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U 感染性休克患者PiCCO 导管动脉血气分析血糖和末梢血糖差异分析

2020-04-08黎绚陆艳兰莫丽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1期
关键词:末梢感染性休克

黎绚,陆艳兰,莫丽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一区,广西 南宁)

0 引言

对于ICU 感染性休克患者来说,由于患者每天需要采集血液频率较高,长时间的穿刺会对患者造成影响,因此需要更合理的采血方式[1]。本次研究通过我院收录的120 例ICU 感染性休克患者为对象分别采用常规采血和PiCCO 监测,将两组的血糖和末梢血糖等血相关指标做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录我院2017 年6 月至2019 年6 月总计120 例ICU感染性休克患者为对象,随机以每组60 例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男性患者33 例,女性患者27 例,年龄为45~76 岁,平均(64.73±2.48)岁。对照组有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 例,年龄为46~75 岁,平均(65.08±2.3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采血。行常规静脉插管进行采血,采学完成后进行常规止血,并对患者进行营养补充,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3]。

观察组患者采用PiCCO 技术进行患者的血气指标分析。PiCCO 方法:患者取平卧位,在右心房、腋中线以及第四肋变换体位时调整压力换能器,放置后将压力换能器固定在输液架上。保证中心静脉导管和PiCCO 导管尖端置于理想的位置,同时确保管道的回血通畅,中心静脉导管推注无阻力,动脉导管检测波形准确,体位变化时管道均不贴壁。在进行PiCCO 监测时暂停中心静脉补液。注射指示剂时不能提前,当界面显示“基线稳定,现在注射”时再进行注射,指示剂的温度要低于8 ℃,并且在5 s 内注射完毕。做好管路维护,PiCCO 导管留置时间最长不超过10 d,置管期间做好患者生命体征监控和管道维护之外,还需要对患者的并发症进行预防和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穿刺口有无渗血、红肿、炎症,观察患者有无发热症状,当患者持续发热超过3 d 时,应立即拔出导管,结束PiCCO 监测。护理人员还需要熟悉PiCCO 监测的各项参数以及仪器的操作,结合患者的病情变化,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各个班次的护理人员记录好导管的维护记录,做好管路标识。当CVP 与ABP 压力曲线异常,技术找出原因,如为凝血阻塞,则及时抽出血块,注意避免将血块冲进导管。推注冰盐水进行PiCOO 各参数的监测时,必须停止药物的输注,以免影响监测结果。

1.3 观察指标

根据两组患者的血糖和末梢血糖等血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包括血糖、末梢血糖、血红蛋白、白细胞、钾、钠、氯、降钙素原素原以及乳酸。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沿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计算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血糖和末梢血糖等血相关指标对比

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血糖和末梢血糖等血相关指标对比

表1 两组患者的血糖和末梢血糖等血相关指标对比

组别 (m血mo糖l/L) (末m梢m o血l/糖L)血(红g/蛋L)白 降(钙ng素/L原)观察组 9.68±2.45 8.71±1.94 120.27±20.29 20.57±4.29对照组 9.46±2.35 8.53±1.85 120.14±20.56 20.74±4.56 t 0.710 0.734 0.049 0.297 P 0.479 0.463 0.961 0.766

表2 两组患者的血糖和末梢血糖等血相关指标对比

表2 两组患者的血糖和末梢血糖等血相关指标对比

组别 (×白1细09胞/L)(mm钾ol/L)(mm钠ol/L) (mm氯ol/L) (m乳mo酸l/L)观察组 7.31±3.64 4.27±0.29 137.54±4.27 102.84±2.17 5.27±1.32对照组 7.23±4.17 4.22±0.25 136.76±3.94 102.56±2.94 5.19±1.41 t 0.158 1.431 1.471 0.839 0.454 P 0.874 0.154 0.143 0.402 0.650

2.2 血糖和末梢血糖差异分析

观 察 组 的 血 糖 为(9.68±2.45)mmol/L,末 梢 血 糖 为(8.71±1.94)mmol/L;对照组的动脉血糖为(9.46±2.35)mmol/L,末梢血糖为(8.53±1.85)mmol/L;两组的血糖均高于其末梢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量监测(PiCCO)是近年出现的一种血流动力学指标监测的方法[5]。对于ICU 感染性休克患者来说,由于患者每天需要采集血液标本,频率高于一般的患者,会导致采血的穿刺部位出现感染、血肿以及血管损伤等情况不良现象,影响患者的正常治疗[6]。根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采用PiCCO 技术能够避免对患者多次穿刺后造成的损害,同时不影响正常的输液,临床效果突出[7]。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和饮食等方面的不规律,再加上膳食结构改变以及光和环境的污染,导致感染性休克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且有呈年轻化的趋势,因此研究对ICU 感染性休克患者良好的采血手段对社会有重要意义[8]。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得出两组的血糖和末梢血糖等血相关指标中(血糖、末梢血糖、血红蛋白、白细胞、钾、钠、氯、降钙素原以及乳酸)中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糖为(9.68±2.45)mmol/L,末梢血糖为(8.71±1.94)mmol/L;对照组的动脉血糖为(9.46±2.35)mmol/L,末梢血糖为(8.53±1.85)mmol/L;两组的血糖均高于其末梢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说明对ICU 感染性休克患者采用PiCCO 技术监测,相比常规采血,各项指标无明显的变化,同时证明血糖和末梢血糖都有很好的相关性。

综上所述,采用PiCCO 监测对ICU 感染性休克患者,各项指标无明显的变化,能够代替传统的采血方式,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同时研究证明血糖和末梢血糖都有很好的相关性。

猜你喜欢

末梢感染性休克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机械振动辅助排痰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思考心电图之177》
向区域创新体系“末梢”发力
延伸从严治党的“末梢”
不同采血方法在血液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对比结果比较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