每个人所拥有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的多少。
注释:
①12名博士研究生中,有2名即将录取的准博士,4名已经毕业的博士,6名在读博士,为了研究需要,本研究统称为博士生。
②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学费是公立学校的三到四倍)。独立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公益性事业,分公立独立学院和民办独立学院,非民办高校。
③1789年,著名诗人、学者席勒在耶拿大学就职演讲中首次提出了谋生型学者和哲学型学者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