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最高处

2020-04-07汪一洋

人民周刊 2020年24期
关键词:阿西毕节紫色

汪一洋

贵州是不好写的,因为是故乡。写故乡有两种风险,一种风险是审美疲劳。人之所以喜欢旅游,喜欢采风,有时要的就是那份不熟悉,在陌生的景致里释放身体里暗藏的尖叫……而太过熟稔,恰恰消解了这份新鲜和刺激,有些无从下笔。另一种风险是把握不住尺度。对故乡的风景也许有些审美疲劳,但对故乡的情感却依然汹涌澎湃。所以一写故乡,调子就容易起得太高。调子一起高了,就容易不客观,有失偏颇。

2020年9月,贵州省作协通知我参加作家代表团去毕节采风。我又是开心又是忐忑。开心的是,作为一个编外作家,能被组织想起,倍感温暖。忐忑的是,贵州还能有我不熟悉的风景吗?我还能有新鲜感和兴奋感、让文字自然从心底里流淌出来吗?

此行的主题,是走访了解贵州的脱贫攻坚战。作为一个贵州人,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论调就像是一个枷锁,天然地缠绕于身,难以挣脱。不管自己如何努力,别人至多说一句:你真不像个贵州人!仿佛便是至高无上的赞美。一度我不忿,不管在北京还是在美国,逢人便说自己是贵州人。无论是被采访,还是出书,都刻意印上贵州的标签。

贵州乌蒙山韭菜坪

这些年,贵州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前飞奔。2019年9月,我去到贵阳金阳新区的金融街,当真是高楼林立,金碧辉煌,仿佛置身于一栋栋精巧的水晶宫殿。恍然感觉到了东京的银座,或是北京的国贸,我转来转去,竟然在水泥森林中迷了路。

但是,那毕竟是在贵阳,是省会。在贵州的大山深处,那些褶皱处,那些生活在夹缝中的人,当真能够摆脱贫困、奔向富裕生活?尤其是这次采风的目的地——毕节的纳雍、赫章,都是全省最为偏远贫穷之地,这一场扶贫攻坚战究竟战果如何?

第一天到了纳雍和赫章,参观了中营村、山英村等村寨。每个村皆道路平坦,房屋齐整,雅洁喜人。外地作家也许不大清楚,作为贵州人,我很清楚贵州乡村的道路状况。记得在20世纪90年代,我还是一名电视台的记者,为了走访几个深山里的失学儿童,在雨后又湿又滑的泥巴路上跋涉了两三个小时,脚上的一双皮靴竟然走脱了底,弄得我尴尬异常,同行的校长也非常过意不去,连连道歉。所以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可是,黔道更难!此番对照,当真是“换了人间”。

這几个村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情况发展各种特色副业。我尤其喜欢山英村的玫瑰园。一进村子,一阵阵清幽的玫瑰香扑鼻而来,若有还无,令人精神为之一振。玫瑰花制成了纯天然玫瑰水、玫瑰露等产品。我们几个女作家喷了一点玫瑰水在手腕和耳后。离开玫瑰园后,我们又去到别的村寨。几小时后,玫瑰水余香未了。贵州的好,贵州的美,就如同这纯天然的玫瑰水,质朴真实,淡雅清幽,需得细细品味,方解其中妙处。

第二天的目的地是乌蒙山韭菜坪。到了山脚下,坐着缆车往上走,但见绿色的山坡上,一群群小马、小羊正三五成群在草地间惬意地吃草、徜徉,纵是山势险峻,亦不惧,爬上蹿下,煞是喜人。到了山顶,下了缆车,但见大片大片紫色的花蔓延开去,营造出一个如梦如幻的童话世界,令人几乎惊呼失声。原来,这是韭菜花!它的颜色竟然是浪漫的紫色!还是那种我最为钟情的蓝紫色,和普罗旺斯的薰衣草有得一比。从少年时代,紫色就是我最偏爱的颜色,山上的清寒带来的瑟缩不适感因着这浪漫温馨的紫色一扫而光。

