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腰段脊柱骨折给予后路钉棒系统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04-08毕凤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1期
关键词:腰段后路植骨

毕凤江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 骨外一科,黑龙江 齐齐哈尔)

0 引言

胸腰段脊柱骨折在临床上是极为常见的骨科疾病,尤其是近年来建筑事业与交通事业的发展,导致骨折事件发生率呈久居不下趋势,直接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影响,严重可致残疾[1-2]。以往临床对于此病通常是应用保守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且防止再次损伤,但在恢复脊柱椎体高度上难以获得理想效果,因此需要采用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随着医学技术不断进步及发展,有研究发现,后路钉棒系统治疗能够固定患者骨折部位,促使椎管容积恢复,从而提高脊柱稳定性[3]。鉴于此,本次研究对胸腰段脊柱骨折实施后路钉棒系统治疗展开相应的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6 年6 月至2019 年12 月收治的120 例胸腰段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 例,男41 例,女19 例,年龄55~75 岁,平均(62.12±1.15)岁,骨折分型:45 例压缩型、15 例爆裂型;对照组60 例,男40 例,女20 例,年龄55~77岁,平均(63.12±1.06)岁,骨折分型:43 例压缩型、17 例爆裂型。入院患者均同意参与研究且知情,无手术禁忌证,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保守疗法:给予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行气管插管全麻,取其俯卧位姿势,术野充分暴露,根据椎弓根对患处部位骨壁详细了解,予以植骨,并在骨折部位使用椎弓根螺钉固定完好,常规引流,术后1 d 后将引流管拔除。

观察组接受后路钉棒系统治疗:予以气管插管麻醉处理,取俯卧位,手术切口选择在患处椎中心处,于正中依次切开皮肤及皮下曲张,充分暴露腰背筋膜,找到椎旁肌在棘突附着点并推开,暴露横突根部,于C 形臂X 线机下,明确椎弓根探针进钉位置,探测进针,并将相应的椎弓根钉拧入,详细评估预弯的钛棒,连接并固定钉棒系统,将受伤椎体切开并减压,植骨使用髂骨骨块,并妥善固定,完成后则予以生理盐水冲洗,电凝止血,常规置入引流管,妥善逐层缝合处理。两组患者术后需要在硬板床上取其平卧位,在腰部垫软枕,对病情进行评估,当患者疼痛程度有所减轻之后,则指导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后根据骨折恢复状况,可在支具保护下,叮嘱家属陪同,指导患者下床活动。

1.3 观察指标

(1)疗效评价:治疗后经检查显示脊柱功能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且生活完全可自理则为显效;治疗后经检查显示脊柱功能改善明显,且生活可自理则为有效;治疗后经临床检查脊柱功能改善不明显,且生活自理较难则为无效;(2)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 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脊柱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包括椎体前缘及后缘高度比、后凸Cobb 角。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纳入SPSS 22.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 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体前缘及椎体后缘高度比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后椎体前缘与椎体后缘高度均比治疗前更高,而观察组更为明显(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体前缘及椎体后缘高度比对比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体前缘及椎体后缘高度比对比

注:与治疗前对比,aP<0.05。

椎体前缘高度比 椎体后缘高度比组别 例数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60 42.23±2.04 91.26±2.76a 82.10±2.13 95.79±3.78a对照组 60 42.13±2.15 78.23±2.42a 83.22±2.04 88.52±2.76a t 0.075 15.852 0.214 10.336 P 0.712 0.000 0.423 0.000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后凸Cobb 角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后后凸Cobb 角比治疗前更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后凸Cobb 角对比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后凸Cobb 角对比

注:与治疗前对比,a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60 18.79±1.76 3.76±1.45a对照组 60 18.76±1.83 5.78±4.57 t 0.084 5.781 P 0.479 0.003

3 讨论

胸腰椎骨骨折多由外部暴力所致,如高处坠落、交通事故等,在骨折之后需要立即接受手术治疗,才能够促使压迫脊柱神经消除,并加以复位骨折畸形和椎体内植[4]。而在选择手术入路方式其特点也有所不同,如后路、前路及前后路联合,前路手术相比起其余两种入路方式在解剖上更为复杂[5-6],但能够有效消除脊髓前方压迫,后路手术时局部解剖比较方便,但手术技巧更容易操作和掌握,也是目前治疗此病手术中开展较早且成熟的一种术式,尤其是在手术过程中植骨与减压方面。

现阶段对于此病临床上通常是采用在患椎上下两邻近椎体椎功能根将螺钉打入,并予以外侧植骨,虽然此术式能够改善患者的脊椎功能,但在远期椎体高度改善上效果欠佳[7]。本次研究观察组采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方案,在治疗效果与脊柱功能改善上均比对照组更优,这与张宗余等[8]研究结果类似,可见此方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较高。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主要是通过取椎体上下阶段,应用固定系统和连接棒,能够有效保留脊柱活动度及生理弧度,并且可消除脊髓神经所受压迫,恢复椎管横截面,便于后续植骨,同时此术式操作较为方便,能够加快患者身体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进而提高患者的术后脊柱神经功能。

综上所述,对于胸腰段脊柱骨折时尚后路钉棒系统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腰段后路植骨
Herbert螺钉合并桡骨远端松质骨植骨治疗陈旧性舟骨骨折
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疗效研究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疗效分析
后路单侧减压固定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分析
能谱CT在钛笼椎间植骨融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特点及手术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法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观察
蚕宝宝流浪记
“猎狐”断掉贪官外逃后路
珍惜今天才有“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