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八角林低产原因及改造技术

2020-04-07刘辉莫龚强

南方农业·下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改造技术

刘辉 莫龚强

摘 要 八角在我国的食用和种植历史已经有1 000年左右,我国也是种植八角面积较大的国家。八角原本分布于我国西南部区域,具有极为广泛的用途,且食用价值与经济价值极高。虽然种植历史较为悠久,但目前我国在种植八角林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低产的情况。基于此,从种植品种、管理方式、病虫害问题和采收等多方面来探寻八角林低产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造方案,为八角林的低产改造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八角林;低产原因;改造技术

中图分类号:S57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1.043

八角的用途极为广泛,且市场需求量也较大。因此有计划地大面积推广种植八角,提高八角种植的产量,能够有效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达到推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目的。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存在许多低产八角林,严重影响了八角的产量与经济效益。因此,要详细了解、分析八角林的低产原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造建议,以促进八角林高产,提高经济效益。

1 八角林低产原因分析

1.1 品种混杂

目前,农户多数选用实生苗来造林,这种造林方式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植株,但是其幼年期较长,结果时间也相对较晚,而且许多农户在选择实生苗时并不关注八角的品种问题,甚至没有品种意识,容易导致品种混杂,不利于八角林产量的提高[1]。还有部分农户在种植时没有提前做好种子的储藏管理工作,造成八角林低产。

1.2 种植管理不合理

部分农户在种植八角时没有根据八角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种植环境、季节等,同时由于不了解正确的八角种植技术,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种植,认为多种就会有高收获,导致八角林种植密度过小,林间通风透气性差,八角在生长过程中难以吸收到充足的光照与养分,严重影响了八角的正常生长与开花结果,最终使八角林产量无法得到提升。在后续的林地管理工作中,农户过于粗放的管理也是造成八角林低产的原因。在种植过程中没有根据八角实际种植状况展开相应的浇水、施肥、枝叶修剪等工作,在缺乏管理的基础上,会使八角的产量降低。

1.3 病虫害问题严重

根据目前八角林的种植情况来看,多数农户都采用的是分片经营模式展开种植,并且林场内的八角林种植也多数采用的是承包的方式。但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八角林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种植人员对病虫害的特性与发生规律并不了解,一旦出现病虫害,很难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很容易大面积发生病虫害,并且让病虫害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最终导致八角林大面积低产[2]。

1.4 采收不当

采收方式不当也会造成八角林产量与质量不稳定。八角通常成熟于每年的3—4月,但是受价格等方面的影响,许多农户会选择在八角果未成熟之前就提前采收,晒干率较低,既无法保证果实的品质,也无法得到较高的产量。

2 八角林低产改造技术措施

2.1 选择优良品种,做好种子处理工作

根据上述八角林低产的原因可以了解到,八角的品种与种子处理是影响八角林产量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想有效改善八角林低产状况,就应当从选种开始。应当根据种植环境、抗病性等多种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品种。针对正在种植的低产八角林,为了达到高产效果,可以将其进行嫁接或更换品种重新种植。若是重新种植,就应当科学选种,选种母树的树龄应当在20年以上,并且在霜降前后八角果实由青色转变为黄色且果实上位开裂时进行采果[3]。在采果过程中应当将较小的果实与病果去除。在选种完成之后,要将果实放于室内晾干,每天翻面1~2次,避免种子之间温度过高而发热。在3~4 d后可以发现八角果实逐渐开裂,这时便可以将种子收集起来。

2.2 调整八角林种植结构

进行低产林改造时,若是直接将林地内的低产八角树砍伐,过于浪费,并且无法在短时间内维持林地内的八角产量。因此,需要对低产八角林进行密度调整和适当处理。1)对种植密度过密的八角树进行适当砍伐,在砍伐过程中需要选择生长长势较差、结果率相对较低的八角树,而不是随意砍伐,另外还需要注意八角树之间的距离,保持八角林的密度合理。2)对树龄较高但生长长势较差、处于营养不良的老树进行截干萌芽复枝处理,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老龄八角树快速结果。3)处理林地内的土壤,通常使用保土开沟的方式为土壤与植株补充养分。另外还应当对已经露出根系的八角树展开培土护理,保护八角树的根系并促进其生长。