我徜徉在这成片的紫色梦幻里,不知不觉,竟然掉了队。同行的作家老师都不见踪影。面前的两条道,也不知该选哪一条——如果选错了,会不会再难回头?索性停下来,静下心,独自享用眼前这美景。有人说,贵州山太多,推门是山,推窗也是山。大山的阻隔造成了眼界的局限和心胸的狭隘。关于贵州的成语,什么夜郎自大、黔驴技穷,大抵都是这个意思。然而,站在韭菜坪往远处望去,漫山遍野的紫色梦幻韭菜花无边无际,蔓延开去。紫色的尽头是延绵的群山,当地人称为“万峰林”,但是,山在脚下,云在脚下,真个是“万峰藏云下,人在云上行”。再往远处看,山与云、与天空连在一起,广阔无垠,无遮无拦。

当地宣传部的两个小伙子见我掉了队,回来寻我。我有些歉然:一个人拖了大家的后腿。我急着要走,小伙子却说:“别急,我给你拍张照吧。这里是贵州的最高处!”闻听此言,我心中一震。这才注意到路边的一块木制指示牌,上书:阿西里西韭菜坪,2778m。见到“阿西里西”这几个字,那熟悉的旋律便在心里回荡:“阿西里西,丘都者那的丘都者……”这是童年时耳熟能详的旋律,虽不解其意,却是朗朗上口,谙熟于心。原来,这便是毕节彝族的歌曲,“阿西里西”是毕节的彝族语言,意思是“我们的好朋友”。而我脚下的这片土地,正是贵州的最高处。

此时,我正处于人生的又一个关口,何去何从?当然,从2002年迈出贵州的土地,去北京,到美国,我的人生总是一次次面临抉择。每当我站在人生抉择的当口,内心总交织着挣扎、苦痛、矛盾、不安……随着年岁增长,抉择不但没有变得轻松,反而愈加沉重。

我站在乌蒙山韭菜坪,站在贵州的最高处,望着眼前诡谲奇妙的景致,这当真是此前从未见过的风景。不禁想,人生果然精彩无限,哪怕就是贵州,也有自己未能穷尽的风景。不但在贵州未见过,在世界各地也未得见。当走到了最高处,就没有大山可以阻隔你。你的眼界会拓展,心胸会开阔,会看到自己以往的局限,更看得到大世界的壮丽与广阔。蓦地,毛泽东的一句诗涌上心头:乌蒙磅礴走泥丸。胸中陡然升起一股豪气。山能造成视野的阻隔,可是,山也能制造出更大的奇观,成就更大的胸襟和气魄。

2002年,我提着一口小皮箱离开贵州,是一种决绝的姿态。然而,这么多年,我回贵州的次数也实在太多了。尤其是2012年,国务院颁发了2号文件,要大力发展贵州,远在大洋彼岸的我兴奋不已。此后,我的生活重心和工作重心皆从美国移回中国,的的确确,是受到了贵州的感召。

留在贵州的贵州人,用自己的努力实实在在地建设贵州,改变贵州,作出了令世人惊叹的成就,使贵州旧貌换新颜。我们这些离开贵州家乡的游子,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也力争站到高处,高度变了,风景就变了。我们摘掉的不仅是贫困的帽子,改变的更是境界与胸怀。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不管哪一种抉择,不管置身于何地。问自己,有没有努力?有没有成长?有没有进步?有没有一直在登高?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也就无悔无怨。

是的,贵州变了。贵州变成了我理想的样子。

猜你喜欢

阿西毕节紫色
是人还是狼
是人还是狼
广州通过电商带货毕节农产品 累计销售136万元
紫色风铃
On the Necessity and Teaching Method of English Education
寻味贵州——毕节
游洞——毕节织金洞
搜索十种奇特紫色动物
论《紫色》中的两性和谐
毕节发展山地高效生态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