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茶叶出口现状及发展对策探究

2020-04-07张婷婷张艳虹

南方农业·下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现状对策

张婷婷 张艳虹

摘 要 随着国际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越发激烈,茶叶出口也在各种曲折中发展。浙江省茶叶的产量和出口在我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绿茶的产量更是在我国排名第一位。基于此,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现状进行分析,从政府与企业层面着手提出一系列发展对策。

关键词 茶叶出口;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752.6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1.055

茶叶作为浙江省传统优势农产品,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以来,茶叶出口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扶持,利用技术资源等优势来实施绿色工程和农产品规划等工程,使浙江省的茶叶出口贸易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据统计,2018年浙江省茶叶出口量为16.84万吨,出口额为5.23亿美元,相比2017年分别增长3.39%和5.81%。这两项数据相比其他省份均位居全国第一位[1]。由此可见,茶叶产业是浙江省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产业,为全省山区农业增效、新农村建设以及农民致富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随着国际市场出口标准的不断提高,浙江省的茶叶出口也存在着巨大的挑战:一些进口国家对茶叶质量的要求日益严格,国际茶叶市场对浙江省茶叶市场造成较大冲击,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以及浙江省茶叶面临的成本提高等问题。因此,研究浙江省茶叶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浙江省茶叶出口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出口现状

浙江省是全国重要的茶叶出口大省,2014—2018年,浙江省的茶叶出口数量逐年递增,从2014年的14.86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16.84万吨,增长率达到了11.7%。浙江省作为茶叶出口大省,绿茶的出口份额占据浙江茶叶出口总量的95%以上。2016—2018年,绿茶的茶叶出口数量也逐年呈递增趋势[2]。

1.2 存在问题

1.2.1 绿色贸易壁垒影响

浙江省茶叶出口的国家(组织)有美国、欧盟、摩洛哥、俄罗斯、日本等。在这些国家中,茶叶是他们重点保护的对象,为了保护自己国家的经济利益,各国政府往往会对其他国家设置各种各样的绿色贸易壁垒,阻碍茶叶进口。例如,日本颁布了0328第2号通报,对于进口到日本的茶叶提出了更加严苛的标准。其中,对于茶叶上留存的农药残留每项都进行了解释,同时又有各种详细的标准,一共477项。然而,我国的茶叶农药最大残留标准只规定了9项。我国和日本标准之间的差距,无疑会对浙江省茶叶企业的发展产生较大的阻碍。另外,一些发达国家每2~5年都会重新修订一次进口茶叶检验标准,这些严苛的标准所形成的绿色贸易壁垒都增加了产品的出口难度,对于茶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茶叶出口的成本,造成企业利润减少,不利于浙江企业对外贸易的发展。

1.2.2 品牌意识薄弱

浙江省茶叶出口企业中有知名品牌的并不多,如西湖龙井闻名于世界的公共区域品牌更少。因此,浙江茶叶企业在国际上很难站住脚跟,处于劣势。更有一些企业,对茶叶的品牌意识不强,没有将重心放在品牌树立方面,意识很薄弱,只一味追求低价竞争,想以低价出售更多的茶叶,导致对茶叶的质量把控不严格,反而造成了公共品牌价值受损,影响了茶叶出口在国际上的品牌打造[3]。

2 浙江省茶叶出口发展对策研究

2.1 政府層面对策

政府应建立健全卫生质量安全体系,对茶叶生产过程中的每个过程都严格把关,包括茶叶的生产、质量检测、出售流通渠道等。1)要抓好每个部分,让企业和工人学习科学种植、精准加工和灵活销售的知识,提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的知识面和操作技能。2)不能因为企业自身的便捷和利益而不考虑产品质量。管理部门应对茶园的农药和化肥供给渠道严格把关,对于禁用的农药要禁止进入茶园。茶叶部门应不定期地对茶叶进行质量检测,撤除并销毁货架上农残超标的茶叶。对品质合格的茶叶进行标记,提高人员的质量观念。3)政府对世界各地进口的农残料进行收集,并实时监测数据,得出高中低和零风险的项目,为企业减少检测成本。4)对经销商的出售环境和仓储环境进行检查,严格把控茶叶在出售过程中不被污染。

