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切口法行腰腹部脂肪抽吸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0-04-08
(杭州港丽医疗美容门诊部整形外科,浙江 杭州 31001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加上缺乏运动、上班久坐等容易导致腰腹部脂肪堆积。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重视腰腹部的外观,追求曲线美,希望拥有迷人的A4腰、马甲线[1]。由此,进行腰腹部塑形的爱美女性也逐渐增多。脂肪抽吸术是进行腰腹部塑形的重要方法,不仅能去除多余的脂肪组织,还能改善腰腹部的外形。传统的腰腹部吸脂切口多位于脐部、髂前上棘及后腰部两侧,而脐周切口对于肋弓表面脂肪抽吸的效果欠佳。过多的切口不仅影响术区的美观,而且容易暴露患者的隐私。腹部及后腰为夏季易显露的部位,若在这两个部位选择切口,术后瘢痕无法隐蔽,患者难以接受。为了使腰腹部塑形好、切口隐蔽,我科对腰腹部脂肪堆积的80例患者于剑突、脐下缘和尾骨表面3个部位做切口行腰腹部脂肪抽吸塑形术,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9年3~7月我院门诊部收治的80例吸脂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18~42岁,平均(24.3±0.9)岁,其中18~29岁50例,30~39岁25例,40~42岁5例;BMI平均(23.1±0.8)kg/m2;腹围平均(76.9±3.8)cm。术前行常规体检,身体状况均良好,无手术禁忌证。术前测量腹围以及腰腹部正面、侧面、背面拍照存档。排除标准:既往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及造血系统合并症;有精神障碍、癫痫病史;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有免疫系统疾病;手术前2周内使用活血、抗凝血药物。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均自愿接受手术前后的拍照对比。
1.2 方法
1.2.1 标记吸脂区域及切口设计 患者取站立位,采用Sanjay等[2]的分区划线方法标记吸脂区域,于剑突表面、脐下缘及尾骨表面标记手术切口,切口长度为0.8~1.0 cm(图1)。吸脂时需采用仰卧位和俯卧位。仰卧位时切口标记于剑突表面及脐下缘(2个切口);俯卧位时切口标记于尾骨表面(1个切口)。
a:正面;b:背面
1.2.2 手术方法 采用静脉输入镇静麻醉联合术区肿胀麻醉法[3]。肿胀麻醉液配制:2%利多卡因注射液20 mL+0.1%肾上腺素1 mg+生理盐水1 000 mL。应用注水泵注入肿胀麻醉液,并根据患者体质量计算注入的总量,通常为2 500~3 500 mL。腹部于仰卧位时注入肿胀麻醉液1 500~2 000 mL;腰部于俯卧位时注入肿胀麻醉液1 000~1 500 mL。肿胀麻醉液注入皮下脂肪层等待10 min 后,采用电动吸脂机通过直径3.0 mm及4.0 mm的钝头吸脂针进行吸脂。主要抽吸皮下深层脂肪,保留厚约0.5 cm的皮下浅层脂肪。根据Sanjay等[2]的美学亚单位八分区进行抽脂,主要吸脂范围为剑突到脐部腹白线区域、肋缘到脐部腹直肌表面区域、脐部到耻骨上缘腹直肌表面区域、肋缘到腹股沟韧带腹外斜肌表面区域、会阴部表面区域、肋缘至臀区腰肌表面区域、后中线腰骶椎及椎旁肌表面区域和腰椎以上延伸至腋下区域(图2)。先仰卧位于剑突切口行1区、2区、4区扇形抽吸,于脐下缘切口行3区、5区吸脂,然后俯卧位行后6区、7区、8区抽脂。吸脂结束后,正面切口各缝合1针,并行皮下减张缝合,背面尾骨处切口暂不打结,术后第1天换药时打结,使切口对合良好[4]。
1.2.3 术后处理 术后第1天换药,适当加压包扎,并穿束身衣;24 h之内避免下床活动,以减少活动性出血;术后7 d拆线。第1周全天穿束身衣,之后每天穿12 h,持续3个月。
a:前腹部美学亚单位;b:后躯干美学亚单位
1.3 观察指标
术后3个月随访并拍照、测量记录,与术前进行对比。评估患者满意率、术后疗效、并发症和腰腹部外形的改善程度。外形改善程度评估标准:满意,即脂肪堆积明显消除,外形明显改善,皮肤表面平整;较满意,即脂肪堆积有所消除,腰腹部外形有所改善,皮肤表面较平整;不满意,即脂肪堆积少量消除,腰腹部外形无明显改善,皮肤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现象。
