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嫦娥”回家 创造中国五项首次

2020-04-07周文

人民周刊 2020年24期
关键词:国家航天局八号嫦娥

周文

2020年12月17日,工作人员在嫦娥五号返回器着陆现场作业。

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安全着陆。探月工程总指挥、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宣布:“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嫦娥五号任务作为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首次实现了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这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攻坚克难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标志着中国航天向前迈出的一大步,将为深化人类对月球成因和太阳系演化历史的科学认知作出贡献。

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介绍,嫦娥五号任务创造了五项中国首次,一是在地外天体的采样与封装,二是地外天体上的点火起飞、精准入轨,三是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和样品转移,四是携带月球样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五是建立我国月球样品的存储、分析和研究系统。

此次任务的成功实施,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中里程碑式的新跨越,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地月往返的能力,实现了“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完美收官,为我国未来月球与行星探测奠定了坚实基础。

吴艳华说,以嫦娥五号任务圆满成功为起点,我国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测工程将接续实施。目前,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正在奔火的征程;嫦娥六号、七号、八号,小行星探测、火星取样返回、木星系探测等工程任务也将按计划陆续实施。

吴艳华介绍,探月三期任务之后,我国已经基本规划确定探月四期任务,包括4次任务:第一次任务是嫦娥四号,已经实施;第二次任务是嫦娥六号,将进一步优化论证工程目标和科学目标,比如月球极区采样返回的相关工作;嫦娥七号和八号任务中,准备与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合作,共同论证初步建设月球科研站的基本能力,或者验证核心技术。

据了解,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2020年7月23日在文昌成功发射,计划2021年2月中旬到达火星,5月中旬着陆火星巡视探测。另外还规划了3次行星探测任务,包括一次小行星探测和取样、一次火星采样返回,还有一次木星系环绕探测和行星穿越探测。

载人航天方面,明后年將非常繁忙,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空间站建设的11次发射任务,包括明年上半年计划发射的核心舱,还有两个试验舱、四艘货运飞船、四艘载人飞船,然后开展大量的在轨科学实验。

火箭方面,我国将充分利用长征五号、六号、七号新一代运载火箭技术,完善无毒无污染新型火箭序列,保证新一代运载火箭能够形成序列化,满足各种轨道、各种重量飞行器的发射任务。

猜你喜欢

国家航天局八号嫦娥
中国航天国际合作三十年精彩瞬间
——记国家航天局成立30 周年
“天琴一号”技术试验卫星通过国家航天局验收
给嫦娥一个舒适的家
国家航天局发布中国空间探索行动声明
长征八号首飞(摄影)
长征八号,入列!
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近期将出台规范商业火箭发射的通知
八号站台的那只狗
高分八号卫星放飞记
赞“嫦娥”