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发性脑转移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

2020-04-08罗庆斌刘铁斌王翠兰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6期
关键词:皮层多发性水肿

罗庆斌 刘铁斌 齐 胜 王翠兰

(大连市大连九洲世纪医院肿瘤放疗科,辽宁 大连 116400)

脑转移瘤在临床中很常见,而在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则是肺癌脑转移,大部分脑转移瘤患者经过CT诊断,其表现是比较典型的,最为显著的则是多发性、肿瘤周边存在广泛水肿现象,病灶多在皮层或者皮层下区,因此通过CT诊断方式是较为实用的手段,但是增强MRI诊断方式却更加具有优越性[1-2]。此类患者如果得不到积极有效的治疗,其生存期较短,近年来,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治疗方式兴起了,且体现出了较大的优势。基于此,本文选择我院患者进行研究,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择取于2017年9月至2019年2月时段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多发性脑转移瘤患者,遵照随机分配法则,分为对照组(n=40)、观察组(n=40)。对照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5.4±5.3)岁;观察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56.1±5.5)岁。所有患者在临床中均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肢体活动障碍、神智意识障碍等;其中首发症状为脑部的有14例,4例脑部症状缺乏者;视乳头水肿有42例。两组患者组间多项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存在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年龄≥40岁;②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③不伴有其他脏器功能障碍者。排除标准:①预计生存期不超过1个月;②在本次治疗之前接受过脑部手术;③临床资料丢失或者不完整者。

1.2 方法

1.2.1 扫描方法:CT平扫联合增强扫描,层间隔以及层厚设置为10 mm,对于兴趣区则需要加2.5~5 mm薄层进行扫描;部分患者行CT检查之后提示脑部转移瘤,则还需要行胸部CT以及胸部平片扫描。

1.2.2 CT表现:①平扫的时候大多表现为低密度结节、等密度结节、环形瘤体,极少数呈现出密度稍高的特点,病灶基本是多发病灶,极少数为单发病灶,且多位于皮层或者皮层下区位置;②肿瘤周围水肿现象明显,肿瘤的直径在0.35~5.62 cm范围内,通常情况下呈现出分指壮低密度改变情况,会累及到白质,极少数还会累及到灰质;③通过增强扫描能够显示肿瘤轻度环形、中度环形、结节状强化;④极少数肿瘤体中存在钙化、坏死以及出血情况;⑤基本存在不同程度的占位情况。

1.2.3 治疗方法:对照组:全脑放射治疗以及三维适形放疗,处方剂量:CTV每次2.5 Gy,转移灶处方剂量:PGTV每次3.5 Gy,每天治疗1次,一周共治疗5次,持续治疗3周。观察组:同步推量调强放疗进行治疗,处方剂量:CTV 每次2.0 Gy,每天治疗1次,一周共治疗5次,共治疗4周;转移灶处方剂量:PGTV每次3.5 Gy,共治疗2周。

1.3 评判指标:分析多发性脑转移瘤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效果。治疗效果划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以及进展评判,①完全缓解:肿瘤病灶消失,时间超过1个月;②部分缓解:肿瘤有所缩小,直径缩小超过30%;③稳定:病情没有恶化,能够进行控制;④进展:出现新病灶,肿瘤直径增加。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行t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临床特点分析:80例患者中,有64例多发性转移瘤,16例单发。增强扫描能够将瘤体的情况更加清晰的显示,有17例经过平扫之后未观察到病灶,肿瘤体积小(低密度);有53例结节型,经过平扫呈现出低密度或者等密度,其中3例存在高密度出血现象,有1例在结节内存在斑点状钙化情况。增强扫描之后,有40例结节出呈现出钙化不强化等情况,而病灶为类圆形,边界较为清晰,但是不光滑;有13例结节存在不均匀强化现象,直径超过2.0 cm,均是由囊变或者坏死导致。21例环形瘤体,呈现出类圆形或者圆形。环壁的内缘呈现出不规则现象,厚度、薄度不均匀,其中壁内结节7例,壁外结节4例。经过平扫,有8例患者的肿瘤呈现出等密度现象,10例呈现出低密度现象,在增强之后均呈现出均一强化现象。有6例的肿瘤体呈现出不规则情况。其中瘤周水肿19例呈现出不规则状和环形状,56例指状改变,5例水肿不明显。

部分患者经过颅脑MRI检查以及增强MRI检查,发现增强MRI检查能够将病灶更加清晰的显示。

2.2 控制率比较:比较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控制率对比[n(%)]

3 讨论

脑转移瘤属于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则是最为常见的原发瘤;脑转移瘤的主要方式是血行转移,癌细胞极易扩散到脑部,加之大脑的血流是非常丰富的,肿瘤栓子便极易进入到动脉的分支中,这也是脑转移瘤多在皮层或者皮层下区等部位的主要原因[3-4]。除此之外,肿瘤细胞脱落、肿瘤细胞种植、脑脊液循环等均是脑转移瘤的转移途径[5]。绝大部分脑转移患者的CT表现较为典型,多瘤周存在水肿现象,最为显著的便是分指样水肿,其好发部位与原发肿瘤不同,其位置较深,且多在皮层或者皮层下;如果肿瘤体较小,但周围存在水肿情况,则需要充分考虑其是否为转移瘤;如果CT表现不典型,且是单发病灶,则需要与临床表现进行结合分析,避免误诊为脑脓肿等情况[6-8]。平扫转移瘤的时候,大多呈现出等密度,极少数会伴有密度不均匀、钙化等情况,通过增强扫描会发现呈现出轻度强化或者中度强化。脑转移瘤患者在临床中没有特征性的表现,如果有疑似病变的可能,需要准确的寻找到原发病灶,还可结合CT检查、胸部X线平片检查,帮助进行诊断。如果CT扫描显示肿瘤是单个的时候,需要行增强扫描,帮助发现其余病灶,而通过MRI则能够扫描出更多的病灶。虽然CT诊断方式对于脑转移瘤而言是有效的诊断方式,但是对于较小的病灶却较难发现;MRI诊断方式则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不会受到颅底伪影的影响,但是能够有效诊断较小病灶,因此其效果更好。

对于多发性脑转移瘤患者,临床中多选择全脑放射治疗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且效果较为理想,但是却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通常情况下只适合病灶转移1~2个的患者,如果病灶过多便不会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不显著,但是观察组的效果更好。此方式是将全脑放射治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方式进行完善从而发展的,能够对剂量的分布情况进行调整,统一剂量区与治疗靶区的剂量分布等,因此可合理分配剂量,所以治疗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脑转移瘤具有多发性的特征,增强MRI诊断方式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而CT检查能够起到帮助诊断的作用,如果CT表现不典型,则应当结合其他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避免出现误诊;对此类患者选择同步推量调强治疗的效果理想,能够增加存活率,临床价值可观。

猜你喜欢

皮层多发性水肿
不同部位的水肿,可能是不同疾病的征兆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多发性跖疣143例临床观察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扣带皮层结构和灌注变化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水肿是怎么回事,该怎样消除水肿呢?
急性皮层脑梗死的MRI表现及其对川芎嗪注射液用药指征的指导作用研究
辛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APP、BACE蛋白表达的影响
为何不能回忆气味
做个瘦子 送走水肿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