2 结果
2.1 腰腹部情况
术后随访3个月。所有患者腹围周径平均减少(7.5±0.6)cm,消肿时间(15.4±3.5)d,消肿的标准为腰腹部外形与周径基本稳定。80例患者均未出现皮肤坏死及明显色素沉着。满意者40例(50.0%);较满意者32例(40.0%);不满意者8例(10.0%),其中局部出现积液4例,局部凹凸不平2例,左右不对称2例。凹凸不平及不对称者行局部修复后满意,积液者经抽取积液后满意。
2.2 典型病例
患者,女,22岁,身高160 cm,体质量62 kg。在静脉输入镇静麻醉联合术区肿胀麻醉下,采用三切口法行腰腹部脂肪抽吸术。正面的2个切口位于剑突表面及脐下缘,背面的1个切口位于尾骨表面。腰腹部吸脂2 500 mL。术后随访3个月,腰腹部形态改善明显,切口瘢痕较隐蔽,患者较满意(图3)。
3 讨论
腰腹部外形是当下女性较为关注的美容整形部位。目前,对腰腹部外形的塑造主要通过脂肪抽吸术来实现。整形外科领域用于“减脂”的技术包括负压吸脂、冷冻溶脂、腹壁整形术、射频溶脂、超声辅助脂肪抽吸术等,其中负压吸脂为临床较常用的方法[5-11]。传统的腹部分区采用九分区法,其对疾病诊断及体表定位有重要意义,但由于腹部肌肉分布的特点及腹部
a:术前正面观及画线设计;b:术前侧面观及画线设计;c:术前背面观及画线设计;d:术后正面观;e:术后侧面观;f:术后背面观
脂肪的厚度有所不同,九分区法并不完全适用于吸脂分区。通常我们所说的腰腹部包括胃部、腹部、腰部、臀上等,胃部相当于美学亚单位分区中的1区和2区[2]。腰腹部脂肪抽吸术由于吸脂面积较大,切口部位多,会留下明显且易暴露的切口瘢痕。我们通常采用站立位进行术前划线设计,由于体位变化,从站立位变为仰卧位时,部分区域会上移至肋弓表面。传统从单一脐周做切口很难越过肋弓抽吸表面脂肪,从而致上腹部吸脂效果欠佳,影响腰腹部美观。肋弓表面脂肪组织在仰卧位时由于躯体的牵拉,视觉上不是很厚,往往术后患者站立位评价会觉得抽吸不满意,皮捏脂肪厚度未明显改变。本研究采用剑突切口可以很安全地抽吸肋弓表面脂肪组织,术中从皮捏脂肪厚度及外观评价,抽吸效果均得到明显改善,术后患者站立位评价认可程度高。本研究采用3个切口进行腰腹部脂肪抽吸,极大地减少了切口的数量,而且解决了因体位变化上移区域吸脂效果欠佳的问题,但医师需要掌握更为娴熟的脂肪抽吸技巧。
我科对腰腹部脂肪堆积的80例患者采用在剑突、脐下缘和尾骨表面3个部位做切口的方法行腰腹部脂肪抽吸塑形术,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我们的经验是:①合理注射肿胀麻醉液。主要注射的层次为皮下深层脂肪;浅层注射少量肿胀麻醉液,起到剥离保护作用,避免真皮组织损伤及吸脂凹凸不平,使脂肪组织充分浸润,从而减少术中出血和其他组织的损伤。②吸脂切口的保护。采用1 mL注射器自制切口保护装置,避免吸脂针摩擦切口,减少术后吸脂切口的修复时间,并采用减张缝合,使皮肤表面张力降到最低,预防切口不愈合及瘢痕增生,实现切口损伤最小化[12]。③吸脂操作顺序及注意事项。优先于剑突切口抽吸肋弓表面脂肪组织,呈扇形向下抽吸,这种抽吸方法可避免吸脂针误入胸腹腔而产生严重并发症;再于脐下缘切口向下及两侧扇形抽吸下腹部及侧腹部脂肪,两侧对比抽吸,确保吸脂对称。注意勿在单一针道进行多次反复抽吸,以避免形成线性凹陷。当吸脂针总是偏离时,可以将吸脂针掰弯,用于特殊部位,沿腹部弧度行脂肪层抽吸,避免吸脂深浅不一,形成凹陷,进而更好地抽吸腹部两侧的脂肪,以利于腰部曲线的塑造。④吸脂后检查评估及处理。吸脂后检查评估各区域的脂肪厚度,谨防出现过度抽吸与厚度不均。本研究在行腰腹部吸脂时,保留皮下约0.5 cm厚度的脂肪,避免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如有发现局部凹凸不平,使用去除负压的吸脂针于表面开口修复,因凹凸不平大多是由于浅层吸脂及脂肪分布不均导致,修复可以使浅层脂肪分布均匀。最后确保表面平整,左右对称,曲线流畅。背部尾骨表面切口常规打活结,第2天换药时重新打结,以利于肿胀液排出,外穿紧身弹力服,预防血肿、积液及静脉血栓的发生。
综上,采用三切口法行腰腹部脂肪抽吸术,只要术者操作得当,均可使腰腹部塑形良好,同时隐蔽了切口瘢痕,患者满意率较高,是值得临床应用的术式。但本研究所选对象均为女性,对于男性的腰腹部吸脂除了吸出腹部脂肪外,对腹部肌肉轮廓的雕塑也是未来的研究方向,还有待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