2.2 企业层面的对策

企业应树立品牌意识,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给企业带来高额利润,并让企业的品牌被众人所得知。为了提高产品品牌的接受度,产品必须有自身的独特性。而茶叶最重要的是品质,这是创造品牌的基础[4]。要想提高茶叶的品质,一方面要从茶树中挑出优等质量的品种,加强科研研发;另一方面,企业要加强对茶叶品牌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营销方法让产品更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眼中。例如,可以对产品的包装、商标及广告语等加大宣传。一些企业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可以通过现代科技等手段结合传统的方法,利用互联网等营销手段,不断挖掘潜在的外国客户。对于中小型企业,必须牢牢抓住重点消费人群,明确自己产品的定位,并按照这个定位展开一系列推广。

面对各个国家提出的绿色贸易壁垒,浙江省企业不仅应该重视茶叶产值,更应当提高产品价值,茶叶的品质尤为重要。为了防止进口国挑出各种不足,要保证茶叶质量足够好。企业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要严格把关,不使用国际上禁用的农药[5]。为此,要认真研究进口国的茶叶检测标准,由于出口到不同国家的茶叶检测标准都有差异,所以及时按照各个国家的要求作出改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为了提高茶叶的品质和口感,应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努力向国际上提倡的有机产品发展。在茶叶运输过程中,应尽量保持茶叶的新鲜,以确保产品价值。在茶叶精加工方面,企业应尽早与国际接轨,倡导绿色有机食品的建设,推动统一规范的进程。只有充分发挥好生物和农业防治,让茶叶品质有保障,才能积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让浙江茶企业在国际上有着更好的地位。

2.3 行业层面的对策

为了加强企业间的相互合作,支持建立行业协会,让企业间的交流和合作更加频繁,应整合各个出口企业,规范企业间出口的竞争秩序,提高企业间的凝聚力和国际竞争力,避免企业间的恶性竞争,使企业间出口的秩序更加规范,建立海外出口市场的预警机制。从而能够给浙江省内的企业更好地传送信息,使其了解国际上的市场变化,避免企业间的无序竞争。1956年,浙江省就已经成立了茶叶协会,是国内最早的专业协会之一。为了提高浙江省的茶叶出口量,茶叶协会应积极组织茶企业交流会,增加企业间的交流,提高茶叶在国际上的知名度;积极组织茶文化活动,传播茶文化,展示科研成果,开办技术培训,用来提高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在浙江还有各高校有茶学系,为浙江茶叶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3 结语

经济全球化态势为各国带来的机会越来越多,进出口的交易也越来越频繁,这对浙江省茶叶出口也带来非常多有益的影響。市场结构需求的变化,给企业的机会也变多了。在国内市场,企业要抓住变化多样的消费需求,在茶叶质量有保障的同时,还要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在国际市场,浙江省出口的茶叶品种最主要是绿茶,除了绿茶之外,浙江省茶企业应出口更多种类的茶叶。为了扩大茶叶的出口规模,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在保持绿茶出口优势的基础上,还要增加红茶、乌龙茶、花茶、普洱茶等一些茶叶的出口量。企业还需要注意欧洲、俄罗斯、美国等市场的开拓,促进国际市场的多元化发展。面对绿色贸易壁垒,企业最主要的就是以质量取胜,使浙江茶叶在国际上更具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李陈威.“一带一路”背景下浙江茶叶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16):47-48.

[2] 范雨蒙,夏悦.浙江省茶叶出口竞争力分析[J].时代金融,2019(12):24-25,31.

[3] 姚雨婷.文化差异视角下浙江茶叶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福建茶叶,2019,41(3):46-47.

[4] 任姝.跨境电商背景下茶叶贸易发展现状及对比——以贵州和浙江为例[J].当代经济,2019(2):74-75.

[5] 左武荣.新时期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J].管理纵横,2019(11):95-98.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现状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