2.3 合理施肥

针对1~2年生的八角树,每年施肥2次,第一次通常在每年的1—2月,可以施用八角树专用肥或复合肥,第二次施肥则是在每年的5—7月,这个时间段施肥能够起到催花、保花的效果,为八角树结果提供充足的养分,避免出现八角树落果的状况。按照每株0.05~0.10 kg的量施用八角树专用肥或复合肥,三年生以上的八角树则可以按照0.15~0.25 kg的量施用尿素。在施肥时应当根据八角树的实际生长情况进行,做到勤施肥、薄施肥,若是施肥过重,会影响到八角树根部的生长状况,且叶片也会出现落叶的情况[4]。同时还可以适当施用叶面肥,使八角树叶也得到足够的养分。

八角树通常在每年的2—5月有大面积落果情况。落果是导致八角树产量低的主要原因。第一次出现落果是由于八角树在去年冬季积累的养分在供给树苗萌发后,不够支撑果实的生长。第二次大面积落果通常发生在每年的4月左右,主要是由于夏季枝条抽芽所需的养分较多,八角树在根系生长过程中消耗的养分也较大,无法给八角树结果供给足够的养分。因此,在改造和种植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八角树的实际生长情况及时为其补充水肥,尽可能减少八角落果情况发生。

2.4 加强病虫害管理

在八角种植过程中,病虫害是影响到八角林产量与果实质量的直接因素。八角林在生长过程中受到的主要病害就是炭疽病,主要在八角幼树阶段发生,成年八角树也有感染的概率。每年的4—5月是炭疽病的发生时间,若是不展开有效防治,便会在7—8月大面积暴发。对于幼林可以使用波尔多液进行喷洒防治[5];針对成年林,则可以选用多菌灵进行喷洒。应每隔7 d喷洒1次,连续喷洒3~4次便可以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除此之外,还应该及时清理林地内的病枝、病果等,在运出林地后统一焚烧,避免林地内再次感染。

八角在种植过程中还会容易受到虫害的侵扰,其中八角尺蠖就是常见的虫害。但是在虫害防治过程中应当尽量采用绿色防治方式,避免直接采用化学农药污染周围的环境。通常可以采用人工捕捉的方式,提前捕捉幼虫。除此之外,八角尺蠖的天敌有赤眼蜂与黑卵蜂,可以在林地内营造适宜这两种虫类的生存环境,借助天敌来消灭八角尺蠖。若是八角林内开始大面积出现八角尺蠖且防治困难,便可以采用化学药物进行有效防治。

为了有效提高八角林的产量,还应当在每年的2月左右与9月左右各展开一次除草工作,并对林地进行翻垦,目的是将八角树的老须破坏,培育新须,有效提高八角树吸收养分与水分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八角树的产量。

3 结语

综上所述,若是想有效改善八角林低产的情况,应当积极研究并推广八角林低产改造技术,通过培育优良品种、建立完善的抚育管理计划与做好病虫害防治等工作,来进一步推动八角种植产业的发展。同时,不但要提高八角种植技术,还需要加强八角产业的管理水平,使八角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不断提升,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有效推动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范炳东.八角低产林改造技术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J].南方农业,2019,13(3):51-52.

[2] 吴雄光.八角林低产的成因及改造措施[J].乡村科技,2019(19):83-84.

[3] 徐千惠.八角林低产的成因及改造对策研究[J].种子科技,2019,37(13):85,87.

[4] 黄坚文.八角低产林改造技术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J].南方农机,2020,51(8):44.

[5] 欧军,黄彩枝,安冰.八角低产林改造关键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8(9):191-192.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改造技术
内河LNG燃料动力船舶改造技术研究
浅谈水泥混凝土旧路面“白加黑”改造技术
水务公司PLC系统控制站冗余热备改造技术
浅谈八角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
那坡县软枝油茶造林和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要点
三网融合中广电网络双向网改造关键技术探讨
陇东山地低产核桃林改造技术试验初报
果树高光效树形改造技术及管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