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夯实作文基础 提高作文水平

2020-04-07王益芳

关键词:观察力积累作文教学

王益芳

摘 要:作文是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在考试中的分值也很大,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高度关注。但是学生作文存在脱离生活、套话连篇、语言干瘪、缺乏真情实感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作文水平的提高。本文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关注生活入手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教学经验。

关键词:作文教学;观察力;积累;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1-122-1

写作是用文字表达自己思想和感情的学习形式。是学生必须具备和掌握的基本技能。但教学中,我发现,一提起作文,学生就觉得很难,不知道怎么写,无从下笔,那么老师该如何指导学生写作文呢?笔者认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也是生活化作文教学的理论基础。要从生活实际入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学生进行习作教学。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环节。从家庭到学校,学生所见所闻所感都是有限的。所以有些同学说,生活每天都差不多,一点都没有变化,我不知道观察什么。但是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缼少美,而是缼少发现。”如果教学生掌握一些观察思路,他们会发现许多可用素材的。

不妨从家庭生活入手,教学生仔细观察他们的父母亲干活时怎样?打电话是什么样子?吃饭是什么样子?高兴时表情如何?家里面,有各种家务劳动或家庭趣事,观察这一过程写个小片断,读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来评价,这既有乐趣又有效果。也可从学校生活入手,教学生习作。在学校里,学生最熟悉的是老师和同学,对学校生活非常熟悉,对校园环境也了如指掌,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不难找到观察的材料。比如,从上课铃响到上课开始之间,上课的时候,观察同学们的动作和表情。不同的同学,不同的性格,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样子,仔细观察,多练多写,作文水平自然就会提高。

在家、校观察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面向社会,感受自然。因为社会是一个大课堂,自然是一个大书本。更能开阔人的视野,丰富人的心灵,提高观察和写作能力。我曾多次带学生走出教室,甚至走出校园进行有针对性的实地实物实景的观察、“写生”,学生观察了校园中的国旗、八边形的花坛、道旁冬青树、园中月季、牡丹、蔷薇等花卉,以及物品、住所的标志(如房顶上的喇叭、房子位置);除集中引导观察外,还让学生分散、个别地观察了田野中不同的庄稼,四季的变化各日月星辰的运行与形状、色彩等等;不仅如此,我将运动会、演讲会、联欢会等活动都变成了观察力培养的课堂,变成了作文教改的实验室,在活动之前,提示观察方法,注意事项,观察的着眼点,需要的工具等。在活动的過程中,提醒学生放飞思绪,注意感悟,酝酿立意,进入情境与意境之中,把写文章的过程分解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化难为易,给学生一条作文的方便之门,解决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学生从此有“米”下锅,眼中有事有景,心中有思有感,笔下有物有言,用实践让学生明白了“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作文也逐渐成了学生水到渠成、心中自然奔涌之结晶,写文章从此不需要搜索枯肠,抓耳挠腮,学生不再有作文时的一脸愁云,而有了观察中的忘情、陶醉与兴高采烈,观察中师生间的情绪相互感染,在天地间观察万物,自然之山水,人文之美景,尽收眼底,也开阔了学生视野,陶冶了学生情操,获得了美育效果。

二、培养写日记的习惯

作文就是引导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及自己亲身经历的有真切感受的事情用文字表达出来。写日记就是一种好的训练形式。在学生有了初步写作能力的基础上,我就开始训练与指导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开始先要求学生写周记,然后每周写2至3篇日记,以写观察日记为主,写自己日常生活观察到的最感兴趣的事。最后要求学生每日写一则。久而久之,孩子们的写作能力普遍都得到明显的提高。

三、培养学生的积累习惯

俗话说,“无布不成衣,无米难成炊。”同样的道理,没有材料就写不出文章。要想写好作文必须“积学以储宝”,因为“厚积”才能“薄发”。那些看似“妙手偶得”的文章,其实都得之于作者丰富的积累。那么,积累什么呢?一是语言,二是生活,三是写作技巧。

语言积累包括词语句式和名言警句。积累的途径有三个:一是从课文中收集和积累;二是从课外阅读中收集和整理;三是学习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如俗语、歇后语、儿童语言等,听到后能及时记下来并整理之。生活积累就是要热爱生活,留心生活。用自己独有的视觉去观察生活,思索生活,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有真情实感,才有可读性与魅力。积累写作技巧,就要通过阅读范文去积累。比如:开头和结尾的设计,过渡和照应的组织,材料的选择,中心的提炼,层次和段落的安排,以及修辞、标点、语法等。

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生活中,学生对自己关心的事物特别敏感,若就此事物写,学生不但轻车熟路,而且兴趣浓厚,津津乐道。在奥运会期间,我给学生布置了一篇有关我国运动健儿顽强拼搏的作文,学生们立刻专心致志地写起来。作文中他们激动地表达了自己努力学习、为国争光的决心。学生不仅写作兴趣浓厚,而且也写得很成功。受此启发,在作文教学中,我时常搜集一些学生关心的、感兴趣的素材,让他们动笔练习一些片断或短文,来调动他们的写作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的习作积极评价,可以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使他们迸发出更大的写作热情。学生习作中用的好词、好句、好段、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加以表扬。对于优秀习作,可以制成配乐朗读录音带,也可以制成多媒体软件,让学生共同欣赏,形成比学赶超的风气,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开阔学生知识视野。

总之,通过以上几种方法的训练,学生的作文水平定会有所提高。

(作者单位:甘肃省秦安县西川学区,甘肃 秦安741600)

猜你喜欢

观察力积累作文教学
数数看
观察力大考验
美国小镇找找看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镉